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5月25日),本年度的香港春拍將伴隨著香港佳士得的進行而緩緩結束。
在今年4月的香港首輪春拍中,香港蘇富比因幾件拍品最終成交價超最初估價近10倍而稱為當時藝術圈的熱點話題。而在4月的香港春拍中,除了香港蘇富比,保利香港、保利嘉德的最終成績也漸高于去年秋拍……這些結果視乎都在預示藝術市場已回暖?但是否真的回暖,本周六即將啟幕的香港佳士得的春拍或許給一個簡單的答案。
在本次香港春拍中,香港佳士得帶上的作品雖然在排兵布陣上與往年大致相同,如近代部分以趙無極、吳冠中為領軍,當代以周春芽、曾梵志等人為領軍,國外仍擺脫不了草間彌生和里希特等市場明星,但從個別作品質量來說,在本次香港佳士得春拍中,還是有不少拍品可圈可點。
在“二十世紀與當代藝術”領域的拍品中(不包括南亞及東南亞此類作品),香港佳士得將這些作品劃分成了3個專場,及“二十世紀與當代藝術”晚拍”(69件拍品)、“二十世紀與當代藝術午拍”(207件拍品)、“離心力”(18件拍品)。
3個專場共上拍294件拍品,過億估價作品兩件;過千萬估價作品19件;500萬—1000萬估價作品(不含1000萬)25件;100萬—500萬估價作品(不含500萬)69件:
兩件億元級的作品皆來自趙無極,一件名為《02.01.65》(估價待詢),一件名為《三聯(lián)作 1987-1988》估價1.2億—1.5億港幣。
《02.01.65》完成于1965 年,屬于趙無極創(chuàng)造能量最澎湃激昂的「狂草時期」重要力作之一。該件作品在2010年香港佳士得的春拍上便取得了2082萬港幣的佳績。再加上近年趙無極作品動輒過億且大火的情況來看,時隔整整9年,此件作品的最低成交價不出意外也能守住億元港幣的底線。
另一件過億估價的趙無極作品《三聯(lián)作 1987-1988》算是本次香港佳士得春拍的最大亮點。
除了該件作品的估價超高,主要緣由是該類趙無極連作作品的稀缺性。
趙無極在1980和1990年年間繪制了7幅大型三聯(lián)作,但是到目前為止,只有2幅問世拍賣市場,即本次即將上拍的《三聯(lián)作 1987-1988》,和去年以5億天價成交的《三聯(lián)作 1985年6月至10月》。因此,對于這件作品,雖然其估價只有1.2—1.5億港幣,但對于其最終成交價還是還是有些許期待,看它是否能再次刷新趙無極和中國現(xiàn)當代藝術品的拍賣成交價。
而在千萬級的作品中,趙無極的身影也是如影隨形,19件千萬級作品,趙無極獨占4件。而與他同時代藝術,即二十世紀藝術,共8件:
估價千萬級的最高價拍品仍然是來自趙無極,《17.01.66》估價7500萬—9000萬港幣。
朱德群 《第二二九號》排位與千萬級最高估價的第二位,估價2850萬—3500萬港幣。
同樣,朱德群的《第二二九號》也是有上拍記錄的拍品。該件作品在2014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以2364萬港幣的價位成交。而雖時隔5年,但該件作品的估價卻并沒有多大的漲幅,這也脫離不里,近兩年朱德群作品在市場中常常以流拍離場的尷尬局面。雖然其與趙無極、吳冠中常常被世人成為巴黎三劍客,但在目前的拍賣市場中,這把利劍視乎光芒有所減退。
而剩余的6件千萬級的二十世紀作品,被趙無極與吳冠中所壟斷:
趙無極《21.04.64》,估價:2800萬—3800萬港幣。
趙無極《仰臥的裸女》,估價:2000萬—2500萬港幣。
趙無極《無題》,估價:1200萬—1600萬港幣。
趙無極《11.03.60》,估價:1000萬—1200萬港幣。
吳冠中《巴黎蒙馬特》,估價900萬—1200萬港幣。
吳冠中《竹林春筍》,估價:800萬—1200萬港幣。
在千萬級的拍品中,仍然有6件來自國外藝術家的作品(不含南亞和東亞地區(qū)藝術家)。但從名單來看,除了今年在國內大火的KAWS以外,其余基本上是香港拍賣的老面孔,如草間彌生、奈良美智以及里希特:
草間彌生《無限之網(wǎng)》,估價:2500萬—3500萬港幣。
奈良美智《Sleepless Night》,1800萬—2800萬港幣。
里希特《抽象畫》,估價:1600萬—2300萬港幣。
草間彌生《宇宙》,估價:1200萬—1800萬港幣。
KAWS《全副武裝》,估價:1200萬—1600萬港幣。
草間彌生《南瓜》,800萬—1200萬港幣。
而在本次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估價達千萬級的中國當代藝術拍品只有5件,其無論從價位還是數(shù)量上來看,它與本次上拍的中國二十世紀藝術品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乜瓷现芙Y束的紐約春拍,如今西方的當代藝術精品在價位上已經完全能與戰(zhàn)后及二十世紀的藝術精品抗衡。這也從側面可以看出,國內的當代藝術無論在價位上和作品的質量上還有長遠的道路需走。
曾梵志《面具》,估價:2200萬—3000萬港幣。
周春芽《石頭系列—與石頭聯(lián)接的樹》,估價:1800萬—2400萬港幣。
本次上拍的周春芽《石頭系列—與石頭聯(lián)接的樹》雖然在作品名上與周春芽在2017年、2018年兩件超4000萬元成交的“中國風景”系列作品不同。但從畫作本身的構圖、用筆、用色來看,該件作品與“中國風景”應是同系列的作品。再加上《石頭系列—與石頭聯(lián)接的樹》在尺寸與創(chuàng)作年代與此前超4000萬元成交的兩件“中國風景”相同,這都使得該件估價只有2400萬港幣的作品充滿了不少的期待。值得一提的是,該件作品在2012年也曾在拍賣市場中出現(xiàn),當時的成交價為780萬港幣。
張曉剛《血緣系列:大家庭10號》,估價:900萬—1300萬港幣。
劉野《戰(zhàn)艦的肖像》,估價:800萬—1200萬港幣。
劉野《戰(zhàn)艦的肖像》是拍賣市場中的一位“常客”。據(jù)現(xiàn)有記錄,從2006年開始,該件作品曾經4次上拍。雖然每次上拍其成交價都是遞增,但與上次拍賣相比,本次佳士得的估價,這件作品并有明顯的增值。
賈藹力《瘋景》,估價:800萬—1000萬港幣。
以上便是此次香港佳士得春拍億元及千萬級拍品的大致情況。
縱觀整個拍賣,無論是以上的天價作品,還是中低端價位的作品,在本次香港佳士上除了一兩件寫實作品,寫實類型基本退出了此次舞臺。而撐起整個拍賣大局的,也仍然是近代的趙無極、吳冠中等人,當代的曾梵志、周春芽等人;老面孔主導,無新面孔加入,這樣的香港佳士得春拍可以說是穩(wěn)定,也可看成“老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