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1896年始于古希臘,然而在更早的17、18世紀的近代歐洲,拍賣,作為一種交易方式,出現(xiàn)在人們生活中,隨后,藝術(shù)品拍賣也作為拍賣中的一個版塊出現(xiàn),到今天,這個版塊已然成了拍賣中的一個重要版塊。
奧運會在今天仍在倫敦進行,30屆奧運會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枚獎牌,打破了無數(shù)次紀錄,藝術(shù)類拍賣也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在不同的門類中每次拍賣會都有前三名誕生,在幾百年的拍賣歷史中,也頻頻出現(xiàn)破紀錄的作品,今天,就帶大家走進藝術(shù)類拍賣的奧運會中,打破時間的禁錮,看看這幾百年中,這些熱門門類中,都哪些作品獲得了金銀銅牌。
油畫
金牌:塞尚 《玩牌者》 超過2.5億美元成交,成交日期:2012年2月
據(jù)美國《名利場》雜志2月2日報道,塞尚的畫作《玩牌者》以超過2.5億美元的價格私下成交,創(chuàng)造了單件藝術(shù)品成交價的世界紀錄。據(jù)悉,這筆交易的買家是近來在藝術(shù)市場頗為活躍的卡塔爾王室。
2.5億美元的價格打破了杰克遜•波洛克的《No.5,1948》2006年創(chuàng)造的1.568億美元的藝術(shù)品成交紀錄。
《名利場》認為,卡塔爾王室此番花費巨款,不僅得到了一幅后印象主義時期的杰作,也幫助他們成為“奢華俱樂部”一員。保羅•塞尚一共畫過5幅《玩牌者》,其他4幅全都收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館中,包括巴黎的奧賽博物館、紐約的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倫敦的考陶爾德學院以及費城的巴恩斯美術(shù)館。
波洛克的《1948年第五號》
銀牌:波洛克的《1948年第五號》售價1.4億美元 拍賣日期:2006年11月3日
《1948年第5號》是杰克遜•波洛克“滴畫”中的精品,畫布被釘在纖維板上,畫布上的顏色有黃色、白色、栗色以及黑色,看起來有些雜亂無章。這幅作品于2006年11月3日拍賣出全球繪畫作品最高價,達1億4千萬美元,收購名畫者是一位墨西哥金融家。
克林姆特的《阿黛拉》
銅牌:克林姆特的《阿黛拉》成交價:1.35億美元
當年最打動人心的藝術(shù)品之一——克林姆特的《阿黛拉》(也翻譯作《黃金畫作》)于2006年以1.35億美元成交價打破了世界拍賣紀錄,盡管澳大利亞政府想把這幅畫留在本國,但是還是被Ronald S Lauder(化妝品大王羅納德•S•勞德)拍得。有傳聞說幾十年來,圍繞這幅畫一直紛爭不斷,二戰(zhàn)前,納粹曾宣布擁有此畫。這幅畫描繪了一個沉浸在愛河中的迷人少女的愛情故事。
《阿黛拉》是阿德勒.布洛赫鮑爾(AdeleBloch-Bauer)的肖像,畫中人莊嚴端坐,眼神迷離,紅唇富有美感。為配合布洛赫鮑爾的華貴形象,克林姆特特別在背景及襯裙用上燦爛的金色,更花上3年才完成畫作。美術(shù)史專家普遍認為,于1918年逝世的克林姆特可能戀上布洛赫鮑爾夫人。
克里姆特(1862-1918)生于奧地利維也納附近一個金匠家庭,因父親生意淡薄,故家境清貧。他于1879至1883年間入讀維也納美工學校,接受室內(nèi)裝潢的訓練,并展開繪畫生涯。其主要作品包括油畫、壁畫及素描等,以刻劃女性身體為主,因意識大膽而于上世紀初被視為離經(jīng)叛道。
他的作品糅合埃及、米諾、古希臘及拜占庭文明,且深受歐洲中世紀晚期及日本浮世繪影響,開創(chuàng)了獨特的畫風。他擅于運用抽象元素表達情感,強調(diào)脫離傳統(tǒng)、自由創(chuàng)作的價值。他于1918年1月中風,同年2月死于肺炎。
