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一路向前——國際青年陶藝家交流展于瓷珍藝術空間開幕

來源:99藝術網 作者:陳耀杰 2015-04-21
2015年4月21日下午3時,一路向前——國際青年陶藝家交流展于瓷珍藝術空間開幕,此次展覽呈現了陳君、韓俊、李偉、劉穎睿、樸文姬、邵長宗、石山哲也、余芳、鄭吉永、張凌云等十位藝術家的數十件當代陶藝作品,從中可以看到當代青年陶藝家們的創(chuàng)作特點與審美趣味,據悉,展覽由馬麗策劃,北京美嘉陶野時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將展至5月6日。
 
陶藝,在我們的概念中,總是屬于工藝美術的一部分,大學里的美術史教程中,陶瓷史也是和主流的美術史截然分開的,仿佛是一部人為地掛靠在繪畫與雕塑史上的工藝美術史。目前我國的陶藝發(fā)展仍然沒有脫離傳統(tǒng)工藝美術的窠臼,大多數陶藝作品仍然囿于手工藝品的觀念,只是趨于更加精美和別致,以及對古代燒窯技術的探秘與復原。此次展覽是對我們觀念的一種顛覆,展出的作品具有現代氣息,不管是作品的外在形式還是內在思想,都非常的有意思。展覽中幾位學院派為背景的老師和近年來與中國交流頻繁的國際陶藝家,他們的作品比較具有當代特點和審美的趣味,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國際陶藝家的創(chuàng)作呈現出來的不同的是文化的差異,相同的是對美的追尋、對自然的贊美、對生活的提煉。
 
據策展人馬麗介紹,現代陶藝這個詞匯在很小的時候就一直傳入她的耳中,幾位現代陶藝代表的人物她也是從小熟悉,因為其外婆家是湖北管窯是中國首屆陶藝家大會在1985年時的召開地,此意義對于現代陶藝影響重大,當年的大腕云集在此地。中國的陶瓷史幾乎等同與中國的文化史,幾千來不斷不衰,而建國后的陶瓷發(fā)展與今天的經濟、文化的發(fā)展息息相關,符合今天的審美趣味和文化交融下今天的中國。
 
北京、杭州、景德鎮(zhèn)、武漢、龍泉等是近現代陶藝逐漸復興幾個重要代表地區(qū),一是因為高校中的教師是主要的現代陶藝主要創(chuàng)作的原動力,二是幾個產瓷區(qū)有良好的創(chuàng)作土壤與環(huán)境。陶瓷帶著天然的母語文化創(chuàng)作的優(yōu)勢,中國的收藏乃至世界收藏愛好者出自骨子里的喜愛。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陶藝及相關文化雖然沒有平凡出現但也未曾消失,但近幾年來國家的轉型產業(yè)結構的調整帶來藝術行業(yè)的極大變革,以往活躍的由油畫為主要載體的當代藝術因為方方面面的因素消停了許多,而陶藝這幾年在景德鎮(zhèn)、杭州、武漢的活躍,相關的大型展覽,文化雅事都圍繞著陶瓷展開,讓我們發(fā)現陶瓷藝術的春天即將到來,近年來喜愛藝術的收藏群體的美學積淀的加深,有欣賞藝術的感受力和自我的標準,漸漸遠離依靠的憑證,這對有自我追求的陶藝創(chuàng)作者來說是非常自由的土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