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評論:聞“廣東美術館或將推倒重建”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潮白  2011-03-30

廣東美術館

 

聞“廣東美術館或將推倒重建”

 

看了媒體上關于“廣東美術館或將推倒重建”的消息,心里不大是滋味,雖然那只是廣東美術館本館改、擴建工程兩個方案中的一個,還有一個是“邊展邊建”——以舊館作為主體的基礎上展開擴建施工。不過,因為館長說了,“推倒重建的話,不僅能讓新館的結構更合理,也會加快工期,順利的話將在三年內建好”,想來這是兩案相權取其輕。那么名曰“二選一”,實則大家很可能都青睞“一個全新的廣東美術館”。在筆者看來,以“長痛不如短痛”的傳統(tǒng)觀念衡之,“推倒重建”不妨成為首選。

 

無論是“邊展邊建”還是“推倒重建”,對我們這種屬于旁觀者的非決策人士、非業(yè)界人士嚴格來說都只有“看熱鬧”的份,不該胡亂插嘴。為什么還要說?如鯁在喉。位于廣州市二沙島上的廣東美術館才有多少年的歷史?以1997年11月28日落成開館來計算,14年還不到。筆者一直生活在它的對岸,每天都可以隔江相望,因而是看著它一點點落成的。始而對它的“身高”頗犯嘀咕,但知道二沙島對建筑高度有限制,也就沒什么好說了;繼而對它的外形以及外墻顏色很不“感冒”,覺得以“美”為內涵的載體本身卻著實沒什么美感,但想到咱對歸屬于藝術的美術沒有半點造詣可言,也就只有噤聲不語了。等到實地進去參觀,雖然那個時候還沒有提出建設文化大省或強省,一個尋常百姓也覺得里面的空間實在小得可憐。現在,它可能要拆了,筆者的膽氣也才稍稍壯了起來,敢說“推倒重建”真不是什么壞事了。

 

撇開廣東美術館而言,一座建筑存在十幾年了,到了該拆的光景,倒符合當下全國各地的普遍做法。不少被津津樂道的幾秒鐘內就炸掉的大樓、體育場館等,不都是才十幾年的歷史嗎?叫人郁悶的是,無論是炸掉還是重建,哪怕是破壞性建設,反思的倒總是公眾,可惜呀浪費呀什么的,當事方卻總是一副理直氣壯的架勢,沒有絲毫觸動。他們應該檢討一下吧。檢討什么?誰來檢討?檢討什么,地方層面當然是應該檢討為何如此短視,國家層面歸納集中之后應該檢討為什么短視在各地成為一種現象而不能成為一種教訓。至于誰來檢討,我也不大清楚,后任肯定不想擦前任的屁股,也擦不好;清楚的是,大家都當作沒事一樣的話,類似的事情就會此起彼伏,不要指望杜絕。

 

不難發(fā)現一個怪現象,在咱們國度,當有遠見的事情每每短視,而應當短視的事情卻每每眼光長遠。不少被曝光的地方政府辦公樓,不都是因為超前得很而聞名嗎?短視與遠見這兩種現象關聯起來,真不知與之相映成什么——— 聲明一下,筆者不是不知道“相映成趣”這個成語,只是“趣”字用在這里肯定不對,因為這種短視與長遠的相互襯托,不僅毫無趣味可言,相反讓人感到非常丑陋!

 

擴建或重建的廣東美術館當有多大規(guī)模,還是進行嚴謹的論證吧;擴建或重建之后是什么樣子,還是先見見“公婆”,讓市民見識見識,“指點指點”吧??傊?,在這個問題上即便不會一勞永逸,也不要再區(qū)區(qū)十幾年的功夫就需另打算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