雕塑
羅馬阿耳特彌斯女神(月神與狩獵女神) 青銅雕像
金牌:羅馬阿耳特彌斯女神(月神與狩獵女神) 青銅雕像 成交價:兩億八百六千萬美元 拍賣時間:2007年6月 拍賣行:蘇富比
蘇富比拍賣公司介紹說,一個羅馬阿耳特彌斯女神(月神與狩獵女神) 青銅雕像在美國時間周四拍出了兩億八百六千萬美元,這創(chuàng)造了任何時期的雕塑作品的最高價格的紀錄。
蘇富比新聞發(fā)言人Lauren Gioia說,《阿耳特彌斯女神和牡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紀到公元一世紀,被倫敦藝術(shù)交易商Giuseppe Eskenazi所代表的“一個歐洲私人收藏家”所購買。兩千八百六十萬美元這個價格包括了銷售傭金,這個費用在任何時代的拍賣中都是最高的。
蘇富比的拍賣目錄將這個36英寸高的青銅描述為“現(xiàn)存美國最好的古典主義青銅雕像之一……成為出現(xiàn)在市場上最經(jīng)典的作品。”Eskenazi獲得了最好的勝利—— 遠高出了蘇富比的預拍七百萬美元,這個雕塑由紐約州布法羅市的Albright-Knox美術(shù)館賣出,所獲得的資金用于購買其他藝術(shù)品。這件作品描繪了打獵女神射完弓之后的情形,她的雙臂優(yōu)雅地伸開,旁邊有一只小牡鹿。這個雕塑在羅馬拉特蘭教堂旁的羅馬廢墟的房子的重建的1930年代開始出名。
青銅雕塑《行走的人》
銀牌:阿爾貝托•賈科梅蒂 青銅雕塑《行走的人》成交價:6500萬英鎊的天價
瑞士雕塑家阿爾貝托•賈科梅蒂的青銅雕塑《行走的人》2010年2日在倫敦蘇富比拍賣行創(chuàng)下藝術(shù)品拍賣的最高紀錄———6500萬英鎊(約合1.04億美元)。這尊高度為183厘米、瘦而結(jié)實的人體雕塑澆鑄于1961年,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雕塑之一。“它代表了賈科梅蒂人體藝術(shù)作品的最高峰,這既是一個謙卑的普通人形象,又是一個強勢的人性象征。”蘇富比的工作人員稱。
它的起拍價為1200萬英鎊。拍賣前,人們預估它最后的成交價在1200萬到1800萬英鎊之間。據(jù)悉,超過10個競買者參與了角逐,最終把價格推高到破紀錄的65001250英鎊。
木制圖騰雕塑《L.R 夫人肖像》
銅牌:木制圖騰雕塑《L.R 夫人肖像》成交價:3760萬美元 拍賣日期:2009年 拍賣行:巴黎佳士得
伊夫圣羅蘭舊藏??此评溟T的羅馬尼亞藝術(shù)家康斯坦丁•布朗庫西木制圖騰雕塑《L.R 夫人肖像》(Constantin Brancusl “Portrait de Mme.L.R.”)最終由巴黎佳士得拍出了3760萬美元。
素描
金牌:拉斐爾素描《繆斯的頭像》 成交價:2920萬英鎊 拍賣行:倫敦佳士得 2009年12月8日
拉斐爾的畫作《繆斯的頭部》創(chuàng)作于1508年。當時只有25歲的拉斐爾奉教皇尤利烏斯二世之命,負責創(chuàng)作4幅壁畫,用以裝飾教皇的寢宮。這幅《繆斯的頭部》即是他為壁畫《帕爾納索斯山》所畫的部分草稿。
《繆斯的頭像》150多年來從未公開拍賣過,過去50年也僅公開展出過一次。原先對其的估價是1200萬至1600萬鎊,但最終以比這個估價多1倍的價錢成交。
這幅畫拍得2920萬英鎊,比此前估價高出1倍,并且刷新了2008年11月法國印象派畫家埃德加•德加的一幅彩色蠟筆畫以3700萬美元創(chuàng)下的紙質(zhì)畫作最高成交價紀錄。倫勃朗的肖像畫《雙手叉腰男子的半身像》完成于1658年,當時正是倫勃朗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高峰期。這幅畫最終被一名電話買家以2020萬英鎊的價格拍得。
達•芬奇《馬與騎士》
