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dāng)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安迪·沃霍爾回顧展 高古軒開展

來源:高古軒畫廊Gagosian 2018-11-29


Andy Warhol, Before and After [4], 1962,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New York © 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Inc./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高古軒藝術(shù)家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1928–1987)的作品正在惠特尼美國藝術(shù)博物館展出。展覽「Andy Warhol: From A to B and Back Again」是自1989年以來,美國機(jī)構(gòu)首次舉辦的沃霍爾回顧展。

很少有美國藝術(shù)家像安迪·沃霍爾一樣廣為人知且擁有極高的辨識度。展覽展出了這位美國最重要的、最具創(chuàng)造力和影響力的藝術(shù)家的作品,并重新審視了他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這也是沃霍爾眾多作品的首次“合體”亮相。


Andy Warhol, Flowers, 1964. Fluorescent paint and silkscreen ink on linen, 24 x 24 in. (61 x 61 cm).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gift of Edlis/Neeson Collection, 2015.123. © 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Inc.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沃霍爾認(rèn)真扮演著自己所設(shè)計的角色,樂于嘗試不同于傳統(tǒng)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技巧。他意識到在當(dāng)代世界里圖像的影響力正在不斷增加,并幫助擴(kuò)大了藝術(shù)家在社會中的作用。策展人Donnade Salvo以1987年藝術(shù)家過世后相繼出現(xiàn)的大量新材料、研究和學(xué)術(shù)為基礎(chǔ),向人們展示了沃霍爾身上的復(fù)雜面,并介紹了21世紀(jì)的安迪·沃霍爾。

此次的展覽贏得了眾多媒體的關(guān)注,以下幾家媒體的展覽報道將讓你快速了解安迪·沃霍爾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及本次展覽概念。

「Andy Warhol: From A to B and Back Again」中的展品跨越豐富的媒材:書籍、電影、圖畫、雜志、錄音、肖像繪畫……展品始于沃霍爾1950年代的創(chuàng)作,若非有說明性文字梳理出了時代背景,整個展覽或許是一場超負(fù)荷的體驗??v觀整場展覽,它確實回答了一個關(guān)鍵問題——沃霍爾為什么是21世紀(jì)論述的重要組成?正是沃霍爾對消費(fèi)和傳播的關(guān)注使他在今天依然合乎時宜:他迷戀信息、文化及傳播機(jī)制,乃至最后他已然成為信息、文化及傳播機(jī)制的化身,而這些元素如今愈發(fā)滲透著人們?nèi)粘I畹母鱾€角落。——Artsy


Andy Warhol, Truman Capote, c. 1956. Collaged metal leaf with ink on paper, 16 × 20 1⁄2 in. (40.6 × 52.1 cm). Collection of Edward De Luca. © 2018 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Inc. / Licensed by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在大多數(shù)之前為安迪·沃霍爾所做的展覽上,多是以書籍,作品和影像去展現(xiàn)沃霍爾在某一時期,或某一系列的藝術(shù)作品的單調(diào)方式。這一次的大展將按時間順序和不同主題,全面深度的讓觀眾去了解這位藝術(shù)家。

從20世紀(jì)50年代開始成為一名商業(yè)插畫師,60年代創(chuàng)作的眾多杰作,再加上他70年代和80年代后期的作品,惠特尼美國藝術(shù)博物館這次的展覽將帶你重新認(rèn)識安迪沃霍爾,這位懂得圖像在當(dāng)下生活的力量越來越強(qiáng)大,并擴(kuò)大了藝術(shù)家在社會上的角色,被國際公認(rèn)的20世紀(jì)美國藝術(shù)家。——鳳凰藝術(shù)


Andy Warhol, Superman, 1961. Casein and wax crayon on canvas, 67 × 52 in. (170.2 × 132.1 cm). Private collection. © 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Inc. / Licensed by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Superman © and ™ DC Comics, courtesy DC Comics. All rights reserved

