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趙紅塵“素畫”展在798藝術區(qū)隆重舉行

來源:99藝術網(wǎng)專稿 2011-03-29

詩人藝術家趙紅塵(右三)與嘉賓合影

 

生機盎然、萬物勃發(fā)的春天,理所當然是百花齊放、爭妍斗艷的一派豐盛景致。這個春天,一個全新畫種“素畫”為中國當代藝術平添一份獨特之美。

 

22年前的3月26日,天才詩人海子在山海關以一個倒下的飛翔姿勢讓詩歌界震動。今年的3月26日,詩人藝術家趙紅塵攜全新畫種“素畫”亮相北京798藝術區(qū)香港美術館,本次展覽由香港美術館館長曾良謀、收藏家周上杰擔任策展人,潘維、向衛(wèi)國任學術主持,瑞典駐中國大使館參贊維多利亞,著名詩人、翻譯家李笠,著名藝術評論家、策展人顧振清,著名詩人、武警大校王久辛,著名詩人、空軍大校簡寧,著名詩人、畫家宋琳,著名詩人潘維、葉匡政、周墻、張小云等參加了開幕酒會。

 

此次“趙紅塵:素畫”展是繼趙紅塵近兩年在北京798舉辦的“命運繪”、“九五至尊”、“顏色革命”個展后又一次重頭展覽,展出其現(xiàn)階段對繪畫語言的深層思考而創(chuàng)作出的素畫新作。這次畫展全部為“素畫”,是趙紅塵試圖創(chuàng)立的一個全新畫種,旨在倡導一種清除了當代藝術不良雜質(zhì)的綠色創(chuàng)作,還原繪畫的純粹與樸素,它脫胎于“素描”并上升為完整的畫品,與“素菜”、“素歌”、“素人”的“素”相通,其核心語是簡單與完備。

 

【相關文章】

【視頻】香港美術館舉辦趙紅塵“素畫”個展

“趙紅塵‘素畫’展”在798藝術區(qū)舉行

趙紅塵畫展強調(diào)“情感色彩”

趙紅塵個展“九五至尊”展皇者風范

“趙紅塵畫詩研討會”發(fā)言摘錄

詩人藝術家趙紅塵(左)接受本站頻道主編李裕君(右)采訪

 

著名評論家向衛(wèi)國教授認為趙紅塵“素畫”是“饕餮年代的新畫種”,它緣始于“素描”又跳脫“素描”并完備“素描”。向衛(wèi)國認為,從趙紅塵已有的100多幅“素畫”來看,它們雖然保留了“素描”的“素”的特點,全部用黑、紅兩色(部分加了藍色)中性筆完成,只有線條,沒有色塊,但的確可以明顯地看到對素描的“發(fā)展”:首先是用筆。中性筆是發(fā)明時間還很短的一種新的書寫工具,方便實用,特別適應當代的快餐文化,目前還沒有人將它用于嚴肅的繪畫藝術,但這并不等于它就不能用于繪畫。同時,將傳統(tǒng)的以單線線描為主的“素描”復雜化,以線的方式將畫面排滿,遠看幾乎已接近色塊的效果。這是使“未完成”趨于“完成”重要一步。”

 

但繪畫不僅僅是返璞歸真的純粹素色線條所呈現(xiàn)的美?!都t眼》系列中的“紅眼”、《憤青》系列中的“一只眼開一只眼閉”和《懷念》系列中的“雙眼緊閉”,具有深刻的時代屬性。趙紅塵在接受訪問中說,“我就像一個行走在詩與畫之間的虛實結(jié)合者,知道自身的無限也知道自身的有限,但永遠不知道有限與無限的結(jié)合點是否與生死的結(jié)合點重疊。藝術史的循環(huán)發(fā)展需要更多大破大立者,否則藝術就止步不前。這就是我創(chuàng)立'素畫'的意圖。”

 

據(jù)悉,本次展覽將持續(xù)到2011年5月29日。

展覽開幕前嘉賓交流

展覽現(xiàn)場為嘉賓和觀眾準備了紅酒與飲料

在富有包豪斯建筑風格的展館內(nèi)展出作品

兩位觀眾在現(xiàn)場仔細欣賞作品

一對情侶凝注于“憤青”系列作品前言

展覽開始前一位觀眾在欣賞“懷念”系列作品

展覽地點 香港美術館

 

  
【編輯:馮漫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