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盆景收藏家魏積泉:評價盆景要“四看”

來源:海峽導報 作者:- 2009-11-17

 

  國際盆栽賞石協(xié)會廈門區(qū)域大使、跨世紀中國杰出盆景藝術家、2009年中國高級盆景藝術師……這些都是廈門市盆景雅石研究會會長魏積泉獲得的榮譽,別看他一直從事遠洋和機械行業(yè),但收藏盆景已有近30年的心得。

 

  魏積泉說,原本花卉市場上的盆景屬于“冷門”,但這些年已逐漸“熱”起來,尤其是九里香等高等品種,五年內(nèi)翻了7倍多,市場價格上百萬元。

 

  喜花草與盆景結緣

 

  魏積泉與盆景的“緣分”,可有點年頭了。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魏積泉住在鼓浪嶼,家里有塊很大的空地,他就像很多老人家那樣種花種草;后來,參加工作在廣州遠洋公司,每年有很長時間休假,恰好搬家到島內(nèi)公園東路,樓下有一條專賣盆景和花草的商業(yè)街,喜歡花草的他便時不時去那里逛,時間一長,耳濡目染地就喜歡上了盆景。

 

  “那時候的盆景,大部分都是農(nóng)民從山上挖下來,將樹頭拿到市場來賣,價格一般只要5元到10元。”魏積泉說,雖然當時盆景很便宜,但因他經(jīng)常買也花了不少錢,家里人甚至很反對,幸好盡管早期的修剪手法粗淺普通,他修剪了100多盆去賣,還是賺了不少錢,這才得到家人的支持。

 

  魏積泉從事的是船舶修理類的機械性工作,修剪盆景卻是集園藝、美術、布局于一體的藝術活,但他認為這其中有共通點———那就是細膩的心思。魏積泉說,修剪盆景令他的性格改變很多,以前工作壓力大,心情非常急躁,但修剪盆景每每都能讓他的心情平復,忘卻煩惱、性情溫和。

 

  幾年內(nèi)價值翻幾番

 

  現(xiàn)在,魏積泉的得意之作有200多盆,家中放了40盆、園博苑40多盆、漳州150多盆。

 

  “盆景早些年很便宜,只要幾元或幾十元,現(xiàn)在已經(jīng)要幾萬元、幾十萬元,檔次越來越高。”魏積泉說,通常一個盆景要培養(yǎng)15年,他家中有一盆九里香,雖然到他手里的時間只有5年左右,但樹木已經(jīng)有600年歷史,當年從臺灣人手中以22萬元買來,去年已有人出價150萬元,價格漲了7倍。

 

  另外還有3盆真柏,5年前從臺灣人手中買來時40萬元,現(xiàn)在單盆價格就要50萬元,漲了3倍多;還有一盆名為金蛇狂舞的榕樹,8年前他以2萬元買下,經(jīng)過培養(yǎng),現(xiàn)價要30多萬元。

 

  評價盆景要“四看”

 

  養(yǎng)了20多年的盆景,魏積泉對盆景藝術的造詣當然不在話下。他告訴記者,盆景的樹種很重要,現(xiàn)在市場上比較名貴的樹種主要有真柏、九里香、羅漢松、福建榕樹、黑松等,但樹種就算再名貴,也不能完全決定盆景的價值。

 

  “盆景的價值,更大程度上取決于它的藝術境界。”魏積泉表示,評價盆景要“四看”:首先看樹材,樹枝是彎的還是直的,是否有曲感,是否有人工感,枝丫是粗壯還是纖細;其次看自然感,看是否與自然接近。臺灣有的藏家喜歡把盆景修剪成蘑菇形,人工的痕跡太重,失去了自然感;再次看成熟度、定型度是否夠好,是不是有老態(tài)、有氣質、有底蘊;最后還要看配備,盆栽的花盆是圓形還是方形,是高盆還是矮盆,總體的協(xié)調感,是盆景美感的重點。

 

【編輯:虹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