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李亞俐喜不自禁 春拍策略吸引新買家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邱家和 2009-04-11

  ●香港蘇富比“20世紀中國藝術”主管李亞俐

  

  ○這次春拍刷新了林風眠作品成交拍賣紀錄,對此如何看待?

 

  ●林風眠的這件作品,完全符合我們確定的今年春拍的策略:拍品要新鮮;價格要適宜;出處要清楚。這三點很重要,可以讓市場上的買家,在競拍之前就高度認可。當前,不管是哪個產業(yè),消費信心最重要。


  ○如何看待其全部作品100\%成交的狀況?


  ●林風眠的地位不容撼動,他的油畫作品比彩墨作品少,加之這些作品從未在市場流通,所以會100\%成交。


  之前他的作品在拍賣場上,油畫的拍賣價格一向不低。2004年后“京劇人物”系列香港拍過兩三件,價格都過了500萬港元。這次《穆桂英掛帥》從常見的兩人構圖變成三人構圖,內容多了,畫面結構復雜了,價格拍到800多萬港元,是有數據支持的。


  《漁獲》刷新紀錄,可以歸結為三個因素:藝術家個人修養(yǎng)的因素、歷史的因素以及市場的因素。這件作品是林風眠當年“藝術家下鄉(xiāng)”的作品,反映了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這是歷史的因素,而從市場因素看,與“京劇人物”系列相比,這組作品更稀少,在市場上有3件,過去的拍賣紀錄是六七百萬港元。而這件作品描繪的人數相對比較少,細節(jié)和透視更豐富。同時,作品的品相很好,畫面的質量非常好,只有很少的地方需要修補。再從大的市場面來看,徐悲鴻的作品拍到了六七千萬港元,陳澄波都超過3000萬港元,相比之下,林風眠的新紀錄并不高。


  林風眠與徐悲鴻很像:字畫作品多、油畫作品少。林風眠的油畫作品比徐悲鴻的價格低。這次林風眠作品刷新紀錄,使落差有所縮小。林風眠的作品數量不過二三十件,會不會有新作品出現?可能性很小。這次拍賣對他的價位有了比較公平的說法。高價位的作品,在私人藏家手里再出來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林風眠作品的價格繼續(xù)往上走是可以預期的。因為高端市場上的私人藏家有兩個特點:高價與永久收藏。未來他的價位會繼續(xù)走高。


  ○對朱沅芷拍出的新紀錄怎么看?


  ●他的作品是他上世紀30年代“巴黎時期”的經典代表。作品采用的材料絹布,使畫面的細部與色彩淋漓盡致;作品中人物眾多,采用了斜角構圖,在目前所見的眾多《最后的晚餐》的作品中很突出。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樣的圣經故事中,卻在背景上畫了一幅中國的山水畫。前不久他的一件晚期“紐約時期”的作品在佳士得拍到了500多萬港元。因此這次刷新其個人成交紀錄是合理的。


  ○為什么占據成交排行榜前10位的拍品有8件是首次在拍賣臺亮相的作品?


  ●這印證了拍賣場上長久的定律:拍品只要新鮮、出處顯赫,就是藏家追逐的目標。收藏家青睞這樣的作品,因為這符合市場定律。


  ○對這個專場拍賣總的評價是什么?與去年秋拍相比有什么變化?


  ●對這個業(yè)績很高興。不僅對蘇富比的“20世紀中國藝術”專場是強心劑,對整個市場都是正面的參照。說明香港蘇富比今年春拍所采取的“精選拍品”的策略,有真實的市場數據可以印證。


  當然,這也反映了今年春拍與去年秋拍之間幾個月內市場形勢的迅速變化,說明我們的策略是正確的,這個策略會延續(xù)到今年秋拍。


  ○蘇富比在征集歐美藏家珍藏的“20世紀中國藝術”的拍品方面的優(yōu)勢能否保持?


  ●這個優(yōu)勢,一方面是我們大力推動的一個大方向,讓紐約、倫敦、巴黎與香港的專家通力合作;一方面也是蘇富比內部的行政運作長期積累的金字招牌。我們征集拍品真是爭分奪秒,因為蘇富比的春拍時間早,是中國春拍的第一拍。在市場最困難的這幾個月內能做好拍品征集很不容易,使這次春拍拍得很漂亮。我認為這個優(yōu)勢可以長期保持。


  ○今年參與拍賣的買家有什么變化?對買家有什么建議?


  ●今年參與拍賣的買家,據蘇富比客戶服務部門的資料,32\%是新買家。說明今年春拍的估價策略成功地吸引了新買家。這是很輝煌的。“20世紀中國藝術”不止是“老油畫”,還延續(xù)到現代藝術的框架,起價高于當代藝術,因此買家的年齡層面比較大,45歲以上。那些新買家中,有的買過字畫、古董,有的則是真正的新買家。


  兩三年里,買家謹慎購買的心態(tài)不會變。因此會特別關注歷史定位、市場定位清楚的作品。收藏性會高于前一段時期的投資性。尤其是對有10年、20年收藏經驗的藏家,當前的市場提供了難得機會,可以有機會買到價位合理的的好作品。


  “20世紀中國藝術”的市場好比中國書畫的市場,買家的投入較大,對作品的歷史性有比較嚴格的認定,對作品的藝術性、收藏價值很關注。當然,“20世紀中國藝術”的作品數量是有限的,藝術家有的過世了,有的創(chuàng)作量減少,因此買家會更注重質量。


  對于藏家而言,買藝術品一定要強調品質優(yōu)先。藏家關心作品出處,許多人很用功。高價競標成功后還會進一步探詢資料與旁證。因此,我們盡可能透明,在圖錄上有清楚地記載,提供當事人的說明。


【編輯:海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