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名人版畫最怕橡皮擦

來源:中財網(wǎng) 作者:詹皓  2008-11-23

  市場上掀起一股名人版畫熱。畫廊云集的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園區(qū)冷冷清清,名人版畫展卻如火如荼,而學界人士同市場推手在名人版畫是否有藝術價值方面存在巨大的分歧。一方認為,名人版畫不是真正的版畫,不但無價值,而且磨滅了藝術家創(chuàng)造力;另一方認為它屬于版畫范疇,收藏潛力無窮。
  
  名人版畫就是將名人名作利用絲網(wǎng)印刷技術,在版畫紙上限量制作出來,名人在版畫上簽名、標號。目前的爭議在于名人版畫是否具有真正的版畫性質(zhì),潛在的原因在于高昂的售價。筆者在藝博會等銷售地點了解到,目前名人版畫集中在當代藝術那七八位天王,以及學院派的幾位千萬元級身價教授范圍里,售價低至兩三萬元,高達十多萬元。目前最高價的名人版畫屬吳冠中一幅名作《交河故城》的限量版畫,在某慈善拍賣會上以百萬元成交。
  
  既然已經(jīng)賣到藝術品的價格,人們當然要對名人版畫的藝術價值進行探討。學界認為,版畫是畫家利用獨特的版畫手段進行的再創(chuàng)造,版畫必須有原創(chuàng)性,如果是畫家成名作的簡單復制,就只是印刷品而已。而市場推手則認為,名人可以利用絲網(wǎng)復制技術來制作出具有版畫語言的限量作品,它不是印刷品。筆者認為,畫家是僅僅授了個復制推廣的權利,還是親自創(chuàng)作了銅版、石版的制作,應該是爭議的核心。名人版畫的批評者認為,畫家充其量只是到印刷廠去親自校正一下顏色而已,平時印畫冊時也要做的,所以,名人版畫其實就是簽名的印刷品。
  
  有一次在拍賣預展上,筆者看到一幅陳逸飛的限量版畫,看著畫家瀟灑的鉛筆簽名,筆者頑劣本性泛起,老想著用橡皮把簽名擦掉。假如擦掉了簽名,它和印刷品還有區(qū)別嗎?而價格,應該是擦掉了兩個零吧?某著名收藏機構曾在滬出售吳冠中作品的木版水印限量版,沒有鉛筆簽名,價格僅千元左右。被擦掉了簽名的"名人版畫"大概最高也就是這個價吧。以藝術的名義進行商品生產(chǎn)本來也不是壞事,至少能擴大名作同普通人接近的機會,但純粹為了利益,把商品上升到藝術品的價錢,未免就有點底氣不足了。至于藝術家,更應該明白他們的主業(yè)究竟是什么。所以,到目前為止,名人們沒有一個對名人版畫表態(tài)。

【編輯:姚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