銀牌:達•芬奇《馬與騎士》( Horse and Rider) 成交價:8,143,750英鎊2001年7月10日 拍賣行:佳士得
拍賣行的專家諾爾•安尼斯利說:“這絕對是一幅無與倫比的繪畫,所以賣出了與眾不同的高價”。據(jù)拍賣行發(fā)言人透露,買主是通過電話競買成功的。但是他沒有透露自己的姓名。據(jù)揚子晚報報道,賣主則是美國首都華盛頓的一個藝術(shù)品收藏世家布朗家族。達•芬奇的這幅繪畫被他們收藏已經(jīng)有70年的時間。
達芬奇在繪畫技法上,擅長“暈涂法”﹝Sfumato﹞,能使物體輪廓線、畫面調(diào)子更加柔和且富于光線、大氣與三維效果。在著名的“蒙娜麗莎”等作品中,可以見到這種技法的應用。
銅牌:米開朗基羅的《基督升天》 成交價:8,143,750英鎊 成交日期:2000年
攝影
金牌:德國著名攝影師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Andreas Gursky) 《萊茵河2》(Rhein II) 成交價:434萬美元 2011年11月11日 紐約佳士得(Christie's)
《萊茵河2》拍攝于1999年,大小規(guī)格為2.1米×3.6米,是攝影師拍攝的同系列作品之一,整個作品集總共包含六幅畫,描繪了萊茵河(德語:Rhein)的美麗景色,而這幅畫是其中的第二張,也是最大的一張,這張照片采用樹脂玻璃封裝,畫面描繪了萊茵河的一塊區(qū)域,呈現(xiàn)一條完全沒有輪廓小路、草地、河流、和灰色的天空,它們形成了幾乎完美的水平結(jié)構(gòu)。河對岸原有的一座工廠也被古爾斯基利用數(shù)字技術(shù)處理掉了。在談到這一作品時,古爾斯基說:我對萊茵河不平?;蛘擢毺氐木坝^沒興趣,而是關(guān)注它可能存在的那些最當代的景觀。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顯然是位很受市場歡迎的攝影藝術(shù)家。除了這幅《萊茵河2》(Rhein II)拍得高價之外,其另一幅作品《99 美分》(99 Cent II Diptychon)也曾拍出335萬美元的天價,目前仍位列世界第四高價的攝影作品。
《Untitled#96》
銀牌:《Untitled#96》,拍賣價:389萬美元,作者:辛蒂•雪曼。
《Untitled#96》是美國女攝影師雪曼的自拍照,于今年5月在佳士得拍賣會上以389萬美元成交,目前排在“全球最貴的照片”紀錄的第二位?! 禪ntitled#96》是辛蒂•雪曼1981年發(fā)表的大開度彩色自拍攝影作品Centerfold系列作品之一,也是她2000年出版的《回顧相片集》的封面照。它是在近距離拍攝躺在瓷磚地上、眼神游離的雪曼。
《Untitled (Cowboy)》
銅牌:《Untitled (Cowboy)》,拍賣價:340.1萬美元,作者:理查德•普林斯。
普林斯的這副作品在2007年拍賣會上拍得340.1萬美元。不過,它原本是美國萬寶路香港廣告的海報,普林斯看到那些廣告后,將廣告中的文字去除,再進行翻拍,放大成幾乎和牛仔真人大小一樣的照片,最終于1983年推出了這一組“牛仔”主題照片。
照片上是典型的美國西部牛仔,他們騎著馬,頭戴氈帽,腳蹬馬刺,或漫步,或馳騁,背景則是美國西部的荒漠、夕陽、斷背山以及仙人掌。曾有學院派批評家稱贊普林斯的作品,認為它“是對商業(yè)文化的一種后現(xiàn)代方式的抨擊,是與現(xiàn)代主義的一次最后的決裂”。不少人歡呼普林斯的翻拍照片是“繪畫死亡”的先兆,或者至少是對繪畫所代表的真實性觀念的一次挑戰(zhàn)。
近現(xiàn)代書畫
齊白石《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lián)》 4.255億元 成交價:4.255億元人民幣 拍賣行:中國嘉德
