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景舟四方云肩鼓腹刻詩文五頭茶具
壺L:15cm 550cc 杯子D:8cm
暮春之初,微風拂面,在一個晴朗的午后我在北京匡時見到了先師顧景舟先生的“四方云肩鼓腹刻詩文五頭茶具”。睹物思人,物是人非??吹酱藟鬲q如景舟再世,先生的音容笑貌頓時歷歷在目。
我俯身捧起……
“四方云肩鼓腹刻詩文五頭茶具” 一壺四杯,器仿簋型,或正或倒置,整體協(xié)調(diào),極具動感。以壺身為主體,蓋、嘴、把、鈕都見剛見柔,君臣相配。壺身正面鐫“玉露”,下署“陽羨荊南樵子書并鐫于蜀麓陶齋”。背面刻“花氣接云煙,煮鳴草堂前。階下獨行鶴,避煙飛上天”,落款“景洲”,一副煮茶情景躍然而出。壺上陶刻見字不見畫。頗有曼生“畫不入壺”之遺風。壺底鈴“荊南山樵”。
先生對荊南山深懷情感。在11月的一次探視中,可能先生自知難以康復,就身后事,向我做了幾項交代。其中之一就是“骨灰一半與老伴合葬,一半撒在銅官山頂。”(荊南山主峰)當時我還問是否與“荊南山樵”印章有關(guān),他說:“有此意思,但主要還是我們都是荊南山下的子民,荊南山養(yǎng)育了我們,最后還是歸于荊南山。”
“一方頂三圓”,而方型圓角比直來直去的更為煩難。這套茶具入眼雍容大度、剛中寓柔。上手感覺“輕巧”。雖然是方器,但仍然給人以珠圓玉潤的感覺,觸感棉潤的享受。表面的磨光是上世紀四十年代早、中期的時尚,足可見此砂壺之高檔。
這套茶具雖已年逾古稀,然保存尚好,可謂鬼斧神工,形神兼?zhèn)洹S绕涫谴髨A角的處理,制作難度頗高,至今吾尚不能為,只緣道行不到也。這套茶具堪為先生傳器中之瑾瑜,技藝高超、書法秀麗、可斟可酌、悅目賞心的經(jīng)典之作。而且對先生砂盞藝術(shù)的研究也是一件十分可貴的資料。
正如著名美術(shù)大師亞明先生所評:“紫砂始于明正德,至今五百年,高手不過十余人。顧兄景舟當為近代大師。顧壺可見華夏之哲學精神、文學氣息、繪畫神韻。
撰文:潘持平
1945年生于江蘇宜興,高級工藝美術(shù)師,江蘇省工藝美術(shù)名人,中國工藝美術(shù)學會會員,宜興紫砂文化藝術(shù)研究專委會常務會員。紫砂理論研究者、評論家。
1968年起便師從顧景舟先生,結(jié)下深厚情誼。
【編輯:顏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