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滬美術館數(shù)量全球第一 公立美術館“三足鼎立”

來源:上證藝術資產(chǎn) 2015-09-17
生活在上海的朋友們真是很幸福,這座城市的文藝腔調(diào)超來越有國際范兒了。據(jù)了解上海目前擁有各級各類美術館47家,數(shù)量在全球21座著名城市中名列第一。觀眾人次在全球21座城市中排在前六(第一名巴黎每年美術館觀眾達2200多萬人次),而辦展層次逐年提高,國際大展越來越多。

近日,上海藝術周使得上海成為全國乃至全亞洲藝術圈的焦點,而在本次上海藝術周中,除了西岸的藝術場館之外,上海傳統(tǒng)的兩大藝術館也承擔了很重要的展覽任務。根據(jù)上海世博會原有場館改建的中華藝術宮和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即將迎來它們的兩歲生日。半年后即將開館的劉海粟美術館新館的加入,則會再度改變上海美術館的格局。

上海市文廣局局長胡勁軍25日介紹,上海的公立美術館已經(jīng)是“亞洲一流”。胡勁軍介紹,上海目前擁有各級各類美術館47家,數(shù)量在全球21座著名城市中名列第一。所舉辦的展覽從2012年的260個,上升到2015年的385個,今年到9月底已達278個。全年觀眾人次從2012年的260萬遞增到2013年的690萬。觀眾人次在全球21座城市中排在前六(第一名巴黎每年美術館觀眾達2200多萬人次)。其中,中華藝術宮和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參觀人數(shù)占據(jù)大半。僅中華藝術宮兩年來接待觀眾就達550萬人次。“兩館”的展覽也成為上海藝術展覽風向標,舉辦了諸如畢加索大展、奧賽博物館特展、安迪沃霍爾大展、蔡國強個展等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的展覽。


中華藝術宮
 
在2012年開館時,兩大美術館都提出了“三年行動計劃”,即讓兩館在3年內(nèi)成為“亞洲一流美術館”。在胡勁軍看來,如今“兩館”的硬件設施足以稱得上亞洲一流。展覽的層次、參觀人數(shù)在亞洲也名列前茅。但在美術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上還比較欠缺。


上海當代美術館

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兩館也預備了兩場質(zhì)量上乘的展覽。中華藝術宮的“民族脊梁——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第八屆上海美術大展”將在國慶期間迎來觀展高潮。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將在國慶期間推出特別策劃的“時空書寫:抽象藝術在中國”活動,通過從音樂、舞蹈、即興表演和兒童活動,探討時間所蘊含的游戲特質(zhì),呈現(xiàn)個體對時間的不同感知。


劉海粟美術館新館

胡勁軍介紹,位于上海長寧區(qū)凱橋綠地的劉海粟美術館新館已于2015年3月開館。劉海粟美術館定位于上海的一家青年美術館。這便與定位于近現(xiàn)代藝術的中華藝術宮,和定位于當代藝術的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形成“三足鼎立”。上海的美術館格局將由此發(fā)生深刻改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