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北京傳是2012春拍展現(xiàn)真實實力

來源:99藝術(shù)網(wǎng)專稿 2012-04-14

歷時半年奔波,足跡遍及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北京傳是2012年春季拍賣會將于5月14-17日在北京富力萬麗酒店拉開帷幕,力圖用實力為飽受關(guān)注與充斥各種爭議的內(nèi)地拍賣市場做出自己的詮釋。

傅抱石 《臥船觀雁 》設(shè)色紙本立軸 41.5x68cm 一九六二年作

 

中國書畫專場——五個專題構(gòu)建完整藏品體系

 

此次中國書畫專場將分為五個小專題,包括“重要私人藏中國書畫,傅抱石精品藏品,古代書畫,當代水墨專題,雅韻清風——名家扇畫”。精心篩選名家經(jīng)典力作,共計350余件,總標的估價逾2億元人民幣。

 

在重要私人藏中國書畫專題中,齊白石《紫藤蜜蜂》頗為精彩。該作品為白石老人于1940年繪制,時年77歲。紫藤是附生植物,沒有特定的生長模式。這幅較大的作品構(gòu)圖對畫家來說極具挑戰(zhàn)性,要使相互交織的藤蔓在畫面上紊而不亂,無論在渲染花、葉、藤,還是在處理構(gòu)圖時都需要細致、精湛之技巧。此外,出版并展覽于1990年香港文化中心舉辦的《水月風流--近代中國水墨畫》的黃賓虹的《山居圖》, 張大千中年力作《重溪疊嶂》,另外,長安畫派的領(lǐng)軍人物——石魯《秀色粉荷》,盡顯大家本色。

 

傳是本次還有幸征集到囊括張大千、徐悲鴻、謝稚柳等大家的《盛世元音冊》,為民國時期,在武漢做面粉生意的實業(yè)家趙厚甫,幼喪父,母項守貞(項英姑母)將其養(yǎng)大,后遷上海。建國后曾任民建中央委員、武漢市主委。1944年作其母六十大壽,他遍請全國名家為母作畫,尊母為“傲秋”。畫計190幅,其中有徐悲鴻、張大千的,畫分匯兩冊:敵戰(zhàn)區(qū)匯(貞松永茂冊),國統(tǒng)區(qū)(重慶)盛世元音冊,后散佚民間,本開出自“盛世元音”冊。

 

另有重要藏家提供傅抱石藏品,其中,傅抱石山水巨制《虹飛千尺》,為澳門著名收藏家鄧蒼梧先生舊藏,其所經(jīng)營的永大畫廊在當?shù)匾矘O富盛名;另《蘭亭雅集》、《臥船觀雁》均為傅抱石先生的經(jīng)典力作。齊白石的《大壽圖》綬帶紅桃,成雙呈對,寓壽上添壽之意,善頌善禱,也是白石好寫之祝壽題材,《荷花鴛鴦》更為白石老人喜畫題材,寓意幸福美滿,亦為藏家追捧的討喜題材;《吳冠中全集》和《吳冠中作品集》等多次出版和展覽的《香港中環(huán)》及日本東京西武百貨店出版和展覽的《天臺山飛瀑》,都為吳冠中先生八九十年代的重要創(chuàng)作。

 

古代書畫專題中,不乏重要書畫家的經(jīng)典作品,前輩的藝術(shù)在中國藝術(shù)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經(jīng)過數(shù)千年的發(fā)展,名家輩出,風格多樣,但他們?nèi)员A袅俗约旱乃囆g(shù)風格,并立于不敗之地。其中,錢鏡塘舊藏的兩件精品:虛谷的《蘆塘黃雀》,任伯年的《玉蘭山禽》出版于民國83年,鴻禧美術(shù)館主編的《僑岷華園藏畫》及1988年在香港集古齋舉辦的《集古齋三十周年紀念書畫展》,古代書法,王鐸的《草書臨晉<王蒙帖>》董其昌《行草冊頁》都為書家的代表之作。

