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10月16日內政部消息,在西班牙名為“皇帝行動”的大掃蕩中,在馬德里、巴塞羅那等地展開了逮捕行動,搗毀了一個“以華人為首的犯罪團伙”,該團伙被控洗錢、騙稅、走私等,涉及的金額高達每年2億~3億歐元。此次行動由西班牙國家高級法院二號法官費爾南多·安德雷烏(Fernando Andreu)協(xié)調領導。皇帝行動前后進行三天,所涉及西班牙五個城市的華商,警方共搜查了120間倉庫和住宅,沒收1150萬歐元和200輛汽車,凍結逾120人的357個銀行賬戶。法庭發(fā)出110張拘捕令,有83人被捕,部分人在繳納了4萬~6萬歐元不等的保釋金后暫時獲釋,但仍有24人不準保釋。
而本應是轟動財經圈的頭號新聞卻也在藝術圈炸開了鍋,原因是此“犯罪團伙”以華商高平為首,他不僅是西班牙最大小商品批發(fā)集散地國貿商城的董事長,同樣也是西班牙國際文化藝術基金會的主席,便是這一身份引發(fā)了中國當代藝術圈的不小轟動。
高平國內的藝術布局
2008年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空降至798藝術區(qū),在機構的介紹中的性質是“西班牙國際文化藝術基金會在中國設立復合型學術機構”,涵蓋了了展覽、國際藝術推廣、藝術引進、媒體、獨立影像、平面媒體、影像檔案館等涉及藝術類別比較寬泛的的機構,尤其頻繁的推出中國與西班牙藝術之間的交流展覽與活動。
然而雖然伊比利亞以西班牙國際文化藝術基金會為背景,在伊比利亞成立之后也出現過不少對于投資人的介紹,但基金會的主席也就是此次被捕事件中的主角高平卻很少出面,只是很多展覽以“出品人:高平、邱晨楓”掛名的形式出現,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的運營和對外工作一直以館長夏季風和已經離職的藝術總監(jiān)左靖在負責,直至2011年6月份的“臉譜交流”西班牙攝影藝術展開幕式之后,高平才在伊比利亞正式首次出面并接受媒體采訪,雖然這次展覽之后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就已經脫離了西班牙國際文化藝術基金會,但幾年來人們對于伊比利亞的背景認知卻無法消除。
藝術圈也正是由于這次采訪才正式的了解到這位在西班牙的浙商早已滲透至當代藝術的各個領域。其實高平早在2005年就開始了在國內的文化投資,在國內藝術雜志還未大量出現之時,高平就在杭州著手準備藝術收藏投資類雜志《藝術與投資》,并在2006年面世,高平則一直以“出版人:高平”的角色掛名,一年之后雜志轉遷至北京。隨后又追加一本以學術原創(chuàng)當代藝術為主的《當代藝術與投資》雜志,與《藝術與投資》合在一起發(fā)行,但在他的文化產業(yè)版圖中,雜志也只能說是占很小的一部分了。
除了眾所周知的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以外,798藝術區(qū)旁邊的環(huán)鐵國際藝術城也是高平所投資,但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館長夏季風在接受雅昌藝術網采訪時談到其實對于環(huán)鐵的投資高平并未和他說起過。環(huán)鐵藝術城在建立之初以藝術家工作室、畫廊、美術館、影視機構、文化機構為主,但由于環(huán)鐵城外圍環(huán)境糟糕、交通不便利等原因,畫廊、藝術機構等逐漸撤出,藝術機構僅剩環(huán)鐵時代美術館一家,大部分空間都租給藝術家作工作室之用。
在環(huán)鐵國際藝術城內居住多年的藝術家談到雖然周邊環(huán)境不太理想,但對于藝術家來說只要有自己的交通工具,環(huán)鐵內部的居住和創(chuàng)作環(huán)境還是很不錯的,冬天也可以集體供暖,所以工作室租金從最初的幾毛錢/天/平方米,上漲至現在的老租戶1.35元/天/平方米、新租戶1.8元/天/平方米,這與環(huán)鐵一線、黑橋等周邊藝術區(qū)平均0.8/天/平方米的價格相比也算高價了,但不太讓租戶滿意的是整個環(huán)鐵藝術城都被幾個承包商所劃分,幾年來承辦商不斷更迭,但藝術家們對于背后的投資人卻了解很少,甚至不知道這位大老板的存在。
