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從男神到男主廚 程昕東和他的“程昕東1號”

來源:99藝術網(wǎng) 作者:小水 2015-02-20


從男神到男主廚

提起程昕東,紳士、男神、高富帥這樣的詞語會先跳出來,看著眼前在談起自己最愛的食物時滿臉滿心全是愉悅感的他,甚至連眼睛也變得愛笑起來。常年行走于國際藝術圈的程昕東,他的頭銜太多,著名國際藝術策展人、藝術經(jīng)紀人、北京畫廊協(xié)會會長、程昕東國際當代藝術空間掌門人等等。他還曾被法國文化部長授予法蘭西共和國文化、藝術騎士勛章,然而他簡單地將自己的身份定位為“藝術推動者、傳播者和享受者”。法國和中國是程昕東現(xiàn)階段兩個主要的生活點,第三個點則是流動的點。他一年中50%的時間都在北京,在剩余的50%時間中,2/3的時間會在以法國為主的歐洲,另外1/3的時間就在全世界游走,美國、古巴、澳大利亞、中東、東南亞等等,除了參加各個博覽會、策劃展覽,他也享受旅途,喜歡網(wǎng)球、游泳,愛看書愛看電影,也愛吃各地美食。他想,“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嘗遍天下美食。”
 
 


程昕東正在烹飪心愛的“程昕東1號”
 
他出生在中國南方,是浙江安吉人,他記憶中的美好食物都是家鄉(xiāng)的味道,他喜歡一切跟筍有關的菜肴,承載著兒時的回憶,還帶著鮮鮮的味道和暖暖的親情。早在1989年他與新婚不久的法國姑娘踏上開往巴黎的火車,踏入了藝術經(jīng)紀和策展行業(yè),在1999年又來到北京,并于2004年在798成立了程昕東國際當代藝術空間。現(xiàn)在他一年中固定長住的城市有兩個,北京和巴黎。他喜歡這兩個城市,他覺得巴黎是一個柔軟的女人,北京是一個北方的漢子。巴黎像一個海鮮大拼盤,北京則像一鍋涮羊肉。他說當代藝術也是如此,北京的當代藝術較生動,充滿活力和力量,就像一大鍋涮羊肉。而巴黎的當代藝術更多充斥著知識分子型的理性,更多以觀念性為主。



程昕東最愛的飽含兒時記憶的“程昕東1號”
 
在他種種被閃光燈聚焦的身份背后,他也是一位優(yōu)秀的父親,他喜歡在家給孩子們做飯,他希望他們能夠記住這些與文化記憶相關的特別的菜肴。他對孩子們說如果未來想生存或生存的好一點的話,每個人最起碼應該有20個拿手的菜,這樣不單調。他經(jīng)常變著戲法給孩子們做飯,比如煎雞蛋的時候會放入兩片西班牙的火腿,他們便非常喜歡。他也會經(jīng)常帶著孩子們一起去逛菜市場,他認為這是最基本的生活方式與技能。對于食物,他有著簡單及專一的味蕾,他喜歡飽含兒時回憶與味道的紅燒肉油豆腐燒筍,帶著江浙一帶微甜的味道,也不是很膩。這是他跟外婆學做的一道菜,并給這道經(jīng)典菜肴命名為“程昕東1號”。他做飯時還喜歡混搭和創(chuàng)造,講究色香味俱全,比如在西式肉醬意大利面中加入川味豆瓣醬,盛盤時再加入些許香蔥和香菜來點綴。當男神走進廚房,也可以如此地“接地氣”。最后他還興奮地說,“如果我知道有一餐特別好吃,我可以餓一天去等待這時刻的到來,帶著饑餓感和期待去迎接好的食物”。



喜歡喝著紅酒吃醬牛肉的程昕東
 
Q&A
 
99藝術網(wǎng):您是哪一年來到北京的?平時生活在哪個城市?
程昕東:我是1999年來到北京的,快十五六年了,我生活的城市從時間總量來看,第一是北京,第二是巴黎。
 
99藝術網(wǎng):對自己生活的城市印象是什么?
程昕東:巴黎很柔軟像一個女人,北京像一個北方的男人,我覺得巴黎和北京結合起來是很幸福的事兒,這兩個城市可以互補很多東西,個人來講我特別喜歡巴黎的生活氛圍和方式,以及它文化的多元性和開放性。北京的國際性與巴黎相比較弱,但它是中華文化最典型的一個城市,吃喝玩樂很豐富,在北京可以吃遍全國,巴黎可以吃遍天下。對于生活的寬度、厚度以及廣度,兩個城市都很大,在這種城市里你肯定是閑不住的,這是共同的點。
 
