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年的籌建,2017年11月25日,蘇寧藝術館在上海蘇州河畔舉辦了“博古觀今·翰墨承緒”開館盛典。
蘇寧藝術館館藏元代任仁發(fā)的《五王醉歸圖卷》
無論是創(chuàng)紀錄地以超3億元拍下元代任仁發(fā)的《五王醉歸圖卷》,還是眾多文博專家給出“國內頂級民營博物館”的評價,都讓蘇寧藝術館甫一開館就備受矚目。
在民營博物館迅猛發(fā)展的今天,蘇寧藝術館是否能作為標桿開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模式,為大多數舉步維艱的民營博物館提供一種“新活法”?
從獨樂樂到眾樂樂
宋代夏圭的《山莊暮雪》、陳容的《戲珠龍圖》,元代吳鎮(zhèn)的《野竹圖》,明代沈周和文征明的《釣雪書畫合璧》、鄭重的《江山勝覽圖》,近代張大千的《羲之換鵝圖》等,這些成交價創(chuàng)紀錄的中國名家大作,曾經“養(yǎng)在深閨無人識”,如今都被陳列在五層高的蘇寧藝術館中,公眾隨時可以一睹為快。
蘇寧藝術館的籌建和蘇寧環(huán)球集團董事長張桂平對中國古代書畫的濃厚興趣分不開。
張桂平被圈內公認為中國書畫的超級藏家,“建藝術館和博物館是每個喜歡收藏的人的畢生追求,對我來說肯定也有這個理想,籌建蘇寧藝術館也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經過20余年的收藏之后,張桂平在梳理中國古代藝術史脈絡的基礎上,藏品體系日趨完整,也成就了今天的蘇寧藝術館開館大展“博古觀今·翰墨承緒”。
據蘇寧文產集團副總裁馬莉莉介紹,藝術館從館藏的三千余件歷代名家作品中,重點遴選出了唐、宋、元、明、清至20世紀的書畫作品二百余件、器物近二百件進行展覽展示。
“大多數博物館的展覽都是片段式的、剪影式的、局部篇章式的展覽,此次大展給觀者帶來的則是一部相對完整的中國繪畫書法史陳列展。”馬莉莉告訴《了望東方周刊》。
在公眾腦海中,許多真品似乎只有國有博物館才擁有。對此,馬莉莉介紹,蘇寧藝術館對藏品的鑒定制定了嚴格的流程,除依托專職顧問對藏品進行鑒定把關外,還依托江蘇省文化廳文物鑒定專家?guī)祀S機選取專家,對藏品進行背靠背鑒定,保障收藏作品的品質。
“量大、質精、成體系,令人震撼,是國內非常難得的數一數二的私人收藏。”上海大學副校長、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原司長段勇在接受《了望東方周刊》采訪時如此感嘆。在段勇看來,《戲珠龍圖》《五王醉歸圖卷》等藝術珍品,即便是和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等頂級博物館的藏品相比,也毫不遜色。
恭王府博物館館長孫旭光在提到蘇寧藝術館的館藏時也肯定了它的系統(tǒng)性,無論是對研究者還是對欣賞者來講,這些館藏都可以還原一個完整的中國美術史脈絡。“收藏本來是一個私人愛好,現在開放、共享給了所有觀眾,從‘獨樂樂’變成了‘眾樂樂’。”
用新時代語言講中國故事
張桂平告訴本刊記者,打造蘇寧藝術館,網羅最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是蘇寧環(huán)球“做百年蘇寧”的根基。“蘇寧藝術館立志以打造中國文博體系標桿為目標,成為中國非國有博物館品牌標桿。”
這種標桿作用,首先就體現在硬件方面。馬莉莉向記者介紹,蘇寧藝術館選擇了博物館的最高陳列配置,“在文物保護、恒溫恒濕環(huán)境控制、展覽展示設計等方面都達到了國際一流博物館標準。”另外,全館采用了高清晰無反光玻璃,加上專業(yè)的燈光配置,“最大限度地展現、還原了古代書畫和古代器物的細節(jié)之美。”
