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意象美學 提煉最直觀的感悟

來源:插畫視覺 2018-03-19

意象美術作品能分辨出我們所看到的現實世界中自然物象的形象,作品中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現實世界中物象的比例關系。美術家在這類作品中往往采用了夸張、變形、重組等手法,或突出結構特點,不符合客觀物象比例‘或強調某種色彩感受改變了客觀物象的色彩關系;或打破慣常的時空概念,營造出一種幻境。因此,這類作品往往不是一看就明白,需要“行家”的解讀。但一旦明白之后,會認識到這類作品擴展了我們的視覺范圍,豐富了我們的審美經驗。

在創(chuàng)作觀念上,追求“身與事接而境生,境與身接而情生”的審美品格。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提煉對審美客體的直覺感悟,達到“以意構境、以意造型、以意生色”天人合一的狀態(tài)。


 

1959年出生于愛丁堡的畫家Peter Doig在加拿大長大,二十歲時回到英國攻讀藝術專業(yè),現在他在倫敦生活和工作。

雖然多伊格的作品幾乎全都是風景畫,但他卻是一位另類的風景畫家,亦一直抗拒與傳統(tǒng)風景畫扯上關系。他的作品不拘一格,所描繪的風景,是記憶與想像之間的形象,靈感來自都市生活中偶遇的攝影或電影題材,或童年時期的風季印記。畫面基本上是虛假的形象,帶有奇特的色彩和光影效果,不協調的透視角度和繪畫傳統(tǒng)與技法的融合。

Iryna Yermolova,烏克蘭油畫藝術家,現居英格蘭,通過悲傷、壓抑、孤獨、希望的表現方式呈現在她的作品中。她的作品是敘述性的、大膽的、自發(fā)的和豐富多彩的。 對我個人的口味來說,它們可能有些太過油腔滑調,但是它們仍然能為年輕畫家的繪畫形象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啟發(fā)。

畫面的明/暗、暖/冷對比強烈,大膽的色彩,筆觸硬/軟、大/小、厚/薄, 有些公式化的,但是是有效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