 

當代水墨專題,是傳是這次新開辟的新的專題,名家薈萃,不乏當代書畫大家的代表力作,其中,劉大為的《吉祥圖》、王明明的早期作品《馬來漁村印象》范揚的《泛舟圖》等,精品薈萃。

 

沙孟海 書法對聯(lián) 103×23.5cm×2 (1)

 

“乾坤清氣”沙孟海書法專場——呈現(xiàn)文人藝術(shù)

 

沙孟海先生是近現(xiàn)代最為杰出的書苑宗師之一。他積七十余年之功力,精心翰墨,造詣宏深,成就卓著,以雄渾剛健的書風,獨步書壇。他的藝術(shù)不僅飲譽國內(nèi),而且在國際上亦有很大的影響,為世人所崇仰。沙先生歷任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浙江省文物管理文員會常務(wù)委員,中國書協(xié)副主席。他治學嚴謹,學識淵博。所論金石文字,逴礫前人,他的《沙孟海論書叢稿》等將在書學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

 

本次拍賣會得到了沙孟海親友的大力支持,收到了沙孟海先生21件墨寶。包括一件與后人共勉謹句“清氣滿乾坤”,一件四條屏陶淵明《飲酒》詩,一件對聯(lián)節(jié)錄《警世賢文》之勤奮篇(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以及16件條幅作品。此次21件拍品中,沙先生的書法,富于內(nèi)涵,善于開拓,尤以氣勝。所作吐氣如虹,橫絕太空,樸秀兼全,風神蓋世。其落筆千鈞,如縱斤斧?;蛑厝舯涝?,或輕如蟬翼,暢澀相映,巧拙互見。腕底如濤沖電擊,縱橫掃蕩,馳騁自如,妙不可言。先生將雄強與虛和作了含蓄有機的結(jié)合,化靜為動,涵奇于凡,險絕后的平淡更是深不可測。

王國維 《書法》 水墨紙本立軸 31×38.5cm

 

專業(yè)的古籍善本專場——學術(shù)氛圍濃厚

 

北京傳是2012春拍古籍善本部仍將延續(xù)2011年秋拍古籍善本專場的傳統(tǒng),匯集了名人書法、手札尺牘、版畫古書等,門類將更加細化,無論從專題性,抑或是專業(yè)都會更加盡臻完美,力爭為收藏愛好者獻上饕餮盛宴。

 

在名人書法方面,有羅振玉(1866-1940)、章梫(1861-1949)、鄭沅(?-1940)、朱孝臧(1857-1931)等人給同一上款人“吟秋”先生的書法四屏,書法卜文篆隸俱備,內(nèi)容俱佳。查閱相關(guān)史料可考,此上款“吟秋”先生為杜道周,抑或是蔣吟秋此二人,是較為可靠。

 

而清人蒙古三多的書法,亦是少見,三多,亦稱三多戈,清末民初文人。(漢姓張,字六橋,滿洲正白旗人,北京籍,為浙江杭州駐防旗人。)美學名家朱光潛(1897-1986)錄寫的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詩;任熊(1823-1857)與蔡冠洛(1890-1955)的書畫合璧;鄭逸梅(1895-1992)曾譽為“海上寓公”的周退密(b.1914-)的書法長文,已入期頤之年的昌樞先生是著名的收藏家、學者、書法家、詩人、文史專家,其工詩詞、擅翰墨,精碑帖,富收藏,大凡傳統(tǒng)文人的雅嗜,他皆有造詣,此件周老的書法長文,承載的無論是歷史抑或是文化價值,其所涵蓋地信息量是不容小覷的。

 

