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 克里斯托弗·戈勃朗講話
10月9日,由今日美術館主辦的“戈勃朗雕塑展”圓滿開幕。這是西班牙藝術家克里斯托弗·戈勃朗在北京的第一次個展。從10月10日至12月20日,觀眾可以在今日美術館盡情感受這位地中海藝術家強大而震撼的風采。
出席此次展覽新聞發(fā)布會的西班牙駐華大使馬努埃爾·維亞維埃赫先生對藝術有著非常深厚的研究,并且用香水來形容西班牙藝術,因為西班牙藝術很難用一個詞來概括,但如果“聞到”就會喜歡。并且提到西班牙耳熟能詳的藝術家畢加索、達利,他們的繪畫被人們所熟知,但其實他們也從事大量雕塑創(chuàng)作。
展覽現場
藝術家戈勃朗是首個在公共美術館范圍展示紀念性雕塑的西方藝術家。這位西班牙雕塑大師將繪畫和雕塑兩種藝術形式融匯一體,他的作品有著地中海的氣質,它的環(huán)境、天空、光等等所有元素都表明著他的雕塑擁有無限明亮的色彩和自由的造型。
西班牙駐華大使 馬努埃爾·維亞維埃赫(右)
西班牙駐華大使馬努埃爾·維亞維埃赫先生形容戈勃朗作品像西班牙風景一樣美麗,同時具有當代特點與濃郁的地中海氣息。并且指出,當代雕塑不僅是一件作品,而是作品與環(huán)境、空間的關系,而觀念也在作品及環(huán)境之間,同時他認為戈勃朗的作品非常適合中國觀眾。
展覽現場
尊重差異 共生共存
克里斯托弗·戈勃朗首先是一位畫家,在波爾·博瑞和唐納德·賈德的影響下,他以一個不同的角度成為一名雕塑家。馬蒂斯在色彩的繪畫空間的組成上的思想,不僅在他的畫布上大量應用,而且在其雕塑的三個方面也得到運用和發(fā)展。顏色遍布雕塑的邊界,勾勒出角度,并柔化了開口,在局部建立的平面內變形,顛覆了平面之間的界限。比如路易斯·巴拉甘和安東尼奧·高迪建筑作品中有著地中海的明亮色彩,但他們的作品較早,沒有顛覆平面之間的界限。就像那個紅色上衣,詩人伊本·哈茲表明,是顏色最終構成這些雕塑的體積。格拉納達中午時分的藍色的陰影,碩果累累的花園,樸實的黃綠色、粉紅色和紅色都由表及里的表現了康定斯基·迪克西特。”
展覽現場
戈勃朗談到《阿罕布拉》這一列作品是從數年之前就開始創(chuàng)作,一方面是源于對其父親的紀念,因為在他小時候,父親經常帶他去看阿拉伯建筑、講述每個建筑背后的故事。父親說,要尊重差異。這一點也是他創(chuàng)作這一系列作品體現多種文化交融的思想啟蒙,他希望能將各民族文化進行融合,體現文化差異共生共存的環(huán)境。
展覽現場
思想家與哲學家眼中的《阿罕布拉》
思想家薩米·奈爾說:“他向我們展示的這組《阿罕布拉》雕塑向我們證明每位藝術家必須做的是展現出藝術創(chuàng)造的奧秘,而非復制或僅僅忠實地再現。因為真正的藝術家知道要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就是打破時間距離,將創(chuàng)作的著眼點放在未來。安德烈馬爾羅說過,畢加索和達芬奇之間只有一個主要區(qū)別:如果畢加索是看到達·芬奇的一件作品,他會理解它;但是,達·芬奇看畢加索的一件作品,他可能不會理解,因為時代變了,概念不再相同,表達形式也發(fā)生了變化。”
藝術哲學家阿爾弗雷多·馬特奧斯·帕拉米奧說:“《阿罕布拉》系列的16件作品,就像是十六塔圍繞一個無形的宮殿參拜,被陰影環(huán)繞的土耳其斑鳩穿行在我們的公園中。壯觀的瞭望塔在地中海的調色板上燃燒,它永遠在人們的記憶中:我們的共同記憶中的阿罕布拉,藝術家的青春流浪的阿罕布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