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培根《約翰·愛德華茲肖像習作》
5月13日,弗朗西斯·培根創(chuàng)作的外一幅三聯(lián)畫《約翰·愛德華茲肖像習作》(佳士得再推培根三聯(lián)畫 勢必再掀熱潮)在紐約佳士得的“戰(zhàn)后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上拍,以8080萬美元成交(佳士得戰(zhàn)后與當代藝術晚間拍賣會TOP10(圖))。這也是繼2013年11月,培根的三聯(lián)畫《盧西安·弗洛伊德三習作》以1.2億美元創(chuàng)造藝術品拍賣紀錄之后的又一力作。
這幅作品的送拍人,是在美國老牌藝術雜志《Artnews》連續(xù)三年排行第四的臺灣著名藏家陳泰銘。他于2004年到2005年期間,在蘇富比通過私洽方式購藏此畫。據業(yè)內人士透露:“該作曾于2001年2月8日倫敦佳士得以308萬英鎊被一位墨西哥藏家拍得;2005年蘇富比私人洽購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陳泰銘。”
當代口味的華人藏家
相對于一般華人藏家喜歡收藏中國書畫的習慣,陳泰銘的收藏口味相當西化。在他的收藏中,從1930年代以后的畢加索到亨利·摩爾,再到弗朗西斯·培根、杰夫·昆斯的經典之作幾乎都在他的收藏隊列當中。他還偏愛留洋中國藝術家的作品,如趙無極、常玉、廖繼春等。
在他陽明山的豪宅中,當代感十足。一進客廳,迎面的是里希特1994年的作品《墻》,另一幅是古爾斯基在紐約MoMA展覽時的封面作品,通往餐廳的是趙無極1980年代的三聯(lián)作,花園中佇立的是葛姆雷的雕塑……
在20多年前,業(yè)界送給陳泰銘的稱號就是“封面先生”:這是對于有錢的門外漢,不懂挑畫,只好跟隨拍賣圖錄走,哪一張作品登上封面,就買哪張的訕笑。
然而,陳泰銘的藏品每次在轉手時,那些封面作品,不僅保值,而且還讓他賺取了巨額差價。陳泰銘表示:“買封面也就意味著相信專家,專家會把一張畫選為封面,一定有它的特殊意義。我視拍賣行的專家們?yōu)槲业闹悄覉F。這么多年我的做法一直沒改變。”也就是在這個過程當中,陳泰銘建立起對弗朗西斯·培根的興趣。
收藏家影響藝術生態(tài)
2003年,陳泰銘曾以900萬美元在紐約蘇富比當代藝術拍賣中,以全場第一高價,拍下了培根的一張三聯(lián)作,并再以380萬美元競得另一幅培根的《弗洛伊德肖像三聯(lián)作》。而培根另一幅重量級作品《教宗》也是陳泰銘的重要收藏之一。同時也是國外美術館舉辦培根展覽必向陳泰銘商借的作品。
從2003年開始,國際上借展陳泰銘的培根收藏就達7次??梢婈愄┿懙呐喔詹刂?。除了出借培根收藏外,陳泰銘的其他收藏也是國際美術館重點研商的對象。如2007年7月,應德國之邀,陳泰銘把2006年在倫敦以311萬英鎊拍下的里希特作品《瑪麗安阿姨》出借給德勒斯登美術館進行長期展出。而目前包括日本國立東京現代美術館等5家重量級美術館,都在等著舉辦陳泰銘藏品展。
陳泰銘不僅對美術館產生影響,同時他也深刻地影響到拍賣公司的策略轉化。比如早年為單一作品如常玉、趙無極出單獨精裝目錄的,就是應陳泰銘的要求開始的。盡管陳泰銘對于拍賣公司的要求多多,但是這樣要求下的拍賣結果一般都是十分亮眼。陳泰銘在2011年在香港羅芙奧釋出了自己1994年以440萬臺幣購藏的常玉《五裸女》,最終這件作品以1.28億港元拍出,成為了常玉在拍賣場上的最高歷史紀錄。
不僅是個人收藏備受追捧,他旗下的國巨基金會收藏同樣也是市場矚目的焦點之一。國巨團體從1985年起便連續(xù)贊助海內外的藝文流動,并收藏二十世紀華人繪畫,1999年9月正式成立國巨文教基金會。除了會將典藏品借展給全球各大美術館及博物館外,在2004年、2005年佳士得兩次國巨基金專拍,到2013年香港蘇富比40周年推出的專拍都可看出國巨收藏對拍賣公司,對藝術市場的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