蘇寧藝術館整體為純法式建筑,地上五層地下一層,建筑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在展廳設計上,藝術館借鑒了《蘭亭序》曲水流觴、吟詠詩詞的風雅,將整個展廳打造成山水園林,讓觀者仿佛置身于園林中游覽一般。
在新媒體時代,蘇寧藝術館也積極運用AR、VR、APP定位導覽與講解等新技術,實現了智慧展陳的效果,互動展覽大大增強了參觀者的體驗樂趣。
馬莉莉特別向本刊介紹了《江山勝覽圖》和《五王醉歸圖卷》?!督絼儆[圖》紙本長406厘米,高27.5厘米,為明代著名畫家鄭重歷時二十年所繪。蘇寧藝術館運用多媒體技術,以《江山勝覽圖》為藍本,用動畫形式轉動畫軸徐徐展開畫卷,讓人耳目一新,仿佛置身于館藏書畫長卷之中,流連忘返。
而館藏元代任仁發(fā)的《五王醉歸圖卷》,則使用了裸眼3D技術,描繪了唐王朝的五位王子酒醉歸宮的場景,借鑒了唐代繪畫中的樓閣花鳥山水等景致,配合高度還原的聲音效果和逼真的動態(tài)演繹,再現了1000多年前大唐盛世的景象,讓畫面“復活”,更具備故事性和情境感。
除此之外,憑借其擁有的館藏作品資源和獨一無二的不可復制性,蘇寧藝術館探索藝術家、文創(chuàng)、版權的三重聚合在未來IP市場上的可能性。
“藝術館擁有大量的IP優(yōu)勢資源,這些優(yōu)勢資源逐步為藝術家提煉升華,幫助藝術家再創(chuàng)作,勢必會產生出巨大的爆發(fā)力。”例如由《五王醉歸圖卷》衍生出的定制葡萄酒,就是蘇寧藝術館在文創(chuàng)上的新嘗試。
馬莉莉還告訴記者,蘇寧博物館加盟了文化部體系博物館文創(chuàng)聯(lián)盟,以獲得推廣傳播上的渠道優(yōu)勢,保障藝術館的良性運營。
四川三星堆博物館館長朱家可也非??春梦磥砼c蘇寧藝術館在文創(chuàng)領域的合作,他認為,博物館要做好兩件事情,一個是事業(yè),第二個是產業(yè)。讓文物活起來,文化走出去,除舉辦常規(guī)展覽外,還需要推動藏品IP化。“大家抱團,相互借力。”
張桂平將蘇寧藝術館的優(yōu)勢總結為一句話:“用新時代的語言,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助推中國藝術走向國際化。”
資源互動
馬莉莉介紹,蘇寧藝術館借鑒了先進的國際博物館理事會的運營方式,依托中國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蘇寧文化藝術發(fā)展專項基金”進行運營。
中國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理事長吳杰向本刊介紹了“蘇寧文化藝術發(fā)展專項基金”的設立初衷:“近幾年非國有博物館發(fā)展迅速,但存在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情況,不僅影響博物館健康發(fā)展,而且嚴重誤人子弟。基金會希望在國有博物館發(fā)揮示范作用前提下,與非國有博物館共同建設博物館。”
在數量龐大的民營博物館中,包括在各省文物局備案的非國有博物館,也包括未備案但已工商注冊的私人藏館。
截至2016年,全國已經備案的博物館數量是4873座,其中,非國有博物館的數量超過四分之一,達到了1297座,“相當于每4家博物館中就有1家非國有博物館,這還不包括近2000座未備案的各類私人收藏館等。”段勇介紹。
然而,數量的高速增長并不是質量的保證。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系主任、教授陸建松告訴《了望東方周刊》,由于自身經營和外界環(huán)境原因,“運營得好的民營博物館不會超過所有民營博物館的20%。”
