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嘉德秋拍大觀之夜:石濤《雙驥圖》2800萬元落槌 超出最低估價7倍

來源: 2015-11-15

石濤庚申(1680年)作的《雙驥圖》
 

2015年11月15日晚7點,中國嘉德2015秋拍“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 古代”專場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槌,拍賣場內(nèi)人氣十足,座無虛席,場內(nèi)外藏家競拍激烈。其中,石濤庚申(1680年)作的《雙驥圖》以320萬元起拍,在經(jīng)過數(shù)輪激烈的角逐后最終以2800萬元落槌,超出最低估價7倍。此拍品此前估價為400-500萬元。

石濤是個天才畫家,山水、花卉、人物、仙佛、走獸無不擅長,且工寫兼善,都取得很高成就。他畫馬并不多見,但丁巳年(1677)即有佳作《人馬圖》傳世。該作今藏無錫博物院,是他初到揚州時所作,自題師“松雪筆意”,樹石已是他本家面目,但人馬筆法及衣冠,則與元時趙孟俯及其傳派頗相似,可見他確曾見過這類作品并刻意臨仿過。當然,師古人之外,石濤更善于從現(xiàn)實生活中去觀察捕捉形象,作于他四十歲時的《雙驥圖》便是這樣一件不落古人形象的作品。圖中黑馬正凌空躍下,一白馬昂首奮蹄勢欲躍起,形象極為生動,捕捉瞬間動態(tài)的造型能力非同一般。線條與用墨較三年前所作《人馬圖》更為輕松自如,不過仍能看出其間的承襲及發(fā)展脈絡。短短三年間,連續(xù)出現(xiàn)以馬為主題的作品,創(chuàng)作狀態(tài)的連貫性,及其風格的一貫及發(fā)展,都證明了二幅作品的可靠?!峨p驥圖》上有石濤本人二次長題,一書寫于當日圖成之后,小楷杜甫《觀曹將軍畫馬圖引》,書法晉鐘繇,圓厚古穆,是石濤小楷書中典型面目之一。另一跋作于康熙四十五年,距作畫已越二十六年了。跋中追憶了此圖創(chuàng)作的經(jīng)過,以及重見此圖的感想,自稱(畫馬)“從不多作,今老矣,后去萬不能矣!”確實,石濤傳世以馬為主題的作品,此后真難得一見了。石濤本幅題識中二次提到作于“秦淮懷謝樓”,懷謝樓是石濤初到南京時居住與創(chuàng)作之所,過去有學者誤認為在安徽,汪世清先生在世時曾通過石濤的行蹤及作品的考證,認為在南京西天寺中??上敃r未曾見到《雙驥圖》,否則一定會為之興奮不已,因為《雙驥圖》使汪世清引以為據(jù)的一件畫作《山居圖》不再成為孤證。可見《雙驥圖》不僅是石濤難得一見的畫馬佳作,它的書法及其史料價值同樣值得珍視。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