2011年開始,環(huán)鐵藝術城東部空地部分被開發(fā)建馬場,但大量的投入之后卻也并未最終落實完成,環(huán)鐵藝術城內隨后也大興土木,拿出大塊空地建立高端會所,并宣傳會有高端品牌入駐,而如今真正建成之后卻也依然無聲無息。
早在2008年高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還談到了他的另一藝術理想,那就是原計劃在北京2009年開始動工建一所美術館,高平對于未來美術館的理想是:“它在參與中國當代藝術本土生產與建構的同時,致力于在全球范圍內、特別是在歐洲的中國當代藝術的推廣及交流。美術館選址在北京市朝陽區(qū)環(huán)鐵國際藝術城內,占地15畝,內設展示空間、圖書資料館、影像館、公共教育中心、出版社、雜志社、學術報告廳、國際駐地藝術家工作室、藝術家工作室、咖啡館等。美術館邀請美國古根海姆美術館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的分館之一、古根海姆中國博物館以及奧運會項目‘數字北京’的設計者、著名建筑設計師朱锫設計,建成后的美術館將成為包括北京798、草場地、環(huán)鐵藝術城在內的中國最重要的當代藝術聚集區(qū)的標志性建筑,設計的方案已完成。”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各種事件的發(fā)生,不知高平這一藝術理想還能否實現。
高平西班牙的藝術布局
高平在西班牙的文化事業(yè)投入,主要包括馬德里組建成立的西班牙國際文化藝術基金會(IAC),一家出版社(Wooden Horse Press,木馬出版社),一個當代藝術中心(Dao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馬德里道空間),一家畫廊(Magee Art Gallery,瑪吉畫廊),辦公場所處在馬德里乃至西班牙文化最中心的區(qū)域,周邊是在歐洲久負盛名的普拉多、蒂森博物館,街對面則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拍賣行之一佳士得拍賣西班牙公司。
基金會下屬的瑪吉畫廊曾經在2008年高調進入中國,利用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商店對面的小空間,獨立門戶與藝術家合作并推出展覽,而在不久之后也再無大動作,不知何時已然退出,談到原因時夏季風說:“最初伊比利亞走非盈利機構路線的態(tài)度還是很堅決的,也不希望有商業(yè)項目介入。瑪吉畫廊屬于基金會,那個時候他們想能不能讓我們這邊幫忙做畫廊,我極力把這個事情推掉了,我認為這樣做對兩個機構都非常不好。后來相當于在這里弄了一個辦事處,后來就取消了,還記得剛開始做畫廊的時候,在你們雅昌長期投放廣告,后來就全部取消了,因為不管怎么說在同一個屋檐底下,一方面是非盈利的機構,一方面是畫廊,會感到氣氛很怪。”
另外,基金會創(chuàng)辦的藝術雜志《ART IN CHINA》(藝術在中國)也于去年開始在西班牙發(fā)行,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夏季風表示他也在雜志掛職主編,但雜志真正的工作人員卻都是外國人,辦公也在西班牙,與北京伊比利亞本身也沒有關系。
無論如何,多年來高平無論是在西班牙還是在中國對于藝術的贊助和投資都對于中國和西班牙的文化交流來說建立了不能被忽略的功勞,除了自身基金會對于藝術和文化的投資以外,高平對于西班牙公益和文化事業(yè)的贊助也讓華商在西班牙的地位有了大大提升。
2007年是中國“西班牙年”,那年的6月份,應國家主席胡錦濤的邀請,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對中國進行了國事訪問,而在隨行人員中,高平作為唯一一位華人代表受邀作為訪問團成員訪華,這對于一名僑居西班牙的華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最高的榮譽。2007年的馬德里藝術博覽會上,高平也受到了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和王后索菲婭的接見,王后索菲婭曾經稱贊高平是中西文化的“快樂使者”。
