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特納”開啟首次中國行 英畫家特納珍品展開幕

來源:新京報 作者:李健亞 2009-04-24

 

     23日是英國著名畫家約瑟·馬洛德·威廉·特納的“生日”,也就是在這一天,“特納”將開啟首次中國行,112幅來自泰特英國美術館的特納美術精品將在明日首次與中國觀眾見面,這其中包括他最著名的《暴風雪:漢尼拔和他的軍隊穿越阿爾卑斯雪山》、《迦太基帝國的覆滅》等。22日,中國美術館展廳內完成了最后的展陳工作,本次展覽將持續(xù)到6月28日。

 

  112幅精品全面展示特納魅力

 

  “此次來中國展出的全是特納的精品。”本次展覽的策展人、泰特英國美術館特納專家伊恩·沃瑞爾指出,112幅精品中不光有《暴風雪:漢尼拔和他的軍隊穿越阿爾卑斯雪山》、《迦太基帝國的覆滅》,也有特納未最終完成的畫作《溪邊柳樹》等。

 

  昨日,記者看到這幅特納的代表作《暴風雪:漢尼拔和他的軍隊穿越阿爾卑斯雪山》掛在展廳正中,特納在畫面里營造出一種大戰(zhàn)在即的生動強烈的感覺。

 

  據介紹,此次展覽分成5部分,從成名之作到戰(zhàn)爭與和平中的不列顛,再到現(xiàn)代大師的產生,112幅精品書寫了特納整個詩意的藝術生涯。

 

  少數(shù)人物畫之一《自畫像》露面

 

  值得一提的是,展品中甚至還包括了特納創(chuàng)作于1799年的《自畫像》。特納不喜歡讓人給自己畫像,“而且特納是以畫風景畫著稱,這是特納為數(shù)不多的人物畫之一。”記者了解到,畫像中特納精心梳理過的新潮發(fā)型很可能是特納父親的杰作,因為他父親是一位理發(fā)師。

 

  ■ 花絮

  珍品展出萬事當心

 

  特納作品大都創(chuàng)作于19世紀上半葉,對于泰特美術館來說,特納的遺贈是其鎮(zhèn)館之寶。對于這些外借文物的展出,泰特美術館可謂小心翼翼。對通過怎樣的方式運輸過來,總保價是多少的提問,泰特美術館工作人員都以“這些細節(jié)問題不能透露”為由拒絕回答。

 

  小心之處還表現(xiàn)在,此次展覽英方專門由英國文化協(xié)會視覺藝術部展覽中心主任理查德·賴利擔任技術總監(jiān)。理查德·賴利告訴記者,由于這些上百年的畫作對光特別敏感,因此就需要專門對展廳里照射在畫上的光進行測試。

 

  ■ 人物簡介

 

  特納(1775-1851)被公認為是最偉大的英國畫家之一(上圖為《自畫像》),他27歲就成為皇家美術學院的正式院士,18世紀末將風景畫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特納是一個非常注重“營銷”自己的人,他希望大家能很快地記住自己。這一點從他把生日改為4月23日就可以證明,因為這一天恰好是他非常崇拜的作家莎士比亞的生日。

 

【編輯:葉曉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