齊白石首席杰作《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lián)》為歷年公私所見齊白石繪畫及書法尺寸最大的一幅,畫作縱266厘米,橫100厘米,所匹配的篆書“人生長壽,天下太平”對聯(lián),單幅縱264.5厘米,橫65.8厘米。畫面氣勢宏偉,有松柏圍英之喻。與之匹配的篆書四言聯(lián),則渾厚自然、端莊大氣,且文意極佳:“人生長壽,天下太平”,堪稱齊白石書畫之絕精神品。這幅《松柏高立圖》中,主角是一只立于松枝上的蒼鷹,它傲然獨立,主羽和尾羽以濃墨焦墨闊筆點出,層次分明,雄健的羽翅收攏,有力的鷹爪緊抓樹干。以焦墨勾勒鷹喙和點睛,蒼鷹目光如炬,炯炯有神。鷹身側(cè)立,頭微微扭轉(zhuǎn),精神飽滿,雄視蒼茫大地,寓動于靜,突出了形象的力量感。而對照白石畫稿中“爪上橫點極密”的小注,可見齊白石對生活的細致觀察以及在刻畫形象細節(jié)上的現(xiàn)實來源。畫面上繪一松一柏。松樹在前,以淡墨描畫,枝干直立又向右斜,再從頂端斜插而下,松針以濃墨寫出,可見筆力;柏樹在后,墨色較濃,姿態(tài)更加虬曲。“松柏”暗合壽長,但畫幅中頂天立地又遒勁傲然的獨特氣派,則早已跳出了“祝壽”的確切功能,卻以“基業(yè)常青”的喻指成為對歷經(jīng)戰(zhàn)亂而枯木逢春之美好愿景的期許。松鷹是齊白石最喜歡也是觀賞者最熟悉的畫題之一,“鷹”寓意“英雄”,剛健有力,而“松柏”則有長壽之喻。據(jù)白石老人自題此畫作于1946年,其時畫家86歲,正是齊白石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成熟期,其創(chuàng)作欲望高昂,力作精品頻出。正如其篆書對聯(lián)“人生長壽,天下太平”的詞句,畫家所要表達的卻是對國家民族和平發(fā)展的美好祈望,對人間幸福、天下太平的美好祝愿。2005年由美國舊金山私人釋出后流入大陸,此番亮相受到海內(nèi)外藏家熱烈關(guān)注。
銀牌:李可染 《萬山紅遍》 成交價:2.93億元人民幣 拍賣行:北京保利
以1.8億起拍,場內(nèi)氣氛緊張,神秘買家電話委托出價2.5億,但場內(nèi)買家不甘落后,最終以2.55億落槌,加上傭金共2.93億。
題識: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一九六四年秋九月寫毛主席詞意于北京西山??扇?。
出版:《名家翰墨(26)—李可染山水畫特集》P47-67,許禮平編,香港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李可染的世界》P155,萬青力著,臺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業(yè)有限公司,2000年;《中國收藏》〈李可染到底創(chuàng)作了幾幅《萬山紅遍》〉P14-17,劉文杰著,中國商報社主辦,2001年2月。
展覽:《李可染藝術(shù)世紀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年11月3日-12月5日;高雄市立美術(shù)館,2000年12月15日-2001年3月8日。
這幅《萬山紅遍》作于1964年,與1962年同題作品相比,差不多要大一倍,章法、景觀也自然很不相同。這幅作品境界較大,可以看到遠景崇山峻嶺;1962年一幅構(gòu)圖飽滿,以紅葉密布前景為主。這幅作品畫山間瀑布,溪水奔流;1962年一幅畫小河彎曲,匯成水塘。本圖朱砂點葉的面積較小,但與朱膘、赭石色呼應,紅色調(diào)中見冷暖對比,層次豐富。1962年一幅,以朱砂色為主,畫面濃艷強烈。由此可見,同是一個題材,可染師每次畫都有不同,因此,每一幅畫都是一次再創(chuàng)作。
