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廣州。”陳佩秋說,“我到廣東去體驗生活,到哪里去都是帶著速寫本,一看見風景我都畫。我在廣州畫芭蕉,中山大學后面種竹子的地方,有一二百種的品種,每一種我都去寫生。那個時候每年冬天我都到廣東去,畫了很多畫?!?/p>
——摘自《時代周報》 2014年3月20日報道
陳佩秋先生德藝雙馨,是當代中國畫壇承前啟后的里程碑式人物。她與廣州淵源甚深,先生的作品很多與廣州相關(guān)。1961年,她作《墨蘭圖》,題:“丁酉夏南游羅浮,天雨居廣州,過希白先生高齋?!?962年,作工筆《蝴蝶圖卷》,題:“壬寅初夏余至羊城就醫(yī),于廣州畫苑得王石谷臨趙鷗波仿大年《湖莊清夏卷》,展玩旬日,以之持贈沈光夫人?!?973年,作《嶺南佳勝》,題:“嶺南佳勝又重游,涉水攀林勞不休;興到更闌猶未盡,披圖還對萬山秋?!笨梢?,先生在廣州感受嶺南山水品格,畫中那山、那水,無不散發(fā)出鮮活的氣息,充溢著誘人的嶺南生活情趣。
![](http://image.99ys.com/2021/10/6401-27-1024x648.jpg)
繼上海展出后,10月6日至10日, 由華藝國際舉辦的“念念——奇緣齋珍藏陳佩秋書畫展”在廣州華藝國際文化藝術(shù)中心正式開幕。有別于以往以花鳥、山水,繪畫、書法的區(qū)分或編年呈現(xiàn)方式,此次展覽通過對陳佩秋先生弟子、晚輩友人珍藏的近40件作品進行故事梳理串連成主要線索,在先生駕鶴周年之際,詮釋“奇緣齋”主人劉奇的“念念”之思,并籍此將這位在藝術(shù)上執(zhí)拗堅持、生活上率真精致、情誼中細膩溫暖的大師形象呈現(xiàn)于公眾面前。廣州站結(jié)束后,展覽將于10月20日至25日登陸北京華藝空間。
![](http://image.99ys.com/2021/10/6402-31-641x1024.jpg)
設(shè)色紙本 立軸
46×39cm
2014年作
從初相識到忘年交
在劉奇眼里,陳佩秋先生是畫家,是老饕,還是位博學、健談、嚴厲、和藹、驕傲、親切、熱心、風趣的老人家。劉奇與陳佩秋相識于1999年,據(jù)劉奇回憶,“當時經(jīng)理跟我說有一位老太太來吃飯,很懂上海菜,叫我過去聊聊,我一聽比較感興趣就去了。后來我才知道原來陳老師是大畫家,但她平易近人,講話很實在,聊起來就成忘年交,幾十年下來受益匪淺。”
![](http://image.99ys.com/2021/10/6403-50-1024x408.jpg)
設(shè)色紙本 鏡框
32×101cm
2011年作
“鄰居老太太”和“創(chuàng)意菜先鋒”偶一相逢,竟是意外投契,陳佩秋經(jīng)常對劉奇“耳提面命”——人會改變一點,但是人要有個性,就像你做菜一樣要堅持。她在成為劉奇飯店??偷耐瑫r,收下這個不會畫畫的學生,并成功把這個學生“感化”成只收藏她的作品的收藏家。
![](http://image.99ys.com/2021/10/6409-49-664x1024.jpg)
設(shè)色紙本 立軸
題跋:20×35cm;畫心:30×35cm
2002年作
上海的夏天較熱,陳佩秋?;乩ッ鞅苁?,劉奇每年都會去探望她。一次在昆明,陳佩秋帶劉奇去吃飯,吃的都是相互喜歡的菜品。她說,我跟你有緣分,回去給你寫幾個字,后來把“奇緣齋”送給了劉奇。一起聽京戲、看展覽、聊餐飲……最終還是會以藝術(shù)為落點,“她一直用藝術(shù)、書法、繪畫跟我講人生的道理?!眲⑵娓锌?。
![](http://image.99ys.com/2021/10/64010-48-1024x758.jpg)
設(shè)色金箋 鏡框
45×62cm
2014年作
說明:附陳佩秋贈奇緣齋主人佛珠兩串。此兩串佛珠為陳佩秋先生的隨身之物,畫作上方仍有佛珠留下的多處印記。
臥枕宋元 融匯中西
1960年,陳佩秋成為上海中國畫院首批年輕畫師之一;2014年獲第六屆上海文學藝術(shù)獎終身成就獎。她的作品在國內(nèi)外都享有盛譽,被評論界稱為:“得宋元法度真諦者,當今獨佩秋先生一人也?!标惻迩镉谏鲜兰o四十年代初考入西南聯(lián)大,時值全國各地畫家云集后方,一直熱愛繪畫的她參觀了不少畫展,眼界大開,于是重新投考重慶國立藝專,也是在此結(jié)識了謝稚柳,伉儷二人一生留下媲美“趙管風流”的畫壇佳話。
![](http://image.99ys.com/2021/10/64011-46-1024x504.jpg)
設(shè)色紙本 鏡框
65×132cm
2003年作