“蘇寧環(huán)球集團捐贈并發(fā)起該項基金,目的就在于傳承和發(fā)揚民族文化,保護中國珍貴藝術品,推進非國有博物館事業(yè)的發(fā)展。”馬莉莉說。
目前,蘇寧藝術館已經與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北京恭王府博物館、四川三星堆博物館等全國一流博物館建立了緊密互動交流,例如跟恭王府博物館共同舉辦的“皇室尊寵·苒苒物華”以及跟丹麥皇室展覽簽約等,都已經確定了日程。
“今后,蘇寧藝術館每年還將作品分成不同的主題在國內外各大博物館進行巡回展覽,依托‘精品展覽引進來,經典展品走出去’的交互形式,共同實踐和推動非國有博物館走入規(guī)范運行。”張桂平說。
孫旭光也告訴記者,蘇寧藝術館和恭王府博物館的藏品各有特點和優(yōu)勢,既可以進行藏品的交流,也可以共同策劃展覽,“國家級博物館的主動參與,可以規(guī)范民營博物館的行為,提高他們的收藏水平和展示水平,防止其走偏和被誤導。”
在四川省文物局原局長趙川榮看來,“國有博物館和非國有博物館采取協(xié)議的合作方式,可以說是破冰之舉,影響深遠。”同時,趙川榮特別提醒,在展覽交流過程中,“保證文物的安全要放在第一位。”
“非國有博物館與國有博物館和基金會的合作,資源共享,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實現共贏。”馬莉莉總結道。
企業(yè)的文化擔當
2017年下半年民營博物館迎來一波開館潮,除了蘇寧藝術館,多家備受矚目的民營美術館也相繼開館。
松美術館于2017年10月開館,是華誼兄弟創(chuàng)始人王中軍的私立美術館??傉嫉孛娣e22000余平方米,院內遍植古松,白墻灰瓦,被冠以“京城顏值最高美術館”的美譽。
據了解,松美術館藏品不僅有潘玉良、趙無極、吳冠中等中國知名書畫大師的作品,還有以3.77億元購買的梵高油畫《雛菊與罌粟花》和以1.85億元拍下的畢加索油畫《盤發(fā)髻女子坐像》等西方頂尖藝術品。
隨后,曾以1.955億元拍下齊白石《咫尺天涯——山水冊頁》的寶龍美術館在上海閔行區(qū)正式開館。另外,著名收藏家劉益謙和王薇夫婦創(chuàng)辦的龍美術館的武漢分館也已步入開館倒計時。
縱觀所有辦得好的民營博物館,不難看出最大的共同點就是背后都有“金主”提供強大的財力支撐,也從一定程度上證實了中國的藝術收藏和博物館正在步入“企業(yè)時代”。
在這一點上,孫旭光首先肯定了企業(yè)家在民營博物館事業(yè)和文化傳播上的重要作用。在他看來,企業(yè)家創(chuàng)辦博物館除了可以豐富企業(yè)文化,也可以憑借企業(yè)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優(yōu)勢,通過商品和服務在世界范圍內的推廣,帶動中國文化的傳播。
“要鼓勵企業(yè)家產生文化自覺和文化擔當,不僅用高端的產品來滿足人們在生活上的物質需求,更重要的是承擔起我們民族文化的傳播者和守望者的角色。”孫旭光說。
然而,如何憑借財力優(yōu)勢在美術研究、公共服務和公益性方向做延伸,發(fā)揮民營博物館公共教育職能,是許多企業(yè)博物館需要考慮的問題。
在這一點上,蘇寧藝術館提供了一份答卷供其他博物館參考。
馬莉莉向記者介紹了蘇寧藝術館在打造完善的公共文化教育服務體系上所作的努力,包括“舉辦針對公眾的免費講座、論壇以及公眾教育活動,通過市民藝術課堂普及藝術知識,建立青少年兒童課外學習基地”等。
另外,蘇寧藝術館還啟動了面向青年藝術家的“茹古涵今”蘇寧當代藝術家扶持公益計劃,以更好地發(fā)掘和扶持青年藝術家創(chuàng)作;并與普陀區(qū)政府合作,每年將會組織近五十場針對各階層的公共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