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青年藝術周”(以下簡稱藝術周)在南京青奧會之后迎來了其創(chuàng)辦的第七個年頭。“藝術周”首創(chuàng)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作為國內首個由政府主導的國際性青年藝術活動,“藝術周”至今已連續(xù)舉辦了六屆高規(guī)格、高質量的活動,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均享有較高的聲譽。今年,第七屆“中國國際青年藝術周”借南京青奧會的東風,在視覺藝術部分首次嘗試全新展覽陣容的同時,也開啟了多地聯(lián)動的展覽新模式。
管線聯(lián)盟促成多地聯(lián)展
盡管“藝術周”已有7年歷程,但視覺藝術板塊2012年才加入其中,今年是第四個年頭。在此之前,“藝術周”還只是單一的以舞臺美術的呈現方式為主,但從2011年起,國內首個以扶持、推廣年輕藝術家為宗旨的“青年藝術家扶持推廣計劃”(以下簡稱CYAP)出現后,“藝術周”終于擺脫了以往單一的活動呈現方式,并于2012年首次將視覺藝術板塊納入整個“藝術周”的環(huán)節(jié)當中。
作為曾先后三次承辦“藝術周”視覺藝術板塊,同時也是“CYAP”項目推出方的北京德美藝嘉文化產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美藝嘉)今年再度與藝術周聯(lián)手,首度嘗試多地聯(lián)動辦展的方式,先后在北京、石家莊、南京三地的畫廊、美術館,分別舉辦了三場主題各異的視覺藝術展覽。
北京德美藝嘉文化產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董藝稱,“之所以選擇三地聯(lián)展的形式,一方面是公司發(fā)展的必然結果。目前,我們已經與國內數十家美術館形成了一個完全民間的美術館間的線性聯(lián)盟,石家莊美術館就是其中的一家,我們想把這些美術館的資源更好地利用起來;單個地方的藝術展覽在力量層面畢竟是弱小的,影響力有局限,很難輻射到周邊地區(qū)。鑒于此,三地聯(lián)展既是一種嘗試,也是展覽形式上的一種突破。”
藝術與“世界”的對話
北京是歷年“藝術周”視覺藝術板塊的主陣地,也是藝術展覽部分的唯一舉辦地,但在今年,北京將僅作為“藝術周”視覺藝術板塊的舉辦地之一,而不再如過往一樣扮演著那個唯一的角色。2014年8月9日,第七屆“中國國際青年藝術周”視覺藝術板塊的啟動儀式在北京798藝術區(qū)內的索卡藝術中心舉行。同時,作為“藝術周”啟動展的“同構·對"畫"——兩岸青年藝術家作品交流展”也在同天開幕。
作為啟動展,“同構·對"畫"——兩岸青年藝術家作品交流展”在延續(xù)青年人張揚青春、生命和創(chuàng)造力基調的同時,也在嘗試從更加全面的角度關注當代青年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現狀。
展覽中,“同構”不只是簡單地象征兩岸青年藝術家的相聚,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來自不同文化環(huán)境的藝術家在共同面對“藝術”這個問題時所展現出的探索、實驗和嚴肅的態(tài)度。本次展覽策展人之一王棟棟認為,藝術品的本質屬性是各種物質的構成關系,點、線、面、風格、內容均囊括其中。由這些物質關系的全部細節(jié)構成了一個精神的世界,由于地域特征的不同、經驗認知的差異以及具體想象的非邏輯性變化構成了藝術世界的豐富多元。這正是藝術世界和其他“世界”的不同,它同構的是一種豐富多元的差異性,至于展覽則是一種認同差異的對“畫”(對話),不僅是作品與作品的對話,也是作品與觀眾之間的對話,從而促成不同文化主體之間的精神聯(lián)系。
水墨藝術的裂變與傳承
石家莊與南京是首次納入“藝術周”視覺藝術展覽體系當中的兩座城市,石家莊美術館與南京金陵美術館分別就當下時興且熱門的話題——當代水墨為共同切入點展開了各自不同的視覺藝術之旅。
以“水墨新精神——傳統(tǒng)文化的當代裂變”為題的石家莊站聚集了眾多當前國內最受歡迎和好評的70后水墨藝術家,力圖用盡可能全面、客觀的視角呈現當下水墨藝術發(fā)展中所體現出的新精神、新面貌以及由此激發(fā)的新思考。展覽借助百余件參展作品,從不同的角度呈現水墨藝術在當下多元化的表現形式,探討了當代文化感染下的水墨創(chuàng)作以及新水墨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當代對接,同時,更將年輕藝術家在基于傳統(tǒng)且又與時代相結合的現實語境中的自我反省以及厚積薄發(fā)的生存狀況,展現得淋漓盡致。
南京作為第二屆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辦地,同時也是本屆“藝術周”視覺藝術部分的最后一站。在以“承·變:藝術新圖景”為主題的展覽主題之下,匯聚了來自中國、韓國、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青年藝術家作品。展覽在展現進入新世紀以來,世界范圍內青年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新風貌和新氣象的同時,也加強了中國青年藝術家與海外藝術家的溝通和交流。
正如董藝所言,“藝術作為文化領域的一個分支已經進入全球化時代。隨著中國經濟實力提高、開放程度擴大,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接軌程度也越來越高。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的青年藝術家們既面臨著更多的機遇,也面臨更多的挑戰(zhàn)。如何在當下中國的文化格局中探索新的藝術世界,拓展視野、開拓創(chuàng)新,呈現中國傳統(tǒng)藝術與當代藝術的魅力,展現中國藝術的新圖景,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