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畢加索完成于1955年的名畫《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上圖)拍出1.794億美元天價,但專家指出,個例并不足以說明整個藝術品市場的繁榮。(資料照片)
本報訊?。ㄓ浾咤X好)在仔細分析了近36年來的逾百萬場拍賣記錄之后,盧森堡大學的幾位經濟學教授近日發(fā)表了一篇研究報告,認為全球藝術品市場已經過熱,尤其在戰(zhàn)后藝術、當代藝術領域的“泡沫”隨時可能破滅。
這篇報告運用了經濟學的方法來研究藝術品市場交易的激增現(xiàn)象。作者指出,當前的情況跟1990年的藝術品市場泡沫極為相似,而今天市場依然持續(xù)的膨脹則被他們定義為“泡沫形成期的狂熱”。文中還指出,全球經濟存在的問題將會像影響奢侈品市場一樣影響藝術品市場。
報告統(tǒng)計的數據顯示,在2008、2009年金融危機之后,很少有其他領域像藝術品市場一樣產生如此猛烈的反彈。尤其是當代藝術,自經濟恢復期以來,市值已經翻了一番。
目前,多數藝術品市場的觀察者都在某一點上形成共識,那就是某些板塊確實已進入了“泡沫地帶”。一些種類的藝術品市場已經完全被大量的投機買賣所操控,比如像雅各布·卡塞、盧西安·史密斯、派克·伊圖等一批被稱為“僵尸形式主義”畫家,他們的作品市值在近兩年中突然暴漲,如今又大幅度地降了下來。
“藝術品市場中的某些類別,尤其是戰(zhàn)后藝術和當代藝術,已經產生了大量的泡沫。真正困難的是預測泡沫何時破滅。”該研究項目的帶頭人、“藝術戰(zhàn)略”分析公司總裁安德斯·彼得森說,他正在關注全球經濟的波動,“關鍵在于,全球經濟領域中的不確定因素,是否會在今年波及藝術品市場”。
不過,也有人提出異議,認為既然藝術品不具備基本價值,經濟學家也很難直接用經濟學原理來分析藝術品市場。藝術家、評論家沃特·羅賓森曾經提出了“僵尸形式主義”的概念,用以形容那些在形式上很精彩、在內容上缺乏象征性和敘事性的作品。他對這篇報告的評價是:“既然整個市場都是非理性的,它就不可能被理性地解讀。”
也有市場咨詢師相信,泡沫問題其實無關緊要。“經濟學教授們不知道我們已經在泡沫中待了多久。”“列文藝術群”咨詢公司的總裁托德·列文說,藝拍市場的泡沫很大程度上與洗錢活動的盛行有關。“當藝術品成為轉移財富的工具,我們漸漸忘了藝術創(chuàng)作的初衷,問題就逐漸顯現(xiàn)出來。”列文指出,藝術品市場面臨的真正問題,其實只有一個———拍賣行缺少真正大師級的重要作品。
近期的拍賣記錄,包括佳士得以1。794億美元拍出畢加索完成于1955年的名畫《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及莫迪里阿尼作于1917至1918年的《側臥的裸女》以1.7億美元成交,但這些都只是少數情況,僅僅勾勒出一個健康市場的幻象。畢竟,這樣的作品太少了。藝術品市場的很多領域都顯現(xiàn)出成交量增速減緩,甚至收縮的跡象。巨大的壓力正迫使拍賣行擴大經營范圍,進軍奢侈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