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如果今年夏天去瑞士 可以看看擴建的國家博物館

來源:好奇心日報 2016-02-03

老館像城堡,混凝土造的新館則是對老館石頭建筑更簡明利落的回應。

瑞士有著「博物館之國」之稱,境內(nèi)有 900 多座博物館涵蓋文化生活的各方面,數(shù)量最多的就是藝術博物館。更可貴的是,這里富有的藝術品收藏家們常常把藝術品借給博物館,或成立基金會私人藝術中心,開放供公眾欣賞。

而形如城堡的瑞士國家博物館則是瑞士文化多樣性的體現(xiàn)。大約有 100 萬件國家重要文物在此館內(nèi)收藏,囊括了遠至史前到現(xiàn)今 21 世紀的豐富文物。一個好消息是,今年 7 月,改造擴建后的瑞士國家博物館即將重新開放。掌舵這一改造項目的是來自巴塞爾的 Christ & Gantenbein 事務所。

19 世紀時,蘇黎世建筑師 Gustav Gull 贏得了瑞士國家博物館設計權(quán),由他設計的城堡式建筑,融入了多種建筑風格,眾多塔樓、庭院與花園的組合類似于法國文藝復興時的古堡,建成后成為當時蘇黎世舊城區(qū)的地標,在 1898 年向公眾正式開放。

此番 Christ & Gantenbein 主理的擴建工程將給原博物館增加約 7340 平方米的新空間,靠近蘇黎世中央火車站,坐落于 Platzspitz 公園。

早在 2002 年時,Christ & Gantenbein 就贏得了博物館的改造權(quán),評委會給出的觀點是,新的設計與 Gustav Gull 作品中城堡式的建筑形成了鮮明對比,“無遮擋的混凝土里面是對古老的石頭建筑的一種現(xiàn)代式回應。”

當然,Christ & Gantenbein 的設計也考慮到了游客們參觀博物館時的連續(xù)環(huán)形游覽路線,并且為 Platzspitz 公園創(chuàng)建了一條地下通道,依附于老館的新建筑亦不會遮擋原博物館有如童話城堡般的屋頂線條。

新館由相對的兩個庭院組成,設計團隊運用棱形的類似橋梁的建筑,將兩部分連接起來。新老建筑的融合也實現(xiàn)得較為自然,給人連續(xù)運動的雕塑感。19 世紀建筑經(jīng)典的石墻在新館中被 80 厘米厚的凝灰?guī)r混凝土取代,且新館拋光的混凝土地面也裝飾以水磨石地板,以求盡可能地貼合老館的質(zhì)感。

新館包括一個靈活的展覽空間、圖書館以及一個用于舉辦公共活動的禮堂。若是進入夏季,博物館廣場還將提供全新設計的餐廳和酒吧設施,以供市民和游客在此休閑玩樂。

待 7 月正式開放后,新館將容納特展和臨時展覽,主要展現(xiàn)瑞士的歷史,而老館則仍舊是永久性展覽。 而在 2017年,老館的塔樓與西樓將進行全面整修,直至 2020 年才會全面開放。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