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文物展”展出的珍貴文物攝影李浩
9月10日,在沈陽故宮推出的“清前文物展”上,世上僅存的一把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御用器物——龍虎將軍寶劍,引起了全國各地游客的極大興趣。
這把御用寶劍為國家一級文物,是沈陽故宮的鎮(zhèn)館之寶之一,其劍刃為精鋼所制,劍柄、劍鐔有“加官進祿”“玉兔呈祥”等紋飾圖案,劍鞘分節(jié)外包銅皮和鯊魚皮面,另鑲有銅質鍍金螭虎紋和菱形花卉紋飾。
據沈陽故宮博物院院長白文煜介紹,從明萬歷十一年(1583)努爾哈赤起兵創(chuàng)業(yè),至順治元年(1644)清軍入關,是清王朝在東北地區(qū)奠基發(fā)展的階段,習慣上稱為“清前史”。沈陽故宮是這一時期存留的最著名的歷史遺跡,也是收藏清前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
值清前文化學術研討會在沈陽召開之際,沈陽故宮特別推出“清前文物展”,除展出本院所藏清太祖、太宗時期珍貴文物外,還獲得遼寧省博物館、撫順博物館、鞍山市博物館、遼陽市博物館以及新賓永陵等友情相助,首次將省內清前文物珍品薈萃于沈陽故宮。期望通過本次展覽的舉行,以增進觀眾對清前歷史文化的認識和了解。
本次“清前文物展”分四個單元:滿族崛起、清初武備、宮廷生活和宗教祭祀,通過珍貴實物介紹清前這一特殊歷史時期的政治、軍事、宮廷生活習俗以及宗教信仰等。在展出的120件(組)文物中,除大名鼎鼎的努爾哈赤御用寶劍、皇太極御用腰刀、大金天命云板等重要文物外,還有見證努爾哈赤遷都歷程的赫圖阿拉出土的瓷片與花紋磚、遼陽東京城綠釉六角地磚、沈陽故宮宮殿銘文磚、見證清入關前宗教祭祀文化的薩滿祭祀用具等。
在展出的文物中,一套“天命錢范”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據專家介紹,這一組8件錢范是后金政權用來鑄造貨幣的模具。它們均為陶制,分為滿文錢范和漢文錢范兩種,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
沈陽故宮博物院珍藏的傳世稀品——“清太宗皇太極御用常服袍”也在本次展覽中與觀眾見面。此袍樣式為捻襟(大襟),圓領,箭袖(馬蹄袖),主體由黃色織錦緞制成。此袍是典型的滿族早期貴族男袍,對研究清前期宮廷服飾文化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清前文物展”將于10月31日結束,有興趣的觀眾不妨前去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