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瑪-波爾克《叢林》
有來自一份卓越的私人收藏的、市場上罕見的戰(zhàn)后德國藝術(shù)作品助陣,周三晚間的倫敦蘇富比拍賣會取得了倫敦當(dāng)代藝術(shù)拍賣史上的最高總成交額:1.0880355億英鎊(1.74129201億美元)。這一驚人成績突破了7400萬至1.05萬英鎊的預(yù)估總成交額的上限,88件拍品只有9件流拍,其中拍品提供方自行購回的比率按項目計算為10%,按價值計算為6%,相當(dāng)不賴。
拍品中有34幅德國繪畫作品,主要是傳奇藝術(shù)家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喬治-巴塞利茲(Georg Baselitz)、布林奇•帕勒莫(Blinky Palermo)和西格瑪-波爾克(Sigmar Polke)的作品,來自Christian Duerckheim-Ketelhodt伯爵的收藏,這位伯爵在20世紀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從幾家高端德國畫廊的一級市場買得這些畫作。這組驚人的畫作以6040萬英鎊(9660萬美元)成交,幾乎是其3180萬英鎊的估價下限的兩倍,傭金計算在內(nèi)。
總地看來,周三的夜場拍賣中有29件拍品的成交價突破百萬英鎊,45件拍品的成交價突破百萬美元。每件拍品的平均成交價為137萬英鎊(220萬美元)。
這些數(shù)據(jù)突破了此前倫敦蘇富比夜場拍賣的最高紀錄,那是2008年2月,56件拍品總成交額達到9500萬英鎊(1.895億美元),當(dāng)時美元還頗為強勁。
如果人們對于一個看來不受任何世界事件的影響的復(fù)興中的市場有任何疑問的話,當(dāng)晚的紀錄也突破了2010年6月44件拍品總成交額達到4100萬英鎊(6180萬美元)的紀錄。對Duerckheim珍藏的競標就持續(xù)了75分鐘,在藝術(shù)淘金客中掀起當(dāng)年克朗代克淘金熱般的狂潮。
格哈德-里希特的《姊妹(Schwestern)》(1967)的競拍狀況無疑體現(xiàn)了這一態(tài)勢,首個競標者出價80萬英鎊,緊接著另一位競標者便急不可耐地喊出190萬英鎊。通常這樣一幅作品的價格在90萬英鎊左右。久經(jīng)拍場的拍賣師托比亞斯-邁耶(Tobias Meyer)也被驚得目瞪口呆,問道還有沒有哪位買家愿意超越這個“驚人的加價”。
是的,還有人要加價,這幅畫作最終被一位電話買家以250.525萬英鎊(400.9402萬美元)買下,突破120萬至180萬英鎊的預(yù)估價。
Duerckheim珍藏中的一幅西格瑪-波爾克色彩絢麗的點彩風(fēng)景畫作《叢林(Dschungel)》(1967)也掀起場上激烈競標,以575.325萬英鎊(920.7501萬美元)被一位電話買家買下(估價300萬至400萬美元)。這一成績突破了1966年畫作《海濱(Strand)》2007年2月在倫敦佳士得創(chuàng)下的270.8萬英鎊(530.9803萬美元)的紀錄,當(dāng)時正值藝術(shù)市場的高潮。
Duerckheim珍藏中有9幅波爾克畫作,另一幅拍出高價的是《城市風(fēng)景II(Stadtbild II)》,畫中描繪了一幅電氣化的城市夜景,被德國商家Paul Schoenewald以463.325萬英鎊(741.5053萬美元)買下,突破200萬至300萬英鎊的估價。
“我預(yù)備的價格比這個成交價還要高,”這位商家如是說,“這是此類畫作首次進入市場,在一份收藏中經(jīng)過30來年,完全是新鮮的。”據(jù)拍賣圖錄稱,Duerckheim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通過慕尼黑商家弗瑞德-雅恩(Fred Jahn)得到此畫的,這位商家可被比作德國藝術(shù)家們的里奧-卡斯特里(Leo Castelli,譯者按:紐約商家,安迪-沃霍爾的畫廊推手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美國當(dāng)代藝術(shù)的發(fā)展)。購自雅恩的畫作組成了這份收藏的極大部分。
至少有6位買家競逐喬治-巴塞利茲的代表作《甜姜餅(Spekulatius)》(1964),這幅封面拍品描繪的是一個熊一般站立的勃起男,被紐約阿奎維拉畫廊的亞歷山大-阿奎維拉(Alexander Acquavella)以323.325萬英鎊(517.4493萬美元)的紀錄價格買下,突破其200萬至300萬英鎊的估價。
為這幅畫作競標落敗的選手中,要給一人頒發(fā)托尼獎的話,應(yīng)當(dāng)頒給巴黎的商家薩迪厄斯-柔帕克(Thaddeus Ropac),全場11件巴塞利茲作品都見他執(zhí)著地競標,終于勝利拍得巴塞利茲的早期作品《大夜(Grosse Nacht)》(1962-63),這幅畫作描繪的是一名正在手淫的男子,以239.325萬英鎊(383.0157萬美元)的價格成交,估價為200萬至300萬英鎊。
“我今晚撿了便宜,”柔帕克后來夸耀地稱。“這在當(dāng)時是如此激進和咄咄逼人的作品,我都準備好出相當(dāng)高的價格了。”
伯爵本人在場觀看這輝煌戰(zhàn)績嗎?據(jù)蘇富比的“呼風(fēng)喚雨師”(該拍賣行歐洲當(dāng)代藝術(shù)部主任,也是這次無擔(dān)保的Duerckheim直接委托的受理人)稱,伯爵并不在場。顯然,他來過倫敦查看這些作品的布展情況,這些只是他的藏品的一部分,隨后他便回去蘇格蘭,可謂“遠程釣魚”。
【編輯:顏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