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得沸沸揚(yáng)揚(yáng)的鼠、兔銅首,是圓明園西洋樓門前的十二生肖獸首噴泉銅像中的兩座,它們是由歐洲傳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寧主持設(shè)計,法國人蔣友仁監(jiān)修,清代工匠制作。據(jù)說郎世寧原本是要按西方的習(xí)慣塑造女性雕像,但乾隆皇帝覺得這有悖中國倫理,所以勒令重新構(gòu)思,后來才有了這十二生肖銅像。注意,這些都是完完全全的西洋設(shè)計。
獸首是國寶嗎?
據(jù)國家文物局古建筑專家組組長羅哲文先生講:這十二個僅二百余年歷史的銅獸首,為龐大的圓明園建筑無數(shù)構(gòu)件之一,其本身價值并不重大,工藝也并不特別,也就是噴水龍頭而已。單就這一物件而言,其藝術(shù)價值和文物價值并不高。
在法國人寫的《1860:圓明園大劫難》中,描繪了英法聯(lián)軍官兵貪婪地?fù)寠Z圓明園中奇珍異寶時的情景:“進(jìn)入圓明園的人以為是到了一座博物館,而不是什么居住場所。因為擺在架子上的那些東方玉器、金器、銀器,還有漆器,不論是材料還是造型都是那么珍稀罕見……,歐洲人更多的是搜羅寶石和貴金屬、金子和銀子……而衣物、絲綢和皮貨,還有各種首飾,對英軍中的印度籍士兵最有吸引力……他們一蜂窩地向大堆大堆的金銀財寶撲去……”
看來,這幫強(qiáng)盜知道什么值得搶,什么不值得要,并沒有愚蠢到面對到處都是的奇珍異寶不顧,而跑到屋外露天水池里去拆卸“噴水龍頭”。
劫難還需反思
劫難以后的圓明園荒蕪破敗,除了西方,也有我們自己的責(zé)任。英法聯(lián)軍撤離沒多久,附近就有民眾跑進(jìn)去拿東西了。溥儀退位以后,從軍閥到民國政府,從高官權(quán)貴到民間盜匪,更是對僅存的遺跡大下其手,恣意盜取。
說銅獸首是文物不為過,但把它們稱之為“國寶”就實在有些離譜,它們怎能有資格與真正的國寶——有數(shù)千年歷史的商代司母戊青銅大鼎、上千年的敦煌經(jīng)卷和宋版書,或者是唐、宋、元名人書畫一較高下呢?
銅獸首開始現(xiàn)身是在1985年,一位美國古玩店的老板無意中在加州看到,有位美國人的花園中安置著虎、牛、猴三個銅獸首,最后古玩商以每個銅像1500美元的價格買了下來。幾年后,在美國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中,來自中國臺灣的古玩商以10萬美元買下這三件文物。
銅獸首價格狂飆的疑惑
即便是最缺乏文物知識的人,也會有這樣的疑問,每年國際拍賣中都會出現(xiàn)如:商周青銅器、宋元名人書畫、元青花瓷精品或明清皇室御用器等等,而且有些真正是從圓明園掠奪出來的,如前不久也是從佳士德拍賣的清內(nèi)府制乾隆“天字號寶刀”“康熙皇帝玉璽”等,為什么都引不起媒體如此強(qiáng)烈的反響呢?中國文物精華在世界各地的拍賣會上都會出現(xiàn),為什么單單這幾個銅獸首被賦予如此重要的象征意義?
由于披上了“被掠奪文物”和“國寶”的外衣,加之愛國情緒的涌動,圓明園銅獸首的拍賣價格的一路狂飆,真是讓人瞠目結(jié)舌:從上世紀(jì)80年代三件銅獸首售價數(shù)千美元,到90年代的10萬美元(三件的購價,還算物有所值);再到2000年保利回購兩件銅獸首的1593萬港元(這就有些不可思義了);后來,僅一件銅馬首的價格就飆升至6910萬港元;現(xiàn)在兩件獸首估價又漲到了2億港元。
文物不等于國寶,在圓明園銅獸首拍賣價格令人詫異的大幅飆升背后,有更值得我們深思的東西蟄伏著……
?。ㄗ髡呦当本┑聦毰馁u總經(jīng)理)
【編輯: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