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中拍國際秋拍主打瓷玉

來源:上海金融報 作者: 顧國泉 2014-11-21

中拍國際2014年秋季文物藝術品拍賣會將于12月1日至3日在北京鵬潤國際大酒店舉槌。本次秋拍將呈獻元明清瓷器、玉器、文玩雜項、佛像唐卡及陳釀美酒等專場,共計600余件拍品。

元代青花釉里紅靚眼


元代青花釉里紅鸚鵡蟠桃形水丞

在元明清瓷器專場中,一件“元代青花釉里紅鸚鵡蟠桃形水丞”相當引人注目。據(jù)了解,青花釉里紅瓷器是景德鎮(zhèn)窯在元代創(chuàng)燒的新品種。由于青花與釉里紅二者呈色溫度交集很小,而且釉里紅的呈色劑氧化銅極易揮發(fā),因此,自創(chuàng)燒之初,青花釉里紅器物就極難燒制成功,成品率極低,能保存完好、流傳至今的更是寥寥無幾。

此物不但是一件完美的元代青花釉里紅器具,而且是一件兼具實用性與觀賞性的瓷雕藝術品。此器中,鸚鵡立體圓雕,內(nèi)部中空,回首偎依在桃形水丞邊,長長的尾羽緊貼丞壁,整體呈湖水釉色,眼喙以釉里紅點染,羽翅先暗刻,后描青花;水丞成蟠桃形,枝葉以青花填色,里外以釉里紅點染,以表現(xiàn)蟠桃的成熟和鮮美。整器釉水潤澤,發(fā)色深沉,文氣十足。

此器原為菲律賓著名收藏家阿圖羅桑托斯舊藏,并附有著錄。元代瓷器吸收了游牧民族的草原風格,大多顯得鈍重樸拙,而如此精巧雅致的青花釉里紅水丞,甚為罕見。

蓮花佛龕設計巧妙


元 銀鎏金蓮花佛龕 高17cm

在雜項專場中,中拍國際一如既往地呈獻佛珠手串、文房雅玩、銅爐、佛像、賞石和古典家具等精品。其中,最值得稱道的是一尊元代銀鎏金蓮花佛龕。此佛龕設計極為巧妙,形狀為開合式,關上為蓮花形爐,打開為佛龕。主佛釋迦牟尼全跏趺坐于蓮臺之上,迦葉和阿難尊者側立其后,周身伸展7朵曼荼羅花,左右開關中各站立一位脅持菩薩。而底座則俯仰蓮臺,蓮瓣飽滿,器底鏨刻雙龍紋,中心刻降魔寶杵。該器工藝精湛,選材珍貴,形制考究,為市場所罕見。


清 金累絲嵌寶石釋迦牟尼佛香囊     高9cm 寬5.5cm

另有一枚清代金累絲嵌寶石釋迦牟尼佛香囊,采用金累絲、鑲嵌、焊接等多重工藝,上部寶相花內(nèi)鑲嵌寶石,中部開窗,釋迦牟尼佛全跏趺坐于其中,下部為蓮花座,左右為纏枝花卉紋,通身滿紋飾,顯露出皇家的富貴之氣。

在古典家具方面,有一件清代黃花梨鏡架相當新穎別致。其鏡臺以黃花梨制作,呈長方形,上層支架銅鏡的背板攢框制分成三層八格,下層正中一格可上下移動,中層方格中心空透,臺座設3層抽屜,四足微向內(nèi)翻,端正穩(wěn)重。整器設計謹嚴,雕工純熟婉轉,不失為黃花梨小型清式家具的精品。

玉器專場佳品眾多

在玉器專場中,一件澳大利亞回流的清乾隆碧玉仿古龍紋匜尤為突出。此器以商周青銅器紋飾與造型為藍本,碧玉的墨綠色呈現(xiàn)出青銅銹斑的色澤。此器分上下兩部分,上部為青銅匜造型,以翔龍為鋬,器身飾龍紋飾;下部為底座,瑞獸表情莊重威嚴,成匍匐狀,頗具動感與力量感;器底施“大清乾隆”四字描金款。整體造型古樸,富有張力,是一件難得的清宮造辦處精品。

另有一尊明代饕餮紋嵌寶石雙耳玉爐也為本場亮點。其爐身為和田籽玉,玉質(zhì)油潤細膩,饕餮紋飾端莊沉穩(wěn);爐蓋銅鎏金嵌寶石而成,為穹隆頂,寶珠形鈕,蓋面以細金絲累的花卉紋為地,其上以珊瑚、青金石、綠松石等鑲嵌成饕餮紋飾,圖案精美,制作細巧,充分反映了明代花絲鑲嵌工藝的高超技術水平。

珍貴唐卡保存完好

近年來,中拍國際已成功舉行了多場唐卡拍賣專場。本次秋拍又將推出一批古格王朝時期的珍貴唐卡,它們由早期援藏人員在阿里地區(qū)偶得并妥善保存至今。

此批唐卡以藏傳佛教顯密二宗的各類佛、菩薩、金剛、護法為題材,尺幅分為橫幅、巨幅、常規(guī)三種形式,材質(zhì)有皮唐卡和布唐卡兩類,全部使用傳統(tǒng)天然的礦物顏料繪制,歷經(jīng)數(shù)百年依然鮮亮如新。此批唐卡展現(xiàn)了古格王朝獨樹一幟的佛教藝術之美,具有極為珍貴的史料價值和宗教意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