盡管安迪·沃霍爾可能是世界上最被廣為熟知的藝術(shù)家之一了,但是人們還是往往關(guān)注他成就中非常單薄的一面,比如說:60年代的《金寶罐頭湯》、《可樂樽》、《杰奎琳·肯尼迪》和《瑪麗蓮·夢露》的絲網(wǎng)印刷制品。


Andy Warhol, Green Coca-Cola Bottles, 1962. Silkscreen ink, acrylic, and graphite on canvas, 82 3⁄4 × 57 1⁄8 in. (210.2 × 145.1 cm).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New York; purchase with funds from the Friends of the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68.25. © 2018 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Inc.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惠特尼博物館首席策展人Donna De Salvo說:“安迪·沃霍爾被他早期的成功囚禁了嗎?我認(rèn)為即使到今天結(jié)論都是如此。藝評界大都專注在他1960年代時期的作品,他在1970及1980年代的創(chuàng)作從未獲到好評,我希望這個特展改變這種觀點(diǎn)。”

惠特尼博物館的特展像是百科全書,檢視安迪·沃霍爾早年從商業(yè)插畫家起步,直到他晚期與Jean-Michel Basquiat和Keith Haring的合作,他的最后展覽以及他生前從未展出的作品。De Salvo表示,“安迪·沃霍爾還有更多值得探索的,他仍然是個大家非常有興趣而且具有爭議的人物。還有什么需要再了解的?我相信有。距離美國上一次舉辦安迪·沃霍爾回顧展至今已30年,現(xiàn)在有新的觀眾,而且人們正以不同的方式解讀他的作品。”——VOGUE

關(guān)于安迪·沃霍爾

安迪·沃霍爾(曾用名Andrew Warhola),1928年8月6日出生在一個斯洛伐克移民家庭,并于匹茲堡工人階級的郊區(qū)長大。沃霍爾自幼便對攝影和繪畫展現(xiàn)出興趣,并參加了卡內(nèi)基研究所的免費(fèi)平面與插畫設(shè)計。他是家族里唯一上了大學(xué)的人,1945年沃霍爾進(jìn)入卡內(nèi)基技術(shù)學(xué)院(現(xiàn)今的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xué))學(xué)習(xí)。

畢業(yè)后,沃霍爾和他的同學(xué)菲利普·佩爾斯坦(Philip Pearlstein)一起搬到紐約。他作為商業(yè)藝術(shù)家為一些雜志做插畫,其中包括《Vogue》、《Harper's Bazaar》和《The New Yorker》。除此之外,沃霍爾也為Bonwit Teller和I. Miller這樣的零售商店做一些廣告和櫥窗布置。他的第一份工作像是某種預(yù)言——為《Glamour》雜志撰寫了一篇名為《Success is a Job in New York》的文章。


Andy Warhol, Self-Portrait, 1964, Synthetic polymer paint and silkscreen ink on canvas, 20 x 16 inches (50.8 x 40.6 cm), © 2018 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Inc. / Licensed by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在整個1950年代,沃霍爾成為了非常成功的商業(yè)藝術(shù)家,并從藝術(shù)指導(dǎo)俱樂部(Art Director's Club)和美國平面設(shè)計協(xié)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Graphic Arts)那里收獲了不少獎項。這段時間,他干脆把名字縮略成“沃霍爾”。1952年,藝術(shù)家在Hugo畫廊舉辦了首個個人展覽「Fifteen Drawings Based on the Writings of Truman Capote」。緊接著,沃霍爾的作品在不同地點(diǎn)展出,包括1955年在MoMA的首個群展。1953年,藝術(shù)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插畫書《A is an Alphabet and Love is a Pink Cake》,他將這本書送給了他的顧客和一些合作者。隨著插畫事業(yè)的風(fēng)生水起,他在1957年成立了“安迪·沃霍爾企業(yè)”(Andy Warhol Enterprises)。

