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藝術品電商:買藝術品就像買衣服?還需拭目以待

來源:99藝術網國際頻道 作者:郭遜博綜合報道 2015-07-10

互聯網技術逐漸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響并改變著各行各業(yè),改變著人們的消費習慣和行為方式。藝術品也不例外,有畫廊利用網絡平臺銷售畢業(yè)生作品,也有傳統(tǒng)的拍賣行開始利用社交媒體和電商平臺推廣和銷售藝術品的案例,網上模式產生的規(guī)模經濟效益顯而易見的,不少受眾被吸引到互聯網平臺上購買藝術品,也顯示了藝術收藏的逐漸普及和民主化,似乎預示著藝術品電商的春天就要來了,然而對大眾來說,網上購買藝術品真的像網購件衣服或家居用品那么頻繁或方便嗎?顯然還需要拭目以待。

網銷畢業(yè)生作品:一半是公益一半是商業(yè)下的新機會

來自英國媒體《每日電訊報》的報道,2004年創(chuàng)辦于英國的在線電子商務公司New Blood Art 幫助剛畢業(yè)的油畫、雕塑等專業(yè)學生在網上展示和銷售作品。網站創(chuàng)始人莎拉·瑞安曾是美術教師,“公司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作為一個孵化器幫助剛走出校門的年輕藝術家推出自己,度過從畢業(yè)到穩(wěn)定下來這段艱難時期,”她說,“隨著學費的不斷上漲,有的年輕藝術家還背負著沉重的債務負擔。以至于他們等不及被發(fā)現。眾所周知,藝術專業(yè)是個難以維持生計的專業(yè),而畫廊又會擔心因銷售不出作品而被迫關閉。因此,剛畢業(yè)、市場尚未建立起來的年輕藝術家常由于沒有展覽露面機會而放棄藝術。”New Blood Art 希望能夠為學生們建立展示創(chuàng)作和才華的平臺及創(chuàng)造銷售作品的機會。


藝術家 Nina Stallwood的作品《倫敦的黃昏》, 在New Blood Art標價195英鎊


藝術家Morwenna Potter的裝置作品,在New Blood Art標價5千英鎊

New Blood Art會做好藝術家作品的“質量監(jiān)督”,經過挑選后作品免費在其網站上展示,作品售價從50英鎊到數千英鎊不等,平均售價在400英鎊左右。一旦有銷售,網站將收取40%的銷售價格作為傭金。去年New Blood Art還新增設了實體畫廊,目前有大約25萬英鎊的年營業(yè)額。


在New Blood Art展出后獲認可的藝術家伊恩•安德魯斯

來自曼徹斯特的藝術家伊恩•安德魯斯就是在New Blood Art展覽后取得成功的藝術家,他的作品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間。據安德魯斯講:“很多小的畫廊都關閉了,New Blood Art的確幫了年輕藝術家很大忙。盡管作品售價可能不太高,但這些資金是藝術家沒有放棄繪畫或雕塑的重要支撐。使得他們有更大信心創(chuàng)作,取得更多突破。當然,即使沒有銷售有些人仍會執(zhí)著地堅持下來,但如果作品長期沒有銷售,更多人會選擇放棄。”最近安德魯斯的作品售價已經達到2萬5千英鎊。

拍賣也瘋狂:從實體到線上的銷售新模式

據佳士得CEO史蒂芬·墨菲講,佳士得線上拍賣及展示銷售作品量迅速增加。“我們生活在全球范圍內文化轉變時期,在線活躍分子數量遠大于我們之前服務的對象。”2011年9月,紐約佳士得為紀念國際影壇巨星伊麗莎白·泰勒,舉辦了系列活動、展覽和拍賣。在泰勒珍藏專場拍賣中,佳士得未采用現場競標,而是全部放在其官網上進行拍賣,最終悉數成交。據佳士得電子商務首席布萊恩·肖透露,2014年佳士得共舉辦了78場網上拍賣活動,而2012年僅有4場??傮w而言,2014年,佳士得拍賣網上訪客量超過150萬人次,許多單次拍賣吸引了2到3萬的訪問者。2015年3月,在線亞洲藝術專場,上拍的274件作品全部售出。意外引來96個國家的86776關注量,平均每件作品有29位競標者。銷售總額達243萬美元,是最低估價的543%。


紐約佳士得

雖然網上數量增長看似更有潛力,但現場拍賣將可能繼續(xù)作為佳士得的靈魂而存在。畢竟當花費數百萬美元時,買家還是希望能夠一睹購買對象。而互聯網銷售的另一優(yōu)勢在于,在線拍賣時傳統(tǒng)拍賣所需的設計精美、制作精良的圖錄及宣傳彩頁的巨額打印費用也能夠節(jié)省下來。


佳士得拍賣現場

伴隨移動互聯網設備使用的大幅增加,藝術品將會被吸引到這個方向上來。來自歐洲藝術基金會(TEFAF)上個月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全球藝術市場已超越2014年突破510億歐元。藝術品的電子商務正在蓬勃發(fā)展,高端藝術品市場近幾年銷售記錄也在不斷的刷新。年輕購買者的數量急劇增加,他們在尋找更多方式,以便更加方便的購買到不同價格等級的作品。對于精通互聯網的年輕一代,在線購買藝術是一個容易跨越的門檻。只需補充一定的藝術教育,這在學?;蛲ㄟ^社交媒體微博、Instagram等就能夠獲得。關注藝術家的作品及前沿畫廊白立方、高古軒動態(tài)等,在手機上就能上世界藝術史課,多去了解,看哪件作品更能夠打動你,提高自己的品位修養(yǎng)。未來五年網上銷售作品預計將要比現在多的多。

盡管人們在都談互聯網+,談在互聯網的大浪潮下,藝術品企業(yè)要如何快速抓住時機,利用互聯網思維重塑行業(yè),實現轉型升級。然而如何培養(yǎng)和改變收藏家們的消費習慣和方式,如何將線上平臺的體驗更大程度接近實體平臺,以及保證售后服務,更是不容忽視的問題。畢竟要讓人們像網購衣服一樣網購藝術品,就目前來說,還不是一個十分樂觀的事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