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Sprüth Magers畫廊隆重策劃 "科隆香水" 首次在亞洲

來源:99藝術網(wǎng)專稿 2019-01-25


2016 年在 Sprüth Magers 畫廊洛杉磯展出的 “科隆香水:珍妮.霍爾(Jenny Holzer)、芭芭拉.克魯格(Barbara Kruger)、路易絲.拉勒(Louise Lawler)、辛蒂.舍爾曼(Cindy Sherman)、羅斯瑪麗.特羅克爾(Rosemarie Trockel)”的展覽圖片。 (攝影:Joshua White)

“科隆香水”(Eau de Cologne)是莫妮卡·施布特 (Monika Sprüth) 于1985至1993年策劃的一系列展覽和三份刊物,創(chuàng)造一場圍繞當代藝術的嶄新對話。邀請了多位年青女性藝術家,她們個性鮮明各自擁有強悍的態(tài)度和實踐。透過“科隆香水”展覽,她們探討關于藝術、女權主義與權力等主題,這些話語仍然具有深遠的意義,無論是當年抑或是今天,她們的作品均以巧妙和開放的方式,涵蓋多個不同角度的觀點,處理社會上的權威、信息和影響等問題。時至今日她們更成為當今國際上最備受推崇的當代藝術家。 Sprüth Magers畫廊很高興在香港的H Queen's舉辦“科隆香水”,首次在亞洲帶來這場著名策展。

本次展覽展出了1983年在德國科隆參加原創(chuàng)項目 “科隆香水”的五位藝術家,她們一直由施布特瑪格畫廊代理: 包括珍妮·霍爾 (Jenny Holzer)、芭芭拉·克魯格(Barbara Kruger)、 路易絲·拉勒(Louise Lawler)、辛蒂·舍爾曼 (Cindy Sherman)、 羅斯瑪麗·特羅克爾(Rosemarie Trockel)。珍妮·霍爾 的作品以文字為基礎,多以標志、牌匾和海報的形式呈現(xiàn),而芭芭拉·克魯格則標志性的以鮮明的黑白色調混合文字和圖像,兩位藝術家的作品均挑戰(zhàn)觀眾對生活和社會的認知,引領我們重新思考真理、權力、愛和信仰等攸關重要的概念。羅斯瑪麗·特羅克爾同樣熱衷于研究文化符號和社會角色,她在創(chuàng)作羊毛材料編織的畫作上充份體現(xiàn)工藝和藝術兩者之間長久的等級關系。辛蒂·舍爾曼擅長塑造和顛覆角色形象,身穿設計如戲劇般的場景和服裝來為攝影照片營造場景。而路易絲·拉勒也通過攝影思索藝術的本質,檢視藝術品的呈現(xiàn)模式如何影響觀眾對作品的理解和意義。


(從左至右)Jenny Holzer,“Even with your eyes closed... Text: Living Series (1980-1982)”,1981 年,金屬琺瑯、手繪標志:黑白色,53.3 x 58.4 厘米, 21 x 23 英吋 ,2019 Jenny Holzer,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成員,圖片鳴謝: Sprüth Magers 畫廊;Cindy Sherman,<Untitled#579,2016>,染料金屬印花,148.6 x 118.7 厘米,58 1/2 x 46 3/4 英吋,152.8 x 123 x 5.1 cm(框架),60 1 / 8 x48 3/ 8 x 2 英吋(框架),Cindy Sherman,圖片鳴謝:藝術家、Sprüth Magers 畫廊與 Metro Pictures,紐約。

此外, “科隆香水”將在香港打開新的一章,展出兩位同樣重要的當代藝術家作品,她們都與這個項目密切相關,與畫廊和之前提及的藝術家有過緊密合作。阿斯特麗德·克萊因(Astrid Klein)早于70年代末開始利用多種媒體創(chuàng)作圖像,討論有關社會的性別和權力架構等問題,她早期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創(chuàng)作的拼貼畫極具特色,從海量的文字和圖片素材中剪輯個別人物和零碎圖像,簡化成為鮮明的黑白調色板,突出了克萊因對圖像與文本之間的對抗關系的研究??ɡ?middot;沃克(Kara Walker)同樣關注社會上權力和控制等問題,強而有力的錄像和紙本作品讓她成為當今美國藝術界的重要人物。她常以暴力、性和生活日常等題材創(chuàng)作出極具特色的黑白剪影人物,審視美國在過濾奴隸制度的歷史痕跡下的國家體制、民族敘事和文化信仰等主題。

香港舉行的 “科隆香水”展覽如以往的所有展出一樣,證明在當代藝術界中最尖銳敢言的都是女性藝術家,她們以最強而有力的作品去控訴我們的社會、政治和文化環(huán)境。與80年代相比,女性的藝術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已經(jīng)大為改善,也有更多的女性藝術家得到藝術機構和收藏家的關注,她們可以穩(wěn)定地發(fā)展藝術事業(yè)。不過,給予男性和女性藝術家的支持和資源仍然存在差距,這是我們需要努力克服的障礙,讓更多的聲音和角度癹展當代藝術。展覽將會繼續(xù)深入探討這些具爭議性的議題,為觀眾展示最震撼人心的當代藝術。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