《萬山紅遍》可染師曾反復畫過多次,畫面基本格局相同,通幅用大面積的朱砂點染,在色彩表現(xiàn)上是他作品中少見的輝煌燦爛之作。構(gòu)圖博大雄渾,有著紀念碑的份量。畫家吳冠中在<魂與膽——李可染繪畫的獨創(chuàng)性>一文中評論說:我感到《萬山紅遍》一畫透露了作者藝術(shù)道路的轉(zhuǎn)折點,像飽吃了十余年草的牛,李可染著重反芻了,他更偏重綜合、概括了,他回頭來與荊、關(guān)、董、巨及范寬們握手較量了!他追求層巒疊嶂的雄偉氣勢,他追求重量,他開始塑造,他開始建筑!李可染采用光影手法加強遠近感,他剪鑿山的身段以表現(xiàn)倔強的效果。
可染師六〇年代前期多數(shù)作品還是水暈墨章,像《萬山紅遍》這樣的重彩形式是不多見的。
——上文摘自《李可染的世界》2000年第一版,P154
銅牌:徐悲鴻 《九州無事樂耕耘》 成交價:2.668億元人民幣 拍賣行:2011年
保利2011秋拍“中國近現(xiàn)代十二大名家書畫夜場”上,徐悲鴻代表作《九州無事樂耕耘》以2.668億元成交
款識:九州無事樂耕耘。沫若先生為世界和平奔走,席不暇暖,茲屆出席第三次和平大會歸來,特寫歐陽永叔詩意贈之,和固所愿,但農(nóng)夫農(nóng)婦皆英勇戰(zhàn)士也。1951春,悲鴻。
展覽:“第三屆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三)”,保利藝術(shù)博物館,2011年10月。
著錄:1.《美術(shù)報》,總第166期第6版,浙江日報社出版。
2.《中國藝壇巨匠—徐悲鴻》,第381頁,徐悲鴻紀念館主編,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北京美術(shù)攝影出版社,2005年9月。
3.《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十二大名家精品集》(三),圖版171,保利藝術(shù)博物館,2011年。
4.單行本《九州無事樂耕耘—一部偉大的史詩》,2011年。
2011年12月5日,北京保利2011秋季拍賣會“中國近現(xiàn)代十二大名家書畫夜場”上,徐悲鴻《九州無事樂耕耘》以1.5億元起拍,2.32億元落槌,加15%買方傭金后成交價為2.668億元,刷新徐悲鴻作品拍賣成交價世界紀錄,并居本季中國藝術(shù)品秋拍單品成交價榜首。
從業(yè)內(nèi)人士處獲悉,徐悲鴻《九州無事樂耕耘》是被廣匯美術(shù)館收藏的。廣匯美術(shù)館由著名跨國企業(yè)集團——新疆廣匯集團為填補新疆地區(qū)高層次美術(shù)館的空白而建立,擁有首屈一指的頂級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作品收藏。據(jù)悉,廣匯將今年秋季的藝術(shù)品市場調(diào)整視為一個難得的出手良機,準備了巨額資金,碰到類似徐悲鴻《九州無事樂耕耘》這樣藝術(shù)與投資價值兼具的重要作品,他們便毫不猶豫地出手。12月20日,記者向北京保利拍賣咨詢此事,得到準確答復,徐悲鴻《九州無事樂耕耘》確系被廣匯美術(shù)館購得,已順利交割,目前作品已送達廣匯美術(shù)館。
《九州無事樂耕耘》創(chuàng)作于1951年,是徐悲鴻與郭沫若兩位近現(xiàn)代文化名人深厚友誼的見證。徐悲鴻與郭沫若相識于1925年,直至1953年徐悲鴻逝世,28年間交往篤深。1951年郭沫若出席“第三次保衛(wèi)世界和平大會”,并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被授予“加強國際和平斯大林金質(zhì)獎章”。徐悲鴻獲悉之后欣喜萬分,抱病為郭沫若繪制了這件150×250cm的宏幅巨制。此幅不僅是徐悲鴻建國后最大的一幅作品,而且精心布局,把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時政題材寓于其中,可謂是徐悲鴻晚年的代表作。這件作品完成后,徐悲鴻便立刻送給了郭沫若,屬國家一級文物。
