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法國藝術家zevs趁夜深人靜,將一個貌似正在融化的巨型香奈兒品牌標識涂在了香港中環(huán)遮打大廈阿瑪尼品牌專賣店的外墻之上。他隨即被香港警方拘捕,并被阿瑪尼店控以670多萬港元的賠償金。近日,此案判決已經出爐,zevs被判罰87萬美元(約合559萬港幣)。這一事件引起媒體的紛紛報道和公眾的不同看法。
來龍去脈
奇人到處有,法國特別多。這是繼2007年5月31日法國人阿蘭·羅伯特一身蜘蛛俠裝束徒手攀登上海金茂大廈后,法國奇人帶給中國的又一次“雷人”之舉。
7月13日凌晨3點多鐘,這位藝名為zevs的法國前衛(wèi)畫家在兩名香港雇員的協(xié)助下,身著一身市政人員的黃色制服,利用長梯爬上遮打大廈外墻,將一個巨大的黑色香奈兒標識噴涂在阿瑪尼標識的下方。由兩個相反交叉的字母C組成的香奈兒標識在zevs的畫筆下像一個正在融化的巧克力,濃稠的溶液正在從標識各部分流向地面。他的兩位雇員分別是司機和攝影師。他們開車到達“創(chuàng)作”現(xiàn)場后,拉起隔離帶,迅速工作,整個過程由攝影師全程記錄,在為數不多的圍觀人員尚未明白真相之際撤離現(xiàn)場。一位出租車司機認為三人形跡可疑,記下車號并報警。警方隨即控制了再次返回現(xiàn)場的司機,在其指引下將涉案三人帶到警局訊問。
隨即,zevs在香港東區(qū)法院認罪,對整個過程供認不諱,解釋“這是一次藝術行動,本意并非是蓄意破壞”。然而,意大利品牌阿瑪尼稱因未能成功清理油漬,需換掉整面墻磚,要求zevs承擔相關工程費用670多萬港元。zevs對此巨額賠款要求感到錯愕,辯稱他使用的是水性涂料,只需高壓水槍就可成功清洗,并承諾購買特殊清洗劑親自收拾殘局。之前有消息稱,阿瑪尼方面有意與zevs達成諒解。如今看來,和解并沒有達成,87萬美元的罰款讓zevs頗為無奈。
技癢難耐
zevs此次來香港是為了參加于7月16日至9月20日在香港藝術中心舉辦的個人作品展覽的開幕式。這是zevs的作品第二次在港展出。去年他與另外一位法國藝術家在港舉辦了名為“后資本主義綁架”的雙人展。
zevs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承他抵港后,即到處游覽以尋找合適的創(chuàng)作場所,最終相中了中環(huán)的阿瑪尼專賣店。該店所在地是名牌云集的商業(yè)區(qū),對面就是香奈兒的專賣店。他說:“當我發(fā)現(xiàn)這兩個名牌面對面對峙的地方時,就立即決定用我的標識融化法來加劇它們的品牌之戰(zhàn)。”于是就有了這次技癢難耐的創(chuàng)作之舉。
zevs此舉并沒有使品牌之戰(zhàn)進一步加劇,卻使他本人名聲大噪。這位被稱為“名牌標識融化王”的神秘畫家也在媒體和公眾面前首次露出了真面目。展覽舉辦方臨時趕工,趁機將他刷在中環(huán)的標識圖片用在了展覽宣傳上。7月16日晚,zevs個人展覽開幕,展覽現(xiàn)場的大屏幕電視上循環(huán)播放的就是他這次創(chuàng)作的全過程。展品幾乎全部是他“融化”世界知名品牌標識的成果,其中包括他最喜歡用來創(chuàng)作的香奈兒標識,以及耐克、路易威登、麥當勞和谷歌等名牌標識。為了體現(xiàn)中國特色,一些作品用金漆繪制在鑲有中式金屬邊角的木板之上。
其人其事
zevs的本名是克里斯托弗·阿吉爾,1977年11月生于法國城市薩維爾納。阿吉爾從小性格叛逆,厭惡上學,12歲開始練習涂鴉。1992年,當他在一個地鐵快線的隧道內進行涂鴉時,一輛列車駛來。這輛差點要了他的小命的列車編號為ZEVS(zevs)。這就是zevs這個藝名的由來。
上世紀90年代以來,zevs開始在街頭藝術方面嶄露頭角。他在巴黎、柏林等地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的街頭藝術作品。近幾年更以創(chuàng)作名牌標識的“融化畫”而聞名。zevs的融化名牌標識的方式也很怪異。一方面,他怕引起別人的注意,選擇在深夜和凌晨,在未征得有關方面許可的情況下,潛入創(chuàng)作地點,進行創(chuàng)作。同時他在創(chuàng)作時從不以真面目示人,而將自己全副武裝成“蒙面怪俠”——身穿市政人員黃色工裝、頭戴黑色紳士帽、臉蒙豹紋紗巾。另一方面,他聲稱他的黃色衣服就是為了顯眼,引起大家的關注。同時他還將創(chuàng)作過程用錄像記錄下來。
zevs將名牌標識進行融化的目的,據他自己講,是為了表達反資本主義和反消費主義的理念,而不是為了宣傳該品牌或詆毀別的品牌。
也有些品牌主動找上門來,請zevs對他們的標識進行“融化”。但zevs給予堅決的回絕。他說,他的創(chuàng)作“是對商標的控訴,而不是反過來進行宣傳”,自己“不會與任何品牌合作推銷商品”。
水土不服?
zevs本次在港被課以重罰對他來說還是頭一遭。他委屈地表示,香港是一個充滿商業(yè)競爭和視覺沖擊的地方,但對街頭藝術的接受程度實在有限。他在巴黎等地創(chuàng)作時,也遭到過警察的阻止,但是被他涂畫場所的所有者通常都很寬容,有些人甚至請他重新創(chuàng)作并長久保留下來。
對此,少數國外媒體也據此稱香港為“文化荒漠”,稱zevs的創(chuàng)作“只能博得中國人的嗤笑”,而不是欣賞和贊譽。
一些香港美術界人士頗欣賞zevs反資本主義和反消費主義的藝術創(chuàng)作,覺得有些人認為他在宣傳香奈兒的看法是可笑的,是不懂藝術的。
其實,中國人特別是香港人大可不必為此自責。zevs的繪畫藝術僅僅是西方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朵,無論從藝術還是從思想上,均不占主流。如果以花喻之,自然入不了梅蘭竹菊之列,頂好能算的上是一朵野菊花,合理沖飲之,有利敗火。在生他養(yǎng)他的西方社會,人們可以借此清涼一下,反思片刻。而在有著自身悠久文化傳承的東方,則顯得有些水土不服,或服用失當。這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正說明了我們大多數民眾尚未被名牌和奢侈品所俘獲,我們的文化還遠沒有被全球化抹平,而擁有著自身鮮明的特征。這就是世界的多元化和文化的多樣性。
【編輯:虹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