此外,大家耳熟可詳?shù)拿視ㄟ€有:康南海(1858-1927)的書法對聯(lián)(附錄出版,學術(shù)研究價值高);弘一法師(1880-1942)的書法;沙孟海(1900-1992)的扛鼎力作;王蘧常(1900-1989)的章草生姿;楊沂孫(1812-1881)、吳大澂(1835-1902)、錢振鍠(1873-1944)、商衍鎏(1875-1963)等書風各妍;政要名宿于右任(1879-1964)的草法精絕;黃興(1874-1916)黃克強的書法,孫文(1866-1925)之子孫科(1891-1973)的手跡,宦海沉浮,名書留世。王國維(1877-1927)、老舍(1899-1966)、俞平伯(1900-1990)、冰心(1900-1999)、黃苗子(1913-2012)、鄧云鄉(xiāng)(1924-1999)、頓立夫(1906-1988)諸人的一派文雅書風。

 

本場中亂世文人胡蘭成(1906-1981)的書法“忍”字也是一則有趣的小品。此外,林散之(1898-1989)、舒同(1905-1998)、武中奇(1927-2006)、歐陽中石(b.1928-)、沈鵬(b.1931-)、王鏞(b.1948-)、蘇適(b.1935-)等人的書法亦是在本次古籍專場陸續(xù)登臨。

 

啟功、劉九庵、謝稚柳、楊仁愷、徐邦達并稱中國書畫鑒定界“五老”。今年又恰逢啟功誕辰百年,然年初龍?zhí)ь^之日,鑒定界五老的最后一位徐邦達(1911-2012)先生亦仙游,自此中國書畫鑒定界的“五老”時代終結(jié),深感痛惜的同時,亦是值得追勉!本場古籍善本,四老聚齊,(徐邦達書法屬上款人“明月”先生專題。)唯獨缺憾劉久庵之墨寶,甚為可惜。

 

值得期待地是本次古籍善本幸運地征集到楊善深(1913-2004)的若干幅書法作品,構(gòu)成了楊善深書法專題。

 

本次古籍善本征集而來的手札尺牘、印拓版畫類的標的,亦是滿目琳瑯,異彩紛呈。胡鑊 (1840-1910)的手稿長卷;王杰(1725-1805),的信札對開;金玄木老先生集藏的印拓;朱復(fù)戡(1902-1989)、端方(1861-1911)、祁雋藻(1793-1866)藏的《古器拓片藏集》;翁同龢(1830-1904)、黃遵憲(1848-1905)、黃炎培(1878-1965)、喬大壯(1892-1948)、吳子深(1893-1972)等人的信札手跡亦是倍受矚目,江朝宗(1861-1943)的集詩書法手卷;錢鐘書致容鼎昌(b.1919-)的書法信札(容鼎昌,筆名黃裳,當代散文家、高級記者。)來源有序,內(nèi)容值得品讀;另有朱鈞(?-1860)、王鼎(1768-1842)、張慎和(清.乾?。⒍琅剩ㄇ?乾?。⑺握{(diào)元(清.乾?。?、楊煒(清.乾?。┑热耸衷齼皂摵霞?。

 

此外,陸丹林(1896-1972)藏 林語堂手札亦備受矚目。值得重點推薦的尺牘應(yīng)屬吳昌碩(1844-1927)《致石船先生尺牘》,從其書風來看,應(yīng)為其早年所作。吳昌碩一生行跡,曾有王個簃(1897-1988),《吳先生行狀》、林樹中(b.1926-)《吳昌碩年譜》等文著對其生平交游和創(chuàng)作作過初步整理,有過基本的面貌勾勒。但關(guān)于吳昌碩早年的行狀材料極簡,目前雖漸有發(fā)現(xiàn),但所記之事亦約略不詳,多數(shù)事跡實有遺漏,仍然需要大量的史料補充、翔實細節(jié)?!吨率壬郀返闹匾裕谟谒崾玖藚遣T與江蘇名吏李超瓊(清)的一段交往,作為其早年在蘇州的重要史料,在吳昌碩研究中值得重視。

