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幾年藝術市場的火爆,人們對藝術作品的關注程度不斷提高,對藝術作品的消費需求量也逐漸增長。除了傳統(tǒng)寫實風格和動輒成百上千萬的“天王級”當代作品外,青年新銳藝術家作品在作品質量、成交金額等方面上有很大提高?! ?br />
青年新銳藝術家備受關注是近幾年的事情。他們多是藝術院校在校學生或新近畢業(yè)生,有著系統(tǒng)的科班訓練,具備良好的藝術感覺,很多人已成為畫廊等藝術機構觀察、合作的重點對象。且作為在校生,作品價位普遍偏低,對于藏家來講可以說是慧眼識珠的上好機會。
時下張曉剛、方力均、尹朝陽、韋嘉、李繼開等人市場火爆,但更多有眼光的藏家逐漸開始青睞并投資青年新銳藝術家。這絕非出于偶然,他們的作品充滿著未曾被時光雕刻過的感性,又含有一個藝術家欣賞世界時純粹的眼光?! ?br />
郭銳《2006夏3號》
從升值角度看,青年藝術家的作品未來升值空間大、作品來源可靠、投資門坎相對較低,且回報率較高。據(jù)了解,很多投資者已經(jīng)將目光轉向藝術家中的青年群體,而這些青年藝術家們也沒有讓藏家失望,其作品價值逐步攀升。諸如四川美院研究生郭銳的《2006夏3號》,2006年9月市場價為萬元左右成交,在一年后的中國嘉德秋拍上,其同尺幅作品《2006夏4號》以87360元成交,漲幅近8倍。前景同被看好的黃宇興,其作品《囚樓Ⅱ》2006年3月成交價為5000元,而到了2007年8月其《蟻陣》成交價就達到33000元,作為“卡通一代”新秀之一的他現(xiàn)已有畫廊展開深入合作,其前景卻被眾多專業(yè)人士看好。
金融危機形勢之下,相比股票、債券等高風險投資,很多個人或企業(yè)更加認識到了藝術品收藏的可靠性,只要選擇藝術家和作品正確,至少保值是沒有問題的。
【編輯: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