古代書畫
金牌:黃庭堅 《砥柱銘》成交價:4.368億元 2010年6月3日 北京保利
2010年6月3日被拍出了中國藝術(shù)品成交記錄——3.9億元,加上12%的傭金,總成交價4.368億元,中國藝術(shù)品拍賣的世界紀錄也就此改寫。
《砥柱銘》 卷作于1095年前后,作品經(jīng)王厚之、賈似道、項元汴等收藏,長期流傳于中國民間,該卷長達8.24米,計82行407字,僅次于現(xiàn)藏于美國的18.22米草書《廉頗藺相如列傳》卷和藏于臺北故宮的10米長大行楷《明瓚詩卷后跋》,比著名的《伏波帖》(8.20米)、《諸上座帖》(7.29米)還長。加上歷代題跋,總長近15米。
這件手卷因為文字內(nèi)容、書法風格等方面與黃庭堅其他作品存在差異,早在乾隆時期曾經(jīng)被認為是贗品,有諸多猜疑。經(jīng)臺北故宮博物院指導委員、臺南大學藝術(shù)史研究所博碩士導師傅申先生研究,最終確定為黃庭堅的真跡,而且是黃庭堅書風轉(zhuǎn)換期的真跡,他還為此卷專門書寫了一份近兩萬字的研究報告。
銀牌:王蒙《稚川移居圖》成交價:4.025億元 拍賣行:北京保利
保利方面稱,這件畫作是中國拍賣史上估價最高的拍品,高達兩億。由于時間久遠、戰(zhàn)亂、保存等原因,元代書畫流傳至今的不過十一,且大都藏于各大收藏機構(gòu),游離于民間的極為稀有,名家作品更是鳳毛麟角。而由蘇州過云樓舊藏并收入《過云樓書畫續(xù)記》的“元四家”之王蒙《稚川移居圖》可稱為最重要的民間傳世王蒙作品。
《稚川移居圖》畫的是東晉葛洪移居羅浮山煉丹的故事。畫上有與王蒙同時或稍后的七位大學者、大畫家或大詩人如韓性、倪瓚、陶復初、陳則等人的題詩。韓性是元代另一位大畫家王冕的老師,他的題詩筆法與美國克利夫蘭博物館收藏的《竹石幽蘭》的題詩如出一轍;“元四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倪瓚的題詩也與他公認的轉(zhuǎn)世畫作《松亭山色》及《容膝齋圖》非常一致;而與高啟等人并稱為“十才子”的陳則的題詩是他存世唯一的書跡,本身就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此外,《稚川移居圖》上還有明代大收藏家項元汴近20余枚收藏印,極為珍罕難得。當代中國書畫鑒定大家傅熹年先生高度贊揚此畫,上海博物館研究員、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專家鐘銀蘭先生也認為此件甚至比北京故宮所藏王蒙同題材作品更為精妙。
黃庭堅 行書十二屏
銅牌:黃庭堅 行書十二條屏 成交價:3.58億元人民幣 拍賣行:北京海士德 拍賣時間:2010年12月30日
尺 寸 137×36.5cm×12
題識:恭和御制新正績熙殿茶宴廷臣及內(nèi)廷翰林用洪范九五福之二日富聯(lián)句復成七律二首元韻,杰閣筵回更宴茶丹青翰墨逓光華富惟四海由,天貺化被九圍知地□解慍阜財人盡樂良時用禮□無奢風來自臣先呈瑞百谷豐□驗不差仁風義氣宣無外西極行聞奏凱來四裔使臣瞻紫闕萬云黎庶上春臺,瑤階近喜沾霄露蔀屋遙欣勸社杯武富共欽皇賜福賡詩拜賜慶趨陪,臣黃庭堅勑敬書于績熙殿中。
鈐印:庭堅印信等
收藏?。汗畔L熳印Ⅲw元主人、長宜子孫、皇十七子、嘉慶鑒賞、宣統(tǒng)御覽之寶、安儀周家珍藏、新安項氏所藏書畫印、小玲瓏山館、董誥、大學士章、嘉慶戊午浙江解元、朱溶印、曾藏潘健庵處、宗伯學士、芳林鑒賞、玄中之玄、星吾審定書畫印、孟先庵、項源字漢泉一字芝房、詩梅書癖、神物獲持、溶頤之印、陳輝曜印等,另數(shù)方不清。
說明:臺灣陳氏文物館舊藏。
附文物臨時進境審核登記表 (編號:2010040113039)。
隨人作計終后人 自成一家始逼真
——品鑒黃庭堅《行書十二條屏》