據(jù)謝稚柳、陳佩秋之子謝定偉講述,“她學畫也是很漫長的一個過程。在重慶國立藝專時,一開始學習臨摹老師的畫作,也曾經(jīng)學過明清例如石濤,后來接觸宋畫,對宋畫產(chǎn)生興趣,這么多年來她一直對宋元繪畫情有獨鐘。她畢業(yè)到了上海之后,接觸到大量古畫,對宋元越來越喜愛,開始從臨摹,再到寫生,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基礎(chǔ),又根據(jù)自己的喜愛慢慢地形成自己的風格,到了后期又吸取了一些西方繪畫的色彩理念,創(chuàng)造了她自己的新面貌新風格。所以她的畫可以說是古今結(jié)合、中西結(jié)合、有傳承、有創(chuàng)新、有自己的特色。”
![](http://image.99ys.com/2021/10/64012-42-676x1024.jpg)
設(shè)色絹本 鏡框
115×75cm
1958年作
此次展覽涵蓋了陳佩秋上世紀50-70年代之后直至晚年的花鳥、山水等題材逸品。50年代時,陳佩秋專攻花鳥,取法兩宋,用工筆雙勾,賦以重彩,作品既有宋人的遒勁艷麗,又有純凈雅潔的格調(diào)?!而x鴦杏花》正是這一時期的作品,后來在特殊機緣下送給了劉奇,寄以美好祝愿。謝定偉說,“這幅畫1958年出版過年畫,與她平時創(chuàng)作略有不同,結(jié)構(gòu)比較平實工整、四平八穩(wěn)、色彩鮮艷,尺幅也較大,應(yīng)該是專門為年畫出版創(chuàng)作的。鴛鴦、鳥、樹、杏花等,基本上都是宋人院體畫的風格。”
![](http://image.99ys.com/2021/10/64013-42-1024x530.jpg)
設(shè)色紙本 鏡框
75×144cm
2016年作
![](http://image.99ys.com/2021/10/64019-24-526x1024.jpg)
設(shè)色紙本 鏡框
100×51cm
2014年作
在她的晚年,陳佩秋借鑒法國印象派的色彩,應(yīng)用于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上,她晚年的青綠山水大多以墨、彩寫成,開創(chuàng)了墨彩結(jié)合的中國畫新風。謝定偉解釋道,“她采用的方式是加一層墨一層顏色,再一層墨一層顏色,疊加很多次達到這么一個效果,又不是純墨色,又不是純色彩,但是墨與色的濃厚度非常深,給出的效果就是墨彩交融的艷麗感覺。”某次劉奇經(jīng)營的飯店因政府動遷被迫關(guān)閉,為鼓勵事業(yè)處于低潮的他,陳佩秋以青綠山水題材創(chuàng)作《生意盎然》,希望“劉奇老友: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
![](http://image.99ys.com/2021/10/64020-22-517x1024.jpg)
水墨紙本 鏡框
138×69cm
念念回響 以展寄情
在一次探望中,陳佩秋為劉奇寫了個大大的“念”字,下面又點了兩點,她說,“什么事都要念念不忘,要想人家對你怎么好?!眲⑵姹硎咀约簩Υ舜握褂[的初衷為,“我這次拿出這些珍藏的書畫作品,正是想向大家呈現(xiàn),一個藝術(shù)家70幾年孜孜不倦地在學習,一直在變化。她說:我什么都要較勁,這張東西畫的不好,我撕掉重新再畫,我一定要畫到最好、滿意……她90幾歲還是這樣在畫?!?/p>
設(shè)色紙本 鏡框
34×46cm
2012年作
”陳佩秋先生是我很仰慕的一位藝術(shù)家,更是美術(shù)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藝術(shù)大師?!叭A藝國際中國書畫部副總經(jīng)理宋李軍說,”華藝國際能夠籌備這次‘念念——奇緣齋珍藏陳佩秋書畫展’,我們非常榮幸,也非常感謝奇緣齋主人的信任和分享,讓我們不僅有幸跟隨著這些作品去體會其中的故事,真切地理解老一輩藝術(shù)家對藝術(shù)、對生活的態(tài)度和感悟,更深入的認識一位富有生活氣息、有血有肉的真實的陳佩秋。華藝國際通過對這些個案研究推廣的方式,形成我們在20世紀傳統(tǒng)書畫的梳理,未來我們還會結(jié)合更多的力量去推動對各版塊的專業(yè)研究。”
陳佩秋書畫即將在北京展出,華藝公眾號會即時放送。更多精彩作品,更有創(chuàng)意的展陳方式,歡迎大家蒞臨展覽現(xiàn)場參觀。
念念——奇緣齋珍藏陳佩秋書畫展
廣州站 【地址】華藝國際文化藝術(shù)中心(廣州市越秀區(qū)東湖路125號) 【展期】2021年10月6日-10月10日
北京站 【地址】華藝空間(北京市朝陽區(qū)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shù)區(qū)中二街20幢1號) 【展期】2021年10月20日-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