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由文化部主辦的“2012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在京舉行驗收評審會。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劉大為,文化部藝術司副司長諸迪,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顧問、中國畫學會副會長楊力舟,全國美術館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錢林祥,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江洲,光明日報社高級編輯諶強等來自政府文化部門、美術機構、專業(yè)媒體的專家學者擔任評委,江蘇美術館、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廣東美術館、湖北美術館、中央美院美術館、亞明藝術館等全國28家國有美術館的館長或相關部門負責人在評審會上作了匯報。內容涉及展覽基本情況、公共教育活動、宣傳推廣活動、展出效果、惠及人群等多方面,不僅是對展出季活動的整體呈現,也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全國各國有美術館藏品工作的思路和做法。
為充分展示我國美術創(chuàng)作研究取得的豐碩成果,加強對當代美術創(chuàng)作的引導,進一步提升全國美術館收藏研究水平,推動美術館逐步建立藏品的固定陳列,同時促進美術館積極適應免費開放的新要求,切實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功能,使廣大群眾能夠分享國家美術發(fā)展的優(yōu)秀成果,文化部于今年年初就啟動了“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經過半年多的醞釀、籌備和組織,經過各省市文化廳局的嚴格的申報和專家評選,全國共有28個國有美術館展覽項目被納入此活動目錄。在活動具體展開的8月至11月期間,入選的28家美術館依托于各館自有藏品,經過精心策劃,推出了各種展覽,充分體現了各美術館對館藏資源的梳理、研究、展示和推廣成效。這些優(yōu)秀的美術典藏為廣大群眾奉上了一場精彩的藝術盛宴,真正體現了“國家財富,人民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務建設。
從本次匯報會的情況來看,“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各地美術館均結合自身優(yōu)勢,從地域性和館藏精品出發(fā),推出各種極具代表性的主題展,學術主題突出,公共教育和推廣活動豐富。如北京畫院美術館的“三百石印富翁——齊白石的金石心跡”、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的“館藏國立北平藝專美術精品展”、上海美術館的“共同的眼睛:20世紀中國藝術‘現代化’演進圖考——上海美術館館藏精品展”等展覽體現了對美術史意義的梳理,主題鮮明。同時,“山月丹青:紀念館山月誕辰100周年藝術展”、“滄海一粟——劉海粟作品陳列展”、“決瀾長歌——龐薰琹藝術回顧展”等名人藝術館(紀念館)以著名藝術家為個案研究的展覽也呈現出不同亮色。此次展出季作品涉及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漆畫、壁畫等諸多畫種,完整呈現了各美術館的收藏特色。
尤為難得的是,“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期間,各館注重社會效應,相繼推出了豐富多彩的公共教育和推廣活動。他們或舉辦主題講座、論壇,或組織志愿者現場講解、導覽,或邀請藝術家現場介紹和指導創(chuàng)作,以及舉辦夏令營、請大中小學生做講解員等活動,吸引了社會各界人士參觀并參與其中。如中國美術館的“大器‘玩’成——中國美術館藏民間玩具精品展”的展期較長,跨越了“六一”兒童節(jié)和整個暑期,于是,該館通過“小小講解員”等活動,邀請和培訓了60多位小學生在現場進行導覽和解說,吸引了諸多少年兒童參與其中。同時,還推出了“益智玩具”“我在美術館畫畫” 等活動,舉辦了多場專題講座。除中國美術館外,其他各館在公共教育和推廣方面也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如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不僅將展覽海報投放到地鐵和公交車上,還開辟了網上數字美術館,觀眾僅需動動鼠標和手指即可輕松的欣賞到每幅展品,閱覽到展品的詳細介紹。亞明藝術館推出展覽“亞明歐亞風情寫生展”,立足于安徽作為一個勞務輸出大省的實際,邀請了在海外建設工程中的務工人員參觀展覽,把一個規(guī)模不大的美術館活動搞得有聲有色,可圈可點……同時,廣州藝術博物院、何香凝美術館、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等還紛紛在不同的場館和城市舉辦了巡回展出。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立足于提供更充分的公共文化服務,讓廣大群眾享受到國家美術收藏的成果,不僅反映了美術館專業(yè)化建設的前進步伐,也在普及美術知識、提高人民審美水平的基礎上,為美術館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