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909年10月28日-1992年4月28日)是生于愛爾蘭的英國畫家,同名英國哲學家的后代。
題目不是段子,這位目前世界第12貴藝術家,世界第18貴作品的藝術家,天生是個受虐狂,卻總欲求不滿,只能把他對暴力與虐的渴望傾注在畫作中。
Three Studies of Lucian Freud
1969
$148.4 miilion
1920s 沒學過畫畫 天生女裝大佬,培根天生是M。
1924年,他開始穿女裝參加舞會。
1926年,他被父親趕出家門,因在試穿母親內衣時被發(fā)現(xiàn)。
后來他對朋友說,小時候父親讓馬夫鞭打他,結果他只好和馬夫XX。
他恨父親,卻不得不承認父親對他有性吸引力。
MAN KNEELING IN GRASS 1952
他去了柏林,那里比當時還沒成為腐國的英國對同性戀更寬容。
然后去了巴黎,看了畢加索的畫展后,他決定停止當時剛起步的家具設計工作,開始畫畫。
1930s 風格探索期 及時行樂。
1933年,他參考畢加索畫作《三個舞者》作成的《受難》首次引起注意。
Crucifixion,1933
然而很快大家就忘記了他。
1936年,他的作品因“不夠超現(xiàn)實”而被倫敦國際超現(xiàn)實主義展覽拒之門外。
1937年,這位失望的藝術家?guī)缀醴艞壛死L畫,1937年至1943年期間創(chuàng)作的作品沒有一幅留存至今,據說風格并不統(tǒng)一。
在戰(zhàn)爭爆發(fā)前的最后幾年里,他和他的伴侶、贊助人埃里克?霍爾(Eric Hall)一起賭博、旅行。
1940s 形成穩(wěn)定的暴力+三聯(lián)畫風格
因為天生哮喘,他不適宜入伍。
他躲過了二戰(zhàn),卻躲不過元首。
1945年,他第一張驚世駭俗的三聯(lián)畫作品,最初靈感,來自一張希特勒在紐倫堡閱兵從車里出來的照片。
Three Studies for Figures at the Base of a Crucifixion
94x73.7cm x3
1944
加上對畢加索 Biomorphs 手法的學習和希臘神話的詮釋,他作成了《以受難為題的三張習作》,這作品震驚了所有經歷了二戰(zhàn)殘酷的人。
培根說他看圖像都是”成系列的(in-series)”,所以他喜歡畫三聯(lián)畫或二聯(lián)畫,以體現(xiàn)主體的次序或變化。
當培根談論肉鋪
這里有肉的顏色散發(fā)出來的偉大的美。每次去肉鋪,我都感到很驚訝,為什么吊在那里的是動物而不是我?
Painting,1946
以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拿來對照屠宰場和動物的恐懼,這看來是褻瀆神圣了,可是培根并非信徒。
經歷二戰(zhàn)后,他成了虛無主義者(Nihilist):
人類現(xiàn)在明白了,人就是個意外,是一個毫無意義的生命體,只能毫無理由地將這個游戲玩到最后。
1950s 開始可怕尖叫
1949年開始,他創(chuàng)作了多達45幅將委拉斯開茲作品異化變形的作品,以《教皇英諾森十世像》最為著名。
這不是三聯(lián)畫,只是表情三連
教宗的繪畫和宗教完全無關,它來自對委拉斯開茲的《教皇英諾森十世》圖片的執(zhí)著迷戀……因為我認為那是有史以來最好的畫像之一……它為我開啟了各種感情和想象的領域。
STUDY AFTER VELáZQUEZ'S PORTRAIT OF POPE INNOCENT X
1953
培根還是俄國電影之父謝爾蓋·愛森斯坦的崇拜者,特別是那部經典的《戰(zhàn)艦波將金號》,特別是敖薩德階梯的部分——那個尖叫著的護士的臉通過不同的形態(tài)出現(xiàn)在培根的尖叫當中。
除了教皇,西裝革履的商人也是出現(xiàn)最多的形象。
STUDY FOR A PORTRAIT
1953
1956年,他創(chuàng)作了現(xiàn)存最早的自畫像。
1960s 綠色的60年代 遇見小偷愛人
60年代初期,他大部分作品都是綠色的,這也是我第一次喜歡上培根的契機。
1963年,一個新的繆斯男神進入了培根的生活和藝術。
喬治·戴爾(George Dyer)一個來自倫敦東區(qū)的小罪犯,正如培根的傳記電影《情迷畫色 Love is the Devil》中情節(jié)一樣,一天晚上他闖入了他的家。