 

在征集的書籍版畫方面,亦有佳品呈現(xiàn):清代的經(jīng)折裝《金剛般若密經(jīng)》;《精華硯譜》取古人采硯記中:“天地之精,山靈之華。”之語焉,書中所收古硯先請諸家借覽,令善手工畫者,就實摹寫,然后用石版、銅板刷印,色澤花紋絲毫不失其真。珂羅版《柳公權(quán)玄秘塔、廟堂碑堂本》兩冊;《陽曲傅青主手著婦科全集》本套書籍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字分,共2函8冊,至今流傳于世,造福于人。傅山在醫(yī)學上有著巨大的成就。內(nèi)科、婦科、兒科、外科等均有很高的技術(shù),而尤以婦科為最。傳世醫(yī)書有《傅氏女科》、《青囊秘訣》等。

17世紀初 黃花梨滿徹大四件柜 估價2500-3000萬元 118x58x256cm

 

瓷玉工藝品及“物得其宜”黃花梨家具專場——北京傳是推陳出新

 

北京傳是瓷器工藝品部將于2012春拍正式推出瓷玉工藝品專場及“物得其宜”黃花梨家具專場,屆時將薈萃瓷玉珍玩及明清家具共計400余件。

 

在本次春拍中瓷玉工藝品專場雖然不是器物大類中的重頭戲,但是瓷玉工藝品專場中也有很多的讓人稱贊的拍品。此次瓷玉珍玩專場共計300余件標的,下設(shè)明清瓷器專題;“清雅賞鑒”文房專題;“紫玉金砂”紫砂壺專題;以及明清玉器專題。

 

明清瓷器專題中的“清乾隆粉彩福祿尊”是本場拍賣中的重器之一。這件拍品原于北京市文物公司舊藏在翰海2010年秋季拍賣會北京市文物公司五十周年慶典夜場中以過千萬的價格成交。器形雍容大氣,圓口,器形以下漸廣,垂腹,圈足,肩部飾雙螭龍耳,胎體厚重,釉面潔凈,造型端莊。腹部滿繪粉彩福祿圖,五色神鹿形態(tài)各異,或嬉戲,或奔跑,或顧盼,或小憩,一派生機勃勃之景象。粉彩繪畫技法高超,不僅將瑞鹿的神態(tài)描繪的生動傳神,更襯以參天古樹,奇石嶙峋,蒼松翠柏,郁郁蔥蔥,極為自然逼真。底落“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書款。

 

清乾隆粉彩福祿壽五子登科觀音瓶估價250-300萬元,極為珍貴。該瓶撇口,束頸,溜肩,長鼓腹斂,圈足,通體施白釉,釉面均勻瑩潤潔白,溫潤如玉。腹部主飾福祿壽人物圖,圖中紅蝠輕盈,人物衣衫飄逸有致,神態(tài)形象生動。此器人物眾多,敷彩亦是層次豐富,繪工精細。底書“乾隆年制”四字雙行篆書款。

 

一件明正德綠彩暗刻龍紋盤十分少見。該器釉色青白,內(nèi)壁盤心飾綠彩暗刻龍紋,外壁釉下暗刻海水波濤紋,兩條綠彩龍紋裝飾其間,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品極為類似(參見《故宮博物院文物珍品大系——雜釉彩•素三彩》,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2009年,頁90,圖71)。

 

在“清賞雅鑒”文房專題中匯集了各種材質(zhì)的文房佳器。如“銅鎏金乾隆造辦處獅子穿花蓋盒”此盒通體鎏金,盒蓋頂部鏨刻浮雕獅子穿花圖。小盒做工極為精致,盡顯乾隆宮廷的奢華。

 

