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開幕式現場視頻
2015年9月28日下午,由北京杏壇美術館主辦,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協(xié)辦,《中國書法》雜志社提供學術支持的「龍坡遺珍——臺靜農作品及藏品展」在杏壇美術館隆重開幕。 由于歷史遺憾,許多四十年代末去臺的文人學者不為大陸所熟知,為推動臺靜農書法與人生的綜合性研究,本次展覽開幕同期還舉辦了學術研討會,力邀到海峽兩岸的相關專家學者以及書畫家代表共聚一堂。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臺靜農作品及藏品 首次集中展出
據北京匡時公司董事長董國強介紹,此次“臺靜農作品及藏品展”展出了臺靜農的書法佳作以及臺靜農的知交老友所贈筆墨丹青共計80件,尤其值得稱道的是臺靜農先生的行草書,所謂落筆險峻,古拙遒勁,點畫如刀切玉,利落有神。“其中,臺靜農的《行書“補過齋”》《行書蘇軾寒食帖》《歲朝圖》等60余件墨寶屬首次集中亮相。另外,張大千、啟功、馬敘倫、沈尹默、劉半農、張充和、饒宗頤等臺靜農舊藏的名人作品亦都存乎其中,閱之可見先生廣闊的人物交往譜系,可臻還原其傳奇而風云迭起的一生。”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據了解,自1946年赴臺后,臺靜農先生一直沒有停止對故國的思念。他與啟功先生的友情和兩位老人隔海思念的故事也被大家所熟知。在臺靜農先生逝世二十五周年之際,他的作品展在大陸舉行,這既是對他的緬懷,也是對離開我們整整十年的啟功先生的告慰。
伏案作書的臺靜農先生
啟功在香港跟臺靜農通電話
臺靜農十分推許啟功的畫,沈尹默的字。在臺公館的“龍坡丈室”迎門的小橫幅就是啟功的山水,內堂則懸掛沈尹默一幅金箋書法。臺靜農與晚年的張大千以詩畫相娛,臺北外雙溪大千故居,門楣上懸掛著臺靜農題寫的“摩耶精舍”。張大千晚年閉門謝客,僅與少數故舊往來,臺靜農、莊嚴、張目寒就是這“少數”者之一。彼時每當張大千生日,臺靜農都要畫一小幅梅花送予他。張大千很是贊賞他的字,說他是“三百五十年來寫倪字的第一人”。張大千再題早年青城山所繪《魚化龍》相贈,即是取“金鱗卻非池中物,一遇風云便化龍”之意,比喻“龍坡丈室”潛伏的這條真龍。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臺靜農一生涉事頗廣,個人經歷和時代與家國的命運緊密相扣,舉凡文學創(chuàng)作、學術研究、詩書畫印均深有造詣。他是站在風口浪尖吶喊的“文學燃燈者”,與魯迅、陳獨秀并肩而戰(zhàn)。他與啟功的友誼從三十年代起行至終年;他與莊嚴、江兆申在溫州街十八巷的“歇腳庵”筆墨相娛;與張大千、張目寒在摩耶精舍談笑風聲。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萬眾矚目 匡時夏拍最大亮點
北京匡時2015年夏季拍賣會將于10月14日在北京昆侖飯店拉開帷幕,6大專場、1300余件作品將集中亮相。其中,“龍坡遺珍——臺靜農作品及藏品專場”堪稱本次拍賣最大的亮點。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臺靜農先生在文學、藝術上造詣深厚,與啟功、莊嚴、江兆申、張大千等書畫家、文化名人相交甚厚。本專場中的近400件臺靜農藏品與作品,即涵括了這些臺靜農多年的知交老友所題贈的筆墨丹青和臺靜農各個時期的書法作品。張大千、啟功、黃君璧、梁啟超、沈尹默、劉半農等都有作品存乎其中。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xù)至10月10日。
研討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