99藝術網(wǎng):你最喜歡的食物和餐館是哪里?
程昕東:我在法國喜歡生吃海鮮,每次回巴黎的第一餐肯定是生吃生蠔,在北京喜歡吃涮羊肉,一冰一熱,符合這兩個城市特點。在北京喜歡的餐廳有1949,福樓法餐廳,還有滿福樓。福滿樓在景山后街,是北京好涮羊肉最好的地兒。我覺得吃火鍋時的氣氛很好,當然一個人吃就不對了,要人很多一起吃,熱氣騰騰、滿身大汗、渾身油膩的感覺很過癮,糟糕的是吃后身上會有氣味。在巴黎吃飯?zhí)刂v究,有情調的餐廳很多,每餐會配各種酒。其實我不挑食,在外旅行、策劃展覽、參加藝博會等等,每到一個地方我都盡可能吃當?shù)氐奶厣澄铩?/div>
 
99藝術網(wǎng):關于食物的美好記憶有哪些?
程昕東:吃了以后味道叫你回味無窮,不會吃了就忘了。該麻的時候麻,該辣的時候辣,要有特點。我覺得各地的小店是最有味道的、最好吃的,每次去臺灣和香港我都會找特別地道的小吃館去吃,特色和味道很重要。我覺得餐廳不在大小,真正的有滋有味很重要。
 
99藝術網(wǎng):關于食物的糟糕的記憶有哪些?
程昕東:吃到了不地道的食物,川菜不像川菜,粵菜不像粵菜,完全是糊弄游客的餐廳。
巴黎有些專門針對法國人的中餐廳,什么都不對,什么味都沒有,雖然在形式上有變化,但是味道都不對。
 
99藝術網(wǎng):最離不開的心愛食物是什么?
程昕東:我是浙江安吉人,我特別喜歡吃筍,筍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跟筍相關的食物我都喜歡,這跟我從小的記憶、飲食習慣有關。我覺得食物帶了很多情感的東西,我每次回家特別開心,我父母親給我做各種筍做的菜,很好吃,外婆在的時候也給做?,F(xiàn)在這個季節(jié)可以吃冬筍燒肉,或者把筍烤一下吃,還有手剝筍、毛豆雪菜炒筍、冬筍炒年糕等等,都很過癮。
 
99藝術網(wǎng):最擅長烹飪的食物是什么?
程昕東:朋友來我家時我做飯盡量以筍為主,因為別人都不會做(帶著愜意和壞笑),而且很簡單。我覺得同樣的一道菜選食材很重要,比如新鮮的茄子有色彩,發(fā)黑色的就不好。要買應季的蔬菜水果,比如夏天吃冬瓜絲瓜,現(xiàn)在吃就有點不搭界,應季很重要。我還喜歡做意式肉醬空心粉,喜歡加一些中國元素進去,比如放一點豆瓣醬,一下子味道就不一樣了,有點咸甜。還有我跟我外婆學做的一道菜,油豆腐紅燒肉燒筍,我給它命名為“程昕東1號,”這道菜有江浙一帶微甜的味道,不是很膩的,很好吃。
 
99藝術網(wǎng):多久做一次飯?
程昕東:一周肯定能做一次。
 
99藝術網(wǎng):假如把自己生活的城市比作一種食物?
程昕東:巴黎是真正意義上的由各種海鮮組成的大雜燴,自然、新鮮、純真、多元,是一盤海鮮大拼盤,北京是一鍋涮羊肉,也是多元的,也比較簡單。當代藝術也是如此,我覺得北京的當代藝術比較生動,充滿活力和力量,就像一大鍋涮羊肉。巴黎的當代藝術永遠更多充斥著知識分子型的理性,講究視覺關系,更多以觀念為主。
 
99藝術網(wǎng):春節(jié)最想吃什么?有春節(jié)的食物計劃嗎?
程昕東:其實我們每天都在過年,我覺得還是以相聚為主,我特別喜歡一道菜,我自己不會做,每次春節(jié)回去(家鄉(xiāng))后都吃,千張雞湯鍋,很好吃,我喜歡。還有帶著余溫的醬牛肉配紅葡萄酒。今年春節(jié)我在家待一個星期,我想學做包子。我父親是安徽人,喜歡做麥餅,里面放著梅干菜和肉,很好吃,每次吃都讓我想起小時候一個月吃一次紅燒肉配饅頭時都特別開心。我父親做包子時一包一卷很漂亮,有弧度的美,我想要學會做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