1960年對于沃霍爾多彩的職業(yè)生涯而言是個轉(zhuǎn)折點(diǎn)。他以漫畫和廣告的方式畫了第一幅作品,將畫面放大并通過投影轉(zhuǎn)移到了畫布上。1961年,沃霍爾在Bonwit Teller商店的櫥窗展出了自己的作品《Advertisement》、《Little King》、《Superman》、《Before and After》和《Saturday's Popeye》。除了將圖像挪用入流行文化外,沃霍爾創(chuàng)造了出了很多20世紀(jì)最標(biāo)志性的繪畫,包括《Campbell's Soup Can》、瑪麗蓮和貓王系列。1962年,洛杉磯費(fèi)魯斯畫廊(Ferus Gallery)展出了他的《Campbell's Soup Can》,而在紐約Stable畫廊,《Baseball》、《Coca-Cola》、《Do It Yourself》、《Dance Diagram》等作品也在展出。1963年,沃霍爾在東47街231號成立了工作室,也就是后來廣為人知的“工廠”。


Andy Warhol, Ailver Clouds, 1966, Silver mylar, helium, and air, Dimensions variable, © 2018 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Inc. / Licensed by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除了繪畫,和《Brillo Box》、《Heinz Box》這樣的雕塑外,沃霍爾也用其他媒介進(jìn)行創(chuàng)作,包括專輯制作(地下絲絨樂隊),創(chuàng)辦雜志(《Interview》)和拍攝電影。他的前衛(wèi)電影比如《Chelsea Girls》、《Blow Job》和《Empire》成為地下藝術(shù)的經(jīng)典之作。1968年,瓦萊利·索拉納斯(Valerie Solanis)——“工廠”的??鸵约癝CUM(Society for Cutting Up Men)的唯一成員走進(jìn)“工廠”向沃霍爾開槍。這次事故幾乎讓沃霍爾喪命。

1970年代,沃霍爾將自己的創(chuàng)作重心重新回歸到繪畫,并且受公司和個人委托四處為人畫肖像。這個時期的作品有《Skulls》、《Hammer and Sickles》、《Torsos》、《Maos》和《Shadows》。沃霍爾出版了新書《安迪·沃霍爾的哲學(xué) (The Philosophy of Andy Warhol from A to B and Back Again)》。作為20世紀(jì)的重要藝術(shù)家和全世界名人,沃霍爾的重大回顧展從帕薩迪納藝術(shù)博物館開始巡展至全世界。

Andy Warhol, Piss Painting, 1978, Urine on gesso on canvas, 78 x 194 inches (198.1 x 492.8 cm), © 2018 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Inc. / Licensed by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70年代末,沃霍爾開始為他的同事帕特·哈克特(Pat Hackett)口述日記,它成為了后來安迪·沃霍爾最暢銷的日記的原稿。他和全世界的富豪們一起頻繁光顧Studio54,聲稱“我有社交病,我必須每晚都出去。”

1980年代,藝術(shù)家開始出版《POPism: The Warhol ‘60s》。同時,他忙于安迪·沃霍爾電視節(jié)目以及一系列模仿采訪雜志的半小時視頻項目。1985年,“安迪·沃霍爾十五分鐘”出現(xiàn)在MTV中,各界名流、藝術(shù)家、音樂人和設(shè)計師紛紛出現(xiàn)在這檔由沃霍爾自己主持的半小時節(jié)目中。這一時期,他的作品有《Dollar Signs》、《Guns》、《Haring》、《Jean-Michel Basquiat》、《Francesco Clemente》。

1987年2月2日,安迪·沃霍爾在一次常規(guī)的膽囊手術(shù)后去世。同年4月1日,在沃霍爾于匹茲堡下葬之后,他的朋友和合伙人在圣帕特里克大教堂為他舉辦了大型追悼會,超過2000人前來悼念。1989年,紐約MoMA舉辦了沃霍爾大型回顧展。2001年,海因納·巴斯蒂安(Heiner Bastian)策劃了沃霍爾的另一場回顧展,展覽由柏林巡展至倫敦泰特美術(shù)館及洛杉磯當(dāng)代美術(shù)館。

展覽「From A to B and  Back Again」正在惠特尼美國藝術(shù)博物館(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展出,展覽將持續(xù)至2019年3月31日。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