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后的蕭景墓石刻照片
9月底,南京男子郭某先后兩次私自拓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朝石刻,對石刻造成了污損。10月22日,郭某被行政拘留7日,并處500元罰款。昨天,南京市文廣新局就此事特地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對如何進一步保護南京的南朝石刻做了說明。而記者也采訪了相關專家。對此事背后的文化現象做了解析。
事件回放
文物保護志愿者發(fā)揮重要作用
對于此次事情的經過,昨天,南京市文廣新局文物處吳靖處長特地做了一個說明:“發(fā)現郭某偷偷拓印的,是南京市文廣新局指導成立的南京文物保護志愿者隊伍。”吳靖說。當天,南京文物保護志愿者總隊第二分隊、第三分隊在集體巡查不可移動文物過程中,發(fā)現一中年男子在偷偷拓印蕭憺墓碑亭中的神道碑。志愿者們當場制止了其非法拓印活動,并拍攝下其正面像。聞訊趕來的棲霞區(qū)文化旅游局文物科工作人員沒收了拓印工具。“這也是我們文物保護志愿者組織成立后,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吳靖說。另外記者了解到,棲霞區(qū)還將聘請居住在文物附近的群眾參與到文物巡查工作中。
為何嚴懲?
野蠻拓片,對文物造成傷害,且違反文物法
被行政拘留7日,并處500元罰款。這是全國首例因為非法拓印全國重點文物單位,而處行政拘留的案件。為何處罰得比較重?昨天,吳靖表示,一方面是因為拓印人被發(fā)現后還不悔改,并且事件影響也很大,處理得不妥會引起負面效應;另一方面,更是因為被非法拓印的石刻系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專家評估意見認為:拓印過程中的外應力對文物本體造成了影響,拓印過程中墨汁四處散落,對文物本體造成了污染,其后續(xù)清洗過程也對文物本體造成了一定損傷。所以得重罰!
吳靖告訴記者,文物法規(guī)定,在對館藏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進行復制、拓印時,不得損害文物,并且,要向文物部門提交申請。
有需要時該如何拓片?
拓片有很多講究,要自然風干,要用塑料薄膜保護
棲霞區(qū)文化局文物科科長郭勇告訴記者,當初為了給“國寶級”南朝石刻留存資料,就是提交方案經過國家文物總局審批之后,由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博物館派專家,進行專業(yè)的拓片,“要在石刻上先包一層塑料薄膜,這樣墨汁就不會直接透過紙張去侵蝕石刻。”
而吳靖還告訴記者,由于近些年來受酸雨等影響,南朝石刻的現狀堪憂,“本體脆弱,就更不能經受拓印的傷害。我們正在考慮用什么方法更好地保護,甚至考慮用一種昂貴的德國進口產品去代替以前的環(huán)氧樹脂。”
另外,記者還從另一位文博專家處得知,為了更好地保護石刻,其實拓片時有很多講究,“比方說要自然風干,而不能用電吹風人為吹干。”
拓片價值有多高?
一級文物的拓片,就是二級文物,曾有博物館公開叫賣
在昨天的會議上,據市文化綜合執(zhí)法總隊副總隊長蔡健介紹,“據棲霞區(qū)公安局的調查,這個郭某雖然以前也有過其他方面的刑事前科,但此次拓印,只是為了滿足自己對書法的愛好。雖然也不排除他可能會拿出來賣錢,但至少目前還沒調查出相關信息。
昨天,記者采訪了一位文博專家,這位專家告訴記者,“理論上,一級文物的拓片就是二級文物,所以會被一些人利用去賣錢。”
其實就在去年,還曾有網友質疑西安碑林博物館現場拓碑,售賣拓片,并標價500元到800元不等。在2010年,南陽漢畫館的鎮(zhèn)館之寶,屬國家一級文物、獨一無二帶墓志銘的漢畫像石,也曾被拓片叫賣高價9800元,一時引起輿論嘩然,并被指責“靠文物吃文物”。
書法愛好者想研究怎么辦?
棲霞區(qū)有望會利用照片出碑帖
不過,昨天接受記者采訪的文博專家也向記者提出一個觀點,那就是,如果真有書法愛好者,想擁有碑帖收藏、做研究怎么辦?這位專家表示:“其實,有一些石刻的產生,就是為了保存和流傳文化。比如漢朝的熹平石經,就是將儒學經典《周易》、《尚書》、《論語》等刻石建于太學。因為當時只能手抄嘛,手抄的肯定有錯誤,所以就做個標本在那里,供需要的人去對照校對自己的抄本。還有歐陽修以前就喜歡揣著個墨汁,看到書法特別好的石碑,會上去拓一拓。當然,擱現在,那就是違法啦!”
不過,這位文博專家還表示,如今科技這么發(fā)達,自然不用每個人都去拓一拓,本身這也的確是違法行為,“不過,我個人是覺得,有些特別好的石刻,可以考慮出個碑帖影印本嘛。”
為此,記者昨天也采訪了棲霞區(qū)文化局。郭勇科長向記者透露說:“其實我們真的有在計劃。此前的拓片早已被博物館館藏,再次拓片不現實,所以我們打算利用拍照,因為拍照對文物影響比較小嘛。我們想利用高清晰度的照片,來出一些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