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北京翰海的拍賣會上,一套名為《川西三月》的寫意花鳥畫引起了諸多人士的關注。
《川西三月》是重慶青年畫家龐舜堯的新作?!洞ㄎ魅隆方M畫在創(chuàng)作手法上,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寫意花鳥畫有著明顯不同。組畫以潑彩為主,富于抽象意味,作品以耀眼奪目的黃色寓意3月的萬物復蘇與生命活力的四溢,大面積的黃色,以深淺不同、明暗差別體現(xiàn)3月菜花遍地黃的詩意景象。在該套作品里,菜花的具體性已經(jīng)被剝離剩下的近乎成為抽象的意向感覺,明麗的黃色刺激著視覺,讓人興奮。
畫家在這里完成的是從生活向藝術的轉化、從現(xiàn)實向形式的轉換、從具體向寫意的轉換,從而使畫面的各個因素:舞動的線條、進濺得色點、平面化的空間、裝飾性的意向等,都從客觀邏輯的框定中解放出來,以充分表達內心的感覺。單就這組繪畫來說,畫面中的一切:黃色菜花、長長的枝莖、穿插其間的小鳥等,都在結構與重構中閃爍出靈性的火花和迷人的魅力。這正是龐舜堯的創(chuàng)新之處: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結合。
中國畫講求“以形寫神”,追求一種“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感覺。而當代繪畫多是以夸張的表現(xiàn)手法、亮麗的色彩運用來達到藝術震撼的效果。龐舜堯的這組《川西三月》,可以說將二者結合得惟妙惟肖。
采訪中龐舜堯說:“國畫的處境,跟京劇十分相似。二者本身都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遺留下來的精華。但是在面對其他更有時代性的藝術形式時,或多或少都有著一絲尷尬。傳統(tǒng)的藝術形式如果要存活發(fā)展,決不能成為畫家圈子里孤芳自賞的東西。藝術要面對大眾,只有被大眾認可的藝術才是有生命力的藝術,國畫尤其如此。想要被大眾接受,就要在堅守國畫精髓的同時,考慮結合其他繪畫風格的長處,為我所用。我現(xiàn)在做的,正是這方面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