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作品《三羊開泰》
張曉剛作品《如何成為馬可波羅No.1》
張曉剛作品《如何成為馬可波羅No.1》
6月7日,被譽為“藝術奧林匹克”的第53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開幕。中國當代藝術F4重聚水城威尼斯,青年畫家劉中受邀舉辦《大自然的贊歌——劉中繪畫作品展》,成為威尼斯雙年展上百年歷史中首位受邀舉辦個人展的中國畫家。
劉中12幅巨制 贊美自然
享譽世界的威尼斯雙年展是藝術雙年展之母,名冠四大雙年展之首。6月7日,第53屆威尼斯雙年展又一次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隆重開幕,將展至11月22日。與往屆不同的是,本屆雙年展邀請到中國著名青年畫家劉中在此舉辦《大自然的贊歌——劉中繪畫作品展》。這是自1895年威尼斯雙年展創(chuàng)辦以來,首次邀請到中國畫家舉辦個人展,也是本屆威尼斯雙年展唯一一個中國畫家舉辦個人展。
劉中,1969年生于北京。法國教育部造型藝術碩士,法國教育部法語學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央國家機關青聯(lián)委員,現(xiàn)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外聯(lián)部副主任、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辦公室副主任、文化部青聯(lián)美術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等職。作品在國內外展覽中多次獲獎,并被多家美術館、博物館收藏。
6月4日10時,《大自然的贊歌——劉中繪畫作品展》《國際藝術聯(lián)展》分別在威尼斯猶太島795藝術畫廊、威尼斯主島普拉佐·奎里尼藝術館開幕。意大利文化中心主席、本次畫展總策劃溫琴佐·桑福代表威尼斯雙年展組委會主席親臨祝賀,并稱本次雙年展全世界僅有30位藝術家獲準舉辦個人展。
兩個展覽共展出劉中精心創(chuàng)作的12幅巨制,皆取材于動物,畫面水墨氤氳,造型生動,將中國畫的神韻及個人繪畫語言風格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令諸多西方藝術家嘆服。
中國館主題 “見微知著”
本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由藝術家盧昊和批評家、策展人趙力聯(lián)合策展。主題為“見微知著”,方力鈞、何晉渭、何森、劉鼎、邱志杰、曾梵志和曾浩7位藝術家參展。整個展覽希望通過作品以小見大,展現(xiàn)出中國社會在歷史演進中,正逐漸融入多元、變化、共生的國際系統(tǒng),并呈現(xiàn)出在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活力。
本屆中國館的場地仍將沿用在空間處理上極具難度的臨時場地“處女花園”和“油庫”。這個臨時國家館可謂是威尼斯雙年展歷史上最獨特的國家館,總面積最大,但“有場無館”——“處女花園”上現(xiàn)在沒有任何建筑,油庫中則堆積大量油桶,僅有兩條不足3米的過道可容人通過。出于保護文物的原因,“處女花園”不能下挖,“油庫”中的油桶不能遷出,地面不能打樁,油桶上亦不能粘貼或打眼。這對策展者和參展者來說均是巨大的挑戰(zhàn)。對此,策展人選擇用小作品應對小空間,“見微知著”就是想從改變觀者欣賞的角度來改變空間。
中國藝術家身價高 保安佩槍
6月4日,“給馬可波羅的禮物”特別展在威尼斯國際大學舉行,展覽由藝術批評家呂澎和其主持的青城山美術館群藝術家共同完成,參展藝術家陣容強大,張曉剛、周春芽、何多苓、王廣義、方力鈞、岳敏君、張培力、吳山專、葉放等9位中國當代藝術家參與了這一項目。參與布展的趙娜介紹,考慮到中國藝術家身價高居不下,主辦方的保安措施相當嚴密,佩槍把守。
【編輯: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