黃庭堅在《以右軍書數(shù)種贈丘十四》詩中寫道:“隨人作計終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①(14頁)在其它詩文中,也多次提及此二句,應該說“自成一家”是他一貫的書法主張。放置大的時代背景下,意為宋代應有與唐代不同的“自成一家”的時代書風。
山谷書法早年師從周越,得其勁疾之長,但自覺鋒芒太露,故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脫。中年取法張旭、懷素,又學顏魯公、楊凝式,尤其得力于“大字之祖”《瘞鶴銘》之神韻①(不著撰人《硯山齋雜記》)方始自成家法。明代沈周曾在黃庭堅書《李白憶舊游詩》后所寫的跋語云:黃庭堅晚年謫居涪陵時,于石揚休家見到懷素《自敘》真跡,“縱觀不已,頓覺超異”③(282頁)。自謂“紹圣甲戌,在黃龍中,忽得草書三昧” ①(《書自作草后》, 53頁)。被貶戎州時,于僰道舟中觀艄公蕩槳,群丁拔棹,頓悟用筆之法,書藝大進。他身處蠻荒之地,“年衰病侵,百事不進,惟覺書字倍倍增勝” ①(《山谷題跋》卷9,91頁),他的書法在晚年達到了出神入化、爐火純青的境地,主要成就則在行書、草書兩方面。
在行書上他已突破二王、魯公之樊籬,有自己之風神面貌,點畫間:橫畫斜側(cè)而長,豎畫曲而有力,撇捺盡力伸展;結(jié)構(gòu)受《瘞鶴銘》和柳公權(quán)楷書的影響,中宮收緊,長筆四展,呈輻射狀;章法上,一幅之中,有的傾右,有的傾左,有的側(cè)而若正,有的正而若側(cè),整幅字看起來,給人以縱伸橫溢、舒展大度的美感。其行書代表作品有《松風閣詩卷》、《經(jīng)伏波神祠詩》、《范滂傳》等。
《行書十二條屏》,墨跡本,紙本立軸。此詩卷字大如手掌,筆畫如長槍大戟,結(jié)字如奇峰危聳,充分表現(xiàn)了黃庭堅大字行書的風格,結(jié)體和用筆極近山谷代表作《經(jīng)伏波神祠詩》卷,《經(jīng)伏波神祠詩》,墨跡本。建中靖國元年(1101)黃庭堅書于荊州,大字行書,亦是他的大字行書代表作,真跡現(xiàn)存日本。其實這里值得指出的一點是盡管多數(shù)時候我們常常把黃的這種大字風格歸為行書范疇,但是歷代書論學者也一直把這種風格定位在大字行楷。并且對于他這種風格有一點常為學界忽視:即黃庭堅清癯瘦勁、戛戛獨造的大字行楷書是其晚年才有的風格②。紹圣年之前,他的行楷書經(jīng)歷了一個由褊肥寬綽向瘦勁修長轉(zhuǎn)變的過程。這一過程從他存世的作品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另一冊《行書李白詩冊頁》,墨跡本,絹本冊頁。此冊頁作于元佑四年(1089),從風格和創(chuàng)作時間來看此冊頁屬于山谷早期取法魯公時期并向個人書風過度時期的作品,書作整體用筆雖比較放逸,但其中結(jié)字寬綽、筆畫首尾提按相對分明等特點還是不難清楚的流露出顏字的根底。最典型反映山谷顏字功力的早期代表作則要數(shù)《水頭鑊銘》。該銘為元佑二年(1087)山谷為汴梁法云寺所作。元佑二年,寺內(nèi)建大水鑊(盛水的缸),山谷應法秀法師之邀作銘文并書寫。此作字形結(jié)體、筆法甚至章法布局均來自于顏,字字謹慎沉著,又氣勢如虹,筆勢靈動。就作品的整體氣息來看,與顏書只在似與不似之間。而作于元佑三年(1088)的《薄酒丑婦歌》,是山谷在對顏字研習達到較高規(guī)模后,從而轉(zhuǎn)入變法求新的過程:筆畫由粗潤變細挺,結(jié)字由方正寬綽變修長緊束,晚年書風中的放逸開張的風格初露端倪。所以我們可以順理成章的推論《行書李白詩冊頁》是作于這一重要轉(zhuǎn)型時期的作品,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張旭輝/文)
①1 水賚佑《黃庭堅書法史料集》,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
