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一向被認為藝術土壤貧瘠的上海 上周末怎么能輕松贏了北京?

來源:一財網 作者:錢夢妮 2015-09-17
在剛剛過去的一周時間里,上海成為中國當之無愧的“藝術之都”。三大藝術展會幾乎同時亮相,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9月8日-13日)、上海藝術影像展(9月10日-13日)、藝術都市主題盛會(9月11日-14日)以不同規(guī)格和定位聯(lián)手吸引來國內外諸多藝術專業(yè)人士,囊括當代藝術市場上很大一部分畫廊以及藝術家作品。

另外,原本就十分活躍的美術館藝術機構也紛紛推出秋季新展與相關活動。假如這幾日你在西岸、M50、上海展覽中心等幾個重要藝術地段游逛的話,多半都可以與來自全國甚至世界各地的藝術家、策展人們數次偶遇。

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個藝術展今年都是第二次舉辦。“兩周年”這個湊巧的節(jié)點,意味著各方都在經過初創(chuàng)的手忙腳亂之后得以穩(wěn)住步伐、根據去年的現場經驗而做出相應調整。最為直觀的就是展會時間,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改變了第一屆的9月25日開幕以及5天會展加25天特展的模式,將日期提前到整個秋季會展高峰期的排頭段落,并且取消只展不賣的部分。

而上海藝術影像展也從去年的9月4日調整為九月的第二周。這樣一來,連同在K11的藝術空間里舉辦的藝術都市,三場不同性質的藝術展會首尾相連且同時有三日完全重疊。就其各自的閉幕總結報告來看,這樣的時間安排不但沒有造成展會扎堆容易導致的買家撞車場面,反而起到了互相推動與造勢的良好效果。

藝術收藏從攝影起步?

由世界攝影組織(WPO)主辦的第二屆上海藝術影像展,短短三天吸引了超過兩萬六千名觀眾。其中包括來自國際和亞太地區(qū)的重要藏家,也有多個國際當代藝術與影像藝術博物館的館長。

“通過上海藝術影像展,攝影成為新晉藏家步入藝術世界的最佳媒介。”上海藝術影像展總監(jiān)AlexanderMontague-Sparey表示,“今年我們很高興看到人們對攝影的認知和熱情顯著增長,這也轉化成了展會上經典古董攝影和當代杰作的強勁銷售。上海藝術影像展繼續(xù)成為首選之地,幫助本土成熟藏家找到歐美大師家喻戶曉的經典之作,同時成為西方藏家發(fā)掘亞太地區(qū)成熟和新晉杰作的絕佳機會。”

本屆上海藝術影像展匯聚了全球近50家重要畫廊,呈現500余幅可供收藏的作品。展會亮點包括高古軒畫廊的泰倫·西蒙“西印度群島之鳥”攝影展、“中國錄像藝術之父”張培力策劃的前沿活動影像單元。

在成交內容方面,據官方消息稱,德玉堂帶來的攝影師康迪達·赫弗作品在開幕夜即售出,售價為5萬8千歐元;倫敦的ATLAS畫廊以每幅一萬六千英鎊的價格售出去年剛剛離世的馬格南攝影師勒內·布里所作《馬、泳池和路易斯·巴拉干設計的房屋》的兩個版本;Vanguard畫廊帶來的奧諾黛拉·有機與阿琦路迷作品售出超過15幅,成為該畫廊迄今售出兩位藝術家最多的一次。

藝博會帶動全城熱潮

由柴成煒、Massimo Torrigiani、樂大豆(Davide Quadrio)管理和策展的“藝術都市主題盛會”,從去年首屆開始便有著與眾不同的定位,參展者為十幾家較為獨立和新興的畫廊。三位管理者的上海當代藝術博覽會以及運營藝術機構的豐富行業(yè)背景,成為整個展會質量的保證。

這些畫廊往往以代理年輕藝術家和藝術計劃為主要業(yè)務內容,如BETWEEN藝術實驗室、仁廬、TA計劃、五樓空間、元畫廊。除畫廊展覽之外,藝術都市與紐約的APTInstitute合作呈現的藝壇新秀胡任乂的無限懺悔項目在現場也頗受歡迎。

同樣作為新興展會,背靠西岸文化藝術示范區(qū)的2015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利用地段以及周邊環(huán)境的優(yōu)勢,打出一套組合拳。6天里,這里共展示了32家中外知名畫廊的精品內容,還有與合作品牌共同策劃的設計項目,吸引共計近三萬人次的觀展總人數,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成績斐然的現場與額外的展品成交量。

在西岸與展會同時進行的,還有毗鄰的上海攝影藝術中心、香格納畫廊西岸館以及喬空間的新展,而不遠處的余德耀美術館、龍美術館(西岸館)的展覽也都與之連接起來,成為西岸文化區(qū)的系列活動重要組成,“2015 Art Wes t Bund:5個館·10個展·100種體驗”為主線的系列活動目前已經吸引了逾六萬人參觀。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大型相關展覽可以作為藝術展會這一重要事件的“衛(wèi)星活動”。如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的“未有燭而后至——陳傳興攝影展”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伊利亞和艾米莉亞?卡巴科夫:理想之城”,位于靜安公園的施華洛世奇水學校“家住長江”攝影作品展,震旦博物館的“畫影之間:張恩利×杜可風”,以及上海外灘美術館的“陳箴:不用去紐約巴黎,生活同樣國際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