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有100多年歷史的威尼斯雙年展又拉開了大幕,幾乎一個多月前國內藝術圈就開始了威尼斯雙年展話題的刷屏,前年中國藝術圈幾百人扎堆去威尼斯做展鍍金廣受詬病,展覽口碑太差成了業(yè)界笑柄,所以今年熱度已大幅降低。
本屆威尼斯雙年展上俄羅斯藝術家Irina Nakhova的作品
很多沒去過的藝術家們仍對去威尼斯“搭車”充滿熱情和向往。所以一般前一年下旬想打入威雙的各路土豪、國際掮客、經紀人、策展人就都各顯神通起來。中國國家館仍然是個燙手山芋:經費不足,場地條件差,幾乎每屆都是半承包性質地指望著民間機構或參展藝術家自己掏腰包接盤操作,走走競標,比選程序、策展方案、策展人,除了場地租金外的運作資金還要中標者自己想轍四處化緣,也給了很多投機商和不差錢的爛藝術家參與鍍金的機會。
對比一下每屆奧運會的花銷,文化藝術的地位可見一斑。所以之前連著幾屆中國館都整不出一個理念清晰、體面干凈、嚴肅專業(yè)的好展覽,其實也沒人關心其在威尼斯和國際藝術界的實際反饋,大家不過希望拿個參展履歷跑國內市場說事兒。其他民間去的平行展、外圍展也多是在完全不了解威雙內部結構,完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盲目出擊,加之策展人專業(yè)和敬業(yè)程度十分有限,能做出國際級的好展覽更是一種奢望。
現(xiàn)在中國藝術界并不是缺少機遇和資金,已經有很多民企和私人或出于文化情結或圖謀市場利益而愿意支持藝術家出國做展覽,問題是藝術圈大部分人缺少認真做事的職業(yè)習慣和敬業(yè)精神,機遇來了糟踐了做不好。近兩屆威尼斯雙年展國內民間資本支持藝術圈做了十幾個平行展,那些策展人都沒幾個提前去認真看場地的,以為像國內一樣隨便忽悠著湊個展覽就OK了,殊不知威尼斯100多年,近幾屆每次都有各類展覽近300個,啥好展覽爛展覽沒見過,哪里糊弄得過去?歐洲是人文藝術基礎深厚之地,歐洲人傲慢強悍,崇尚強者文化,做得好就尊重,做得差就鄙視。不在展覽本身上下功夫,拿不出真正的好東西還指望人家重視尊重,豈不是癡人說夢?
近些年每屆威尼斯雙年展各種展覽全算上有二三百個,中國人去做十個八個展根本不算多大的事兒,結果國內好事者還要大加鞭笞。開幕第一周大約就有將近十萬全球專業(yè)觀眾前來參觀,中國人即便來個三百五百混在人群中幾乎看不見,如果說按照國內藝術領域更加成熟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設想,假設按照人口比例來算賬,那么起碼應該有展覽總數(shù)五分之一的展覽應該是中國人做的,所有參展藝術家中也應該至少有五分之一是中國藝術家。所以那些動輒愛拿“威尼斯鍍金”說事兒的所謂批評者最好自己買張機票跑去看看!就威尼斯雙年展而言,中國人現(xiàn)在不是參與的太多而是參與得遠遠不夠,沒有充分競爭就沒有優(yōu)勝劣汰,整體水準也就不可能提升更大。再說去做的多了,常態(tài)化了也就自動祛魅了,沒有形成良性反饋和促進自己也就慢慢覺得沒多大意思了。
參加本屆威尼斯雙年展日本藝術家Chiharu Shiota ,身后是她的作品The Key in the Hand。
威尼斯雙年展在國際藝術界的地位與優(yōu)勢得益于歷史積淀和聚集效應,其對國際藝術界學術導向和藝術市場走向的影響仍然巨大而深刻,根本不是國內某些人說的僅僅是個為了促進當?shù)芈糜蔚捻椖?,威尼斯作為幾乎是世界第一旅游勝地的地位長期保持著年游客量超2000萬的規(guī)模,根本不會指望一個雙年展來拉客。威尼斯雙年展也并不像國內某些人主觀臆測地斷言說人家早已開始衰微了,僅就展覽規(guī)模、展覽品質以及全世界的參與熱度來講其世界第一藝術平臺的地位仍是短期內任何國家和地區(qū)難以挑戰(zhàn)和撼動的。即便大家所熟知的威尼斯電影節(jié)也不過是威尼斯雙年展的一個子項目,這樣的子項目有六個涉及建筑、戲劇、舞蹈等。每一屆藝術雙年展入選的總策展人也都不是等閑之輩,也都有著很大的文化雄心,而且一定不會放棄這個彪炳千秋的好機會,希望自己操作的這一屆威尼斯雙年展能夠改變和創(chuàng)造藝術的歷史。