②2 黃君《千年書史第一家》。
③3 徐邦達《書畫過眼要錄》,南美術(shù)出版社,987。
瓷器
金牌:極品青花九龍缸 成交價:8.97億元人民幣 拍賣行:澳門中信 拍賣時間:2012年6月3日
高36cm;直徑87cm;底徑59cm
天下第一缸 情系三代君王
朱元璋去世后,朱棣奪取了皇位。次年改元永樂(1403~1424年)。他統(tǒng)治期間社會安定、國家富強,后世稱這一時期為“永樂盛世”。明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幼年深得祖父的寵愛,永樂皇帝頒旨景德鎮(zhèn)御窯廠為愛孫督造九龍缸,永樂九年(1411年),永樂皇帝立朱瞻基為皇長孫。因朱瞻基受永樂帝寵愛之故,朱高熾亦被冊立為皇太子。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熾病逝。朱瞻基即位,改元宣德。此缸胎體厚重,造型簡而豐滿,釉光潤潔明澈。通體龍紋,襯以祥云海水、花紋繁而不亂,層次清晰;筆致生動嚴謹,青花色彩濃烈,八條火云龍騰空躍飛,一條海龍王攪江蹈海,充分營造出華麗而熱鬧的皇家氣勢。內(nèi)壁添龍,外沿箍邊的獨特造法,顯現(xiàn)出朝廷工匠的技藝登峰造極。此缸見證三朝皇廷,情系三代君王,歷史價值無可比擬,流落海外經(jīng)年,唯一有幸保存至今依然完美無損,極為罕見難得。
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
銀牌: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 成交價:6.85億元人民幣 拍賣行: 澳門中信 拍賣時間:2011年11月25日
青花瓷器中的極品
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口部短小,肩腹部渾圓,下腹部瘦長,平底。通體繪有青花紋飾,肩部繪雜寶及纏枝牡丹花紋,牡丹可謂花中之魁,象征“雍容華貴,大氣超凡”;整件器物造型端莊、穩(wěn)重,胎質(zhì)潔白致密,青花發(fā)色蒼翠濃艷,而瓶中所繪人物的生動神情尤其精彩:蕭何策馬狂奔時的焦慮、韓信河邊觀望的躊躇不定、老艄公持槳而立的期待,都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而空白處則襯以蒼松、梅竹、山石,顯得錯落有致。紋飾宜人漂亮,青花用料濃淡相宜,發(fā)色明麗,富有層次感,周身散發(fā)著美器的光澤,繪有象征“身份尊貴、帝王之氣”寶蓮紋,堪稱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絕品佳作。
像這樣的青花梅瓶全世界只有三件,一件收藏于江蘇省南京市博物館,系該館的“鎮(zhèn)館之寶”號稱十億元不賣,一件仍在海外下落不明。這是其中一件。
銅牌:乾隆琺瑯彩“吉慶有余”轉(zhuǎn)心瓶 成交價:5.5億元人民幣 拍賣時間:2010年11月11日
2010年11月11日,在英國倫敦郊區(qū)的一場私人遺產(chǎn)拍賣會上,一只來自中國的清乾隆官窯花瓶引來多位中國買家激烈競爭,最終這只花瓶以5160萬英鎊(約合5.5億元人民幣)成交,再次刷新中國瓷器拍賣價格的世界紀錄。
清乾隆年代官窯花瓶,體態(tài)勻稱,色澤飽滿典雅,瓶身鯉魚圖案栩栩如生,配以鏤空水波紋雕花設計,顯得大氣富貴,恰到好處地映襯了瓶頸上的紅色“吉”字中所蘊含的吉祥之意。該拍品內(nèi)繪青花,外畫洋彩、琺瑯彩、粉彩,運用描金,鏤空、轉(zhuǎn)心、浮雕、淺刻等多種工藝,極盡奢華、嘆為觀止,屬于清三代瓷器中的巔峰之作。
【編輯:顏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