培根很喜歡他,說:要么報警,要么脫掉衣服。
THREE STUDIES FOR PORTRAIT OF GEORGE DYER (ON LIGHT GROUND)
1964
那一晚之后,他成為了他的情人。他成為了他許多畫作的主題。
培根聲稱,他更喜歡畫自己熟悉的人,他的許多追隨者,比如亨麗埃塔·莫拉埃斯、伊莎貝爾·羅斯索恩和盧西安·弗洛伊德,都是親密的朋友或戀人。
STUDY FOR HEAD OF ISABEL RAWSTHORNE
1967
伊莎貝爾·羅斯索恩應該是最著名的培根女孩了,甚至有人見到她真人會說:wow,我看到了培根的畫。但其實她真人長得五官端正挺美的......也不知道這樣被說是幸運還是不幸了。
Lying Figure (Q2B)
1969
培根畫照片而不是真人。即使是那些會來擺姿勢的朋友,他也會為他們拍照,他寧愿根據照片在工作室里舒服地畫——當然那亂得聲名遠播的倫敦南肯辛頓的工作室,除了他自己外別人都不覺得舒服。
STUDY FOR PORTRAIT
1969
然而,工作室那么亂,他卻開始簡化人物的設置,背景也是最簡單的線性矩形結構及高度抽象、極簡化、程式化的室內設計,后來被他稱為‘space frames’。
1970s 虐戀結束,繼續(xù)虐己
1971年,培根回顧展在巴黎大皇宮(Grand Palais)開幕前的兩個晚上,喬治·戴爾在酒店房間里死于藥物和酒精過量。
培根和他的好友們伙同酒店經理,把這事一起隱瞞到開幕式結束。
TRIPTYCH: IN MEMORY OF GEORGE DYER
1971
他們在一起八年,大部分時間都在互相傷害。因為培根的理想情人是
足球隊員的身軀配上尼采的腦袋。
作為一個受,他希望對方在身體上和精神上完全壓倒他。但喬治除了帥以外沒能達到培根的要求,出身底層的他又離不開培根。以至于最后釀成悲劇。
死后的喬治仍一直出現(xiàn)在培根的作品之中,關于喬治的幾幅場景三聯(lián)畫是我的最愛。
Triptych, May–June
1973
培根開始著魔似地畫自畫像,因為我周圍的人都像蒼蠅一樣快死了,我沒有其他人可以畫了。
SELF-PORTRAIT
1973
當然,像大部分在系列小說第一本結尾哀悼女主的武俠小說男主一樣,培根在喬治死后五年后繼續(xù)做男主,一個又一個地換小鮮肉情人和畫中模特。
1980s 歲月虛無,畫面靜好
進入80年代,培根對人物更為強調,更直接。人物變得更加安靜,他們通常乖巧地坐著,動作更少,顏色也更淡。除了來自DIY商店的油漆和家用乳劑,培根越來越多地使用噴漆。
THREE STUDIES FOR SELF-PORTRAIT
1980
除了繼續(xù)他的‘space frames’,主題還經常以基座狀的結構呈現(xiàn),給人以雕塑般的感覺。
TRIPTYCH 1986 - 7
1990s 后繼有人?自虐到最后一刻
1990年,培根去看了赫斯特(Damien Hirst)的裝置《一千年》,并在那個作品前站了一小時。
以后也有人說,赫斯特是培根的立體版——那些福爾馬林的動物尸體讓人想起培根的肉。(赫斯特的《一千年》和其他作品看這里Damien Hirst|濃藥王者歸來)
鏡子里的斗牛
1990
培根繼續(xù)過著充實的生活,在他最后的幾年里,他享受著新情人何塞·卡佩洛(José Capelo)的陪伴。
STUDY FOR THE HUMAN BODY
1991
何塞肖像與賽車手埃爾頓·塞納(Ayrton Senna)的肖像(來自雜志封面,培根老色鬼果然不放過任何帥哥)融合在一起,出現(xiàn)在1991年三聯(lián)畫的左邊畫板上。
培根還送了何塞畫和400萬美金,何塞還是經常鬧別扭,最后培根開始后悔把錢給他了。
TRIPTYCH
1991
培根還是在1992年春天專門去馬德里找何塞,踏上他的終極找虐之旅,在那里心臟病發(fā)去世。
♂ 久違的結尾解釋水 ♂
理解總是畫“丑丑的可怕的畫”的培根似乎很難,但他的表現(xiàn)是直接、暴力、欲望滿溢的,似乎像他同名的食物一樣,以最直接的咸味和肥膩,滿足人類最低層的溫飽欲望。
如果以前只是覺得愛色愛酒的他人有點好玩,2018年則幸運地在巴塞爾 Bayeler Fondation 看到他和賈科梅蒂的雙人展上他數(shù)十幅巨作。直面三聯(lián)畫的視覺沖擊,加上心知他的天價作品多為私人收藏超難看到,更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