本次紫砂專題中不乏精品。其中紫砂仿生壺、紫砂加彩壺以及乾隆官造紫砂壺都是各種代表。清乾隆“紫砂黑漆描金多子多福壺”是本場拍品中的重器之一。此壺造型端莊典雅,砂質(zhì)細膩,繪畫細致入微,金色飽滿,富麗堂皇,底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與故宮藏紫砂描金壺極為接近。

 

 

“物得其宜”黃花梨家具專場——得到藏家及媒體的廣泛好評

 

本次黃花梨家具專場上,有半數(shù)以上為當世稀缺的清代黃花梨古典家具,另外一部分拍品則是老料新作的黃花梨家具,即將清代黃花梨家具及古代海南黃花梨的原料經(jīng)過當下的工藝大師精心雕琢,呈現(xiàn)出的新風貌的仿古典家具。

 

其中,一件清代黃花梨六柱架子床尤為珍貴,此床通體由黃花梨制成,鋪面四角設(shè)立柱,上有頂架,正面另安裝門柱,由門圍子與角柱連接。床架立柱、橫棖、十字連方透欞床圍內(nèi)外兩面飾打洼線條,花眼藤席床面,束腰下的牙條光素無飾,邊起陽線并與腿足內(nèi)角線交圈,底承內(nèi)翻馬蹄。各結(jié)合部位均用活榫銜接,便于分解組合,設(shè)計精巧,雕工精細,十分珍貴,估價300-350萬元。

 

另一件明代的黃花梨三彎腿草龍獸腿大炕桌可堪稱明清炕桌之精品。這張炕桌用料考究,造型舒展,做工精細,同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賞》書中的炕桌在工藝造型上如出一轍(書本圖63)。桌面攢框鑲整版,冰盤沿,束腰彭牙。牙板雕分心花,草龍紋,三彎腿,頂端轉(zhuǎn)角高浮雕雕螭龍頭,足端雕龍爪,十分威武,為典型明代宮廷風格。該件家具曾參展于2011年首都博物館主辦“物得其宜”黃花梨文化展,著錄詳實,估價30-50萬元。

 

據(jù)悉,此次拍賣的拍品于3月21日-5月10日在北京798藝術(shù)區(qū)邦文藝術(shù)港灣展出亮相。該展覽匯集了包括賽克勒博物館舊藏在內(nèi)的90余件明清兩朝和當代的黃花梨精品家具,椅凳桌案、柜架箱匣等無所不包,品類齊全,工藝精湛。

曾梵志 《自畫像》 布面油彩 130x130cm 2007年 

 

現(xiàn)當代藝術(shù)專場——遵循市場熱點和學術(shù)價值兩條主線

 

2012年春拍中國現(xiàn)當代藝術(shù)專場將繼續(xù)遵循市場熱點和學術(shù)價值兩條主線,版塊設(shè)置上除了延續(xù)既往“經(jīng)典寫實油畫”“成熟多元的當代藝術(shù)”“早期中國當代藝術(shù)個案”外,將新增 “唯美地呈現(xiàn)”“紅色經(jīng)典藝術(shù)” “藝術(shù)史的材料”“學院的力量”等版塊,為廣大藏家提供高性價比拍品百余件,既有寫實畫派藝術(shù)家的重要作品,又有當代藝術(shù)大家的代表力作,奉獻大師精品之作的同時,也推薦具有較高水準的新人作品。

 