2008年5月份,班牙第三大城市瓦倫西亞舉辦規(guī)模龐大的中國文化藝術節(jié),高平向政府主動請纓,經過不懈的努力,最終和瓦倫西亞IVAM現代藝術博物館聯合取得了這個藝術節(jié)的承辦權。
2011年,高平還獲得了由西班牙政府以及索菲亞皇后美術館頒發(fā)的“中西文化交流杰出貢獻獎”。
高平藝術操盤的背后
對于高平的文化事業(yè),中國駐西班牙大使邱小琪曾經贊賞他說高平的文化產業(yè)起點高,是新生代華僑拓展的新產業(yè)。他認為高平這一代的華僑進取心強,具備了少有的國際視野,他們的作為和影響力也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高平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高平的成長與海外發(fā)跡是與大多數浙商的路子一樣,他出生在浙江青田的一個農村家庭,原名叫項樂平,在兄弟三人中他排行老二。1989年,不到20歲的高平在青田職業(yè)技術學校學了兩年廚師后去了西班牙,在表姐家的中餐館打工。從此開啟了海外淘金路,這也是絕大多數旅歐青田人的共同起點。做了兩年廚師后,高平就在親戚朋友幫助下自己做起了餐飲生意,并且做得有聲有色,短短兩年他開的快餐連鎖店就擁有了12輛送餐車。1995年左右,高平開始從事商貿,1999年,高平租下了馬德里附近芬拉布拉達的一個廢棄廠房,開始做小百貨批發(fā)。高平一開始租的廠房,只有1000平方米左右,主要從事皮件批發(fā),而現在的面積已發(fā)展到了2萬多平方米,經營領域也擴張到服裝批發(fā)、禮品、日用消費品批發(fā)等不同方面。 2003年,高平等華商聯合成立了西班牙華人企業(yè)聯合會(簡稱西華聯),由創(chuàng)始會員輪流擔任執(zhí)行主席,任期一年。高平是第二任西華聯執(zhí)行主席,當時正趕上2004年西班牙的“燒鞋事件”,他的積極斡旋使他在當時的華商社會中名氣漸增。
但高平能夠有后來的地位并不是因為他在進出口貿易方面的才能,而是他做出了其他商人不會介入的領域——藝術領域,高平的好友說“在歐洲人眼里,從事藝術行業(yè)的大多是貴族階層,否則貿易做得再大,也只是一個普通商人。”這是以往的華商幾乎沒有涉足的一個“敏感領域”。
曾經有媒體談到高平對于公益和文化事業(yè)投資的愛好是由于他在其中體會到對于文化事業(yè)的支持所帶來的無形價值和無限潛能,去往浙江青田的媒體記者在調查之后也向藝術網透露:“據我在青田的調查看來,由于華商在西班牙一直被當成是是‘暴發(fā)戶’,高平對于藝術機構和藝術活動的介入可能更多的是想通過藝術和文化來進入西班牙的上層社會。”而高平能夠獲得西班牙國王和王后的接待,能夠獲得西班牙政府所辦法的貢獻獎,毫無疑問是一個只會進行貿易交易的華商所不能獲得的,對于文化事業(yè)的投資給他帶來的是更多的尊重和能夠進入上流社會。
夏季風認為這一說法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他談到華人在西班牙的整體社會地位是不高的,西班牙人的習慣是星期六、星期日、圣誕節(jié)等各種節(jié)假日全部休息,而中國人還在拼命的干活、開店,甚至經常通宵,沒日沒夜的賺錢,所以中國人賺的都是辛苦錢。但這個錢賺來以后并不是去消費和享受,而是去開更多的店,賺更多的錢,所以造成了西班牙民眾對于華人是有很大看法的,他們會認為華人賺這么多錢實際上在占領和侵害他們的權益。
另外,對于華商來說,是很難進入西班牙的主流社會或是上層社會的,因為華人在西班牙始終是一種比較封閉的生活方式,所以很難融入西班牙的整個社會中。在夏季風看來,高平是有改變這種現狀的想法的,高平試圖要把中國華人的形象進行改變。
但無論如何最終高平卻成為西班牙調查“洗錢、偷稅”等經濟犯罪的重點對象,文化讓他功成名就,或許也正是這個領域的敏感和他的卓越的成就,讓他成為警方和政府所關注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