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1904-1965)攜琴過綠蔭
紙本鏡心 109×30.5 cm
款識:詩翁解領新晴意,卻攜瑤琴過綠陰。傅抱石寫于蜀中。
鈐?。罕L年、抱石齊、印癡。
展覽:“中國現(xiàn)代之繪畫展”,日本東京王子飯店,日中友好協(xié)會、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1991年9月11日。
出版:1、《中國現(xiàn)代之繪畫展》圖2,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1991年。
2、《名家翰墨—傅抱石特集》(第45期),P19,香港翰墨軒出版社,1993年10月。
3、《中國名畫家全集—傅抱石》P5,藝術家出版社,2001年5月。
4、《傅抱石大典》P144,古吳軒出版社,2004年。
著錄:《傅抱石年譜》P88,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北京匡時2012秋拍將重點推出“修梅草堂”藏畫專場,匯聚齊白石、徐悲鴻、傅抱石、張大千、豐子愷等近現(xiàn)代藝術大師的精品力作。據悉,本專場將于12月5日下午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槌開拍。
“修梅草堂”藏畫專場中,傅抱石《攜琴過綠蔭》是一件金剛坡時期山水代表作,筆墨酣暢,氣勢磅礴,傅抱石采鐘嶸《詩品》中意境而來,古意盎然紙上。齊白石《長年大貴》也是一件白石力作,很早便收錄于香港求知雅集,全畫筆墨精妙,寓意富貴吉祥。
齊白石(1864-1957)長年大貴
紙本立軸 102×33.3 cm
款識:長年大貴。借山老人齊白石八十七歲之作。
鈐?。航枭轿獭⒒跒跆?、歸夢看池魚
出版:《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國書畫》P46,求知雅集,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1987年。
展覽:“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國書畫展”,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1987年。
徐悲鴻《松鷹圖》是一件流傳有序的名作,這件作品早在1987年便在“求知雅集”展覽并出版。此幅包括鷹和松兩個主題,是不常見于畫家飛鷹系列的特別作品。雄鷹以拉長的拍翼姿勢,預備降落在松之巔。鷹的凌厲眼神、疾飛如風,一如軍隊中之統(tǒng)帥將領,勇猛睿智。馬,最能反映徐悲鴻個性,最能表達他的思想感情。他將其傾注的感情及升華的精神以馬為載體而表現(xiàn)出來,盡抒胸臆。另一件徐悲鴻《芳草自得》,筆墨瀟灑的低頭食草馬,俯仰自得,足慰平生。
賀天健(1891-1977)溪橋訪友
紙本鏡心1959年作
127×43 cm
款識:己亥冬十二月賀天健制時年六十有九。作青綠不知真山石之色彩,而欲期其色位適可。雖通古法,未能盡致也。余此幀全對真形色施彩者,然古法,亦未嘗不在其中矣。
鈐印:賀天健、百尺樓頭一丈夫、達屋
張大千《荷花世界夢俱香》為贈好友羅寄梅所作,吉梅即寄梅,羅寄梅為攝影記者,曾用影像完整記錄了大千赴敦煌寫生,交誼深厚。張大千《溪江泛舟》是一件橫幅的山水作品,創(chuàng)作時張大千書款八十一叟,但畫面筆墨酣暢,刻畫細膩,屬于晚年細筆。豐子愷《千家山郭》是一件市場罕見的山水巨制,豐子愷先生作品由于其趣味詼諧,清新可人俞受市場追捧,這件作品設色沉穩(wěn),筆墨質樸。另有溥儒《四季山水》四屏,林風眠《帆影圖》、賀天健《青綠山水》等多件大師佳作一同呈現(xiàn)。
【編輯: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