古本次推出的“唯美地呈現(xiàn)”版塊將按美術(shù)史脈絡(luò),梳理推出諸如吳冠中、陳抱一、郎靜山、戴澤、韋啟美、杜泳樵、李青萍等中國油畫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的多位大家的唯美風景作品十余件。如吳冠中的《山東榮成龍須島》、陳抱一《靜物》,戴澤的《西雙版納》、韋啟美的《山花》等作品畫面唯美,來源可靠,有力呈現(xiàn)了老一輩藝術(shù)家們的扎實功底和深厚藝術(shù)造詣。其中《山東榮成龍須島》是吳冠中油畫風景作品的力作。作品是吳冠中先生1976年在山東寫生時所作。當時吳冠中先生留宿于榮成市龍須島鎮(zhèn)大西莊村,在結(jié)束寫生離開山東時,將此作留在了當?shù)?。?shù)十年來,一直為當?shù)孛佬g(shù)工作者李盛生先生收藏。作品尺幅巨大,純以油彩繪畫,景色描繪與色彩地使用,自然地充滿了不求形似求生韻的詞心和逸氣,顯然是吳冠中70年代的典型風格。作品中的構(gòu)圖、用光、色彩、點線、意境處理,無處不透露著吳冠中對東西方文化精髓的充分吸收與消化后的獨立探索。

 

經(jīng)典寫實作品是近年油畫拍賣的熱點。此次“經(jīng)典寫實油畫”將推出寫實經(jīng)典的名家作品包括:楊飛云、陳丹青、劉孔喜、郭潤文、袁正陽、忻東旺等中國寫實畫派名家的力作。此次推出的楊飛云《女性肖像》是中國當代著名寫實主義油畫大家楊飛云先生的肖像畫代表作之一。

 

《波蘭女子佳瑟琳》是陳丹青極為少見的大尺寸作品。1980年陳丹青創(chuàng)作的《西藏組畫》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國畫壇產(chǎn)生巨大影響。此幅作品創(chuàng)作于1992年,是陳丹青“西藏組畫”系列后第二階段藝術(shù)創(chuàng)作高峰期的最重要作品,也是目前所知那一創(chuàng)作階段中除了《國學研究院》外的最大尺幅作品。作品已經(jīng)藝術(shù)家本人認證。

 

本次“成熟多元的中國當代藝術(shù)”版塊重點推出了曾梵志、羅中立等藝術(shù)家力作。曾梵志的《自畫像》創(chuàng)作于2007年,曾梵志在2000年決定結(jié)束“面具”系列,作品中的人物拿下了面具,男男女女都露出閃爍的大眼睛與內(nèi)心的情感。在他的作品《自畫像》中,一位男子優(yōu)雅地穿著深色西裝與閃亮的紅色風衣,和曾梵志早期作品中的人物相比,我們看到他對于心理的描繪更為深切。此外,還將推出楊少斌、孫良、楊冕、毛焰、尹朝陽、夏俊娜、韋嘉、陳可、熊宇等當代藝術(shù)家優(yōu)秀作品多件,涵蓋了近年來有廣泛的收藏群體的不同年齡段藝術(shù)家,如尹朝陽的《郊外系列之二》、熊宇的《萬水千山》都是藝術(shù)家代表性風格中的力作,分別有重要出版和海外重要展覽經(jīng)歷。

 

此次春拍“早期中國當代藝術(shù)個案”推出的1995年在中國美術(shù)館的舉辦的“第三屆油畫年展”的十件作品。

 

“紅色經(jīng)典”是中國社會中一種獨特的文藝現(xiàn)象,此次“紅色經(jīng)典藝術(shù)”版塊將推出多件與人們歷史記憶密切相關(guān)的作品,諸如李樹基的《盼》、羅貽的《偉大的祖國 偉大的人民》等。李樹基的《盼》原創(chuàng)作稿曾于1982年與羅中立的《父親》、陳丹青的《進城》等經(jīng)典力作一起赴法參加巴黎春季藝術(shù)沙龍展覽后被中國美術(shù)館收藏。

 

“藝術(shù)史的材料”版塊將推出吳作人、徐邦達手稿,范曾、何多苓、喻紅、龐茂琨等藝術(shù)名家素描作品。

 

本次推出的“學院的力量”版塊,即是對目前市場中備受關(guān)注的具有學院教師身份的中青年藝術(shù)家作品的梳理和呈現(xiàn),諸如王克舉、張冬峰、李曉林、井士劍、任傳文等。
 

 


【編輯:易小燕】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