今年的威尼斯雙年展總策展人由出自非洲的策展人奧奎擔當,主題展有136個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參加,另有84個國家館,44個平行展,另有登記在冊的外圍展80個,估計還有幾十個散落在整個城市中的未登記的大小展覽,周邊百公里范圍內的小城鎮(zhèn)里的畫廊甚至也都有搭車的展覽。這么多的展覽其中不乏平庸無聊沒啥亮點的展覽,但也至少超過三分之一的展覽是做得非常嚴肅認真的,有的展覽做得很聰明很巧妙,看起來投入也不大,但能很清晰地表達出展覽的思想和特點。要說起來威尼斯可是全世界做展覽最難最貴的地方,所有的展場都散布在島上,恨不得一根釘子都要依賴船只運送進去,展場大部分是不讓輕易改動的歷史建筑,各種限制又非常多,三百個展覽同時間布展,運輸工具、布展設備、專業(yè)技工在臨近開幕時期極度匱乏,一些布展公司和施工隊伍也常常坐地起價黑心宰客,也有很多品行敗壞的國際掮客趁機訛人敲詐,而絕大部分中國去做展覽的人對此情形毫無預判,難免問題成堆,成本失控,效果打折。所以很多中國人去做的展覽常常好鋼用不在刀刃上,花錢不討好,賠了夫人又折兵,砸了一大筆錢還徒留笑柄,只能轉而自欺欺人地回國說事兒罷了。
那么多展覽同期開幕,自己做的展覽想要請點有頭有臉的人捧場出席開幕式就更難了,老外起碼得三月前就預約,還得人家感覺能是個品質高有意思的好展覽,如果提前沒有很深入的策劃和準備幾乎請不來啥像樣的人來,更別說雙年展主席、總策展人、歐洲各大館長和重要藏家了。再說公眾開放前的四五天是VIP時段,大人物們也就這幾天會在威尼斯呆著,真等對公眾開放了,這些大人物們早閃了。那幾天各大基金會各大藏家牛逼的大家族都在找好地方開大趴,有的超級大富豪干脆把巨型私人游艇開到威尼斯就泊在中心區(qū)水岸邊,直接在游艇上開大趴,而這些高端隱秘的活動中國藝術界能受邀出席的簡直是鳳毛麟角。大部分中國人去做的展覽不過是靠同在威尼斯展覽的鄉(xiāng)親們互相串場捧場,那還得設計好開幕的時間躲開別人的重大活動,位置好的展覽尚有些順便溜達進來的來外國人來看,位置生僻難找的幾乎也就幾個熟人前來捧場了,氣氛甚至遠遠不如在國內辦的展覽。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會有看不見的體制,就有潛規(guī)則,也就有暗箱操作和隱情內幕,威尼斯雙年展也不例外,再說意大利人又是歐洲最像中國人的種族,愛搞人際關系。威尼斯雙年展的地位以及對于參展藝術家學術地位和市場價值的提升能力使得威尼斯雙年展勢必會成為資本追捧和想介入主導的領域。城區(qū)里大多數(shù)重要的場館一般都控制在一些當?shù)赜袆萘Φ募易搴蜋C構手上,他們幾乎就是常年吃這種展覽飯,今年藝術展明年建筑展地交錯著進行,他們一般也跟雙年展組委會和高層們之間關系密切暗通款曲,他們手上也會掌控著很多平行展的名額指標,甚至掌控著很多政府不重視也不愿承擔成本的窮弱小國的國家館的操作權,他們再通過各色國際藝術掮客把這些機會尋租牟利。
今年的肯尼亞館丑聞暴露的就是類似的問題,而去年肯尼亞館其實也是這么操作的只不過被另一個大而不當?shù)闹袊叫姓箵屃税ちR的風頭罷了。今年的阿塞拜疆館估計也是外來資本介入操作的格局,那么一個貧窮落后的前蘇聯(lián)加盟共和國居然租用巨大的展場,到處大肆做廣告,進去一看沒幾個阿塞拜疆藝術家參加,其余的都是國際大腕,各中意味明眼人一看便知。很多資本在展覽操作前期就已經偷偷介入了,據(jù)說今年參加主題展的德國老藝術家巴塞利茲的幾件油畫大作早已被法國的奢侈品大王皮諾提前收入囊中,這樣一組巨貴無比又與主題關系不大的作品能被奧奎選入主題展其背后隱情也就無從知曉了。
中國藝術界在沒有搞清楚威尼斯雙年展的深層結構和錯綜復雜的關系網絡,或者沒渠道沒機會進入核心圈子前,僅僅跑來砸錢草率地做展覽基本上就是白給,產生不了重要影響,也難以贏得尊敬,人家也就當你是土豪燒錢或者當笑話雜耍看待,即便就是二十多年了先后幾十個參加過主題展的中國藝術家除了蔡國強1999年投策展人所好復制收租院得了一次大獎之外,其他人幾乎沒有產生過多大影響,在今年軍械庫展區(qū)特別展出的雙年展100多年的歷史文獻圖片展中完全看不到一張中國面孔,所以中國對于世界當代藝術的真實影響自此可見一斑。在我看來,中國藝術界如若真的想玩轉威尼斯雙年展至少還得再交十年學費,那還得是吃一塹長一智真正懂得總結經驗教訓,而不是盲目地胡沖亂闖白白浪費民間的資本和熱情,如果沒有縝密的策劃、有效的策略、高水準的技術后盾、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務實態(tài)度和精益求精的專業(yè)精神,沒有對國際藝術前沿趨勢的判斷,沒有對當代國際社會人文理念和價值觀的深刻理解,是根本不可能在威尼斯雙年展這個舞臺上玩出真正的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