訃 告
中國著名美術理論家、藝術教育家、藝術家,中共黨員,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邵大箴先生于2024年7月25日10:56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90歲。
遵照邵大箴先生生前意愿,喪事從簡。擇期舉行追思活動。
中央美術學院
2024年7月25日
邵大箴先生資料
邵大箴,1934年出生于江蘇鎮(zhèn)江,著名美術理論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論委員會名譽主任、中國文聯(lián)文藝理論家協(xié)會顧問、第十屆中國文聯(lián)榮譽委員。1955年赴蘇聯(lián)列賓繪畫雕塑建筑學院美術史系學習, 1960年7月畢業(yè)后回國任教于中央美術學院。長期從事西方美術史和中國現(xiàn)代美術的研究,其中對西方現(xiàn)代美術的發(fā)展及中國當代美術創(chuàng)作研究尤為深入,成就卓著。在研究中大力培植中國現(xiàn)代美術,力促中國美術形態(tài)從傳統(tǒng)走向現(xiàn)代。
曾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書記處書記、《美術》雜志主編。歷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第七、八、九、十、十一屆全國美展評委、北京國際雙年展評委、中國大百科全書美術學科主編、李可染藝術基金會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及北京師范大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特聘教授、上海美術學院特聘教授及學術委員會主任、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名譽教授等。
1953年在江蘇師范學院中文系與同學合影
1954年,選拔留學生考試準考證
1955年,邵大箴與奚靜之在圣彼得堡合影
1956年,與時任列賓美院院長奧列施尼柯夫交談(左起全山石、邵大箴、錢紹武、奧列施尼柯夫、奚靜之)
1956年,在圣彼得堡參加五一節(jié)游行(左一邵大箴,左二郭紹綱,左三奚靜之)
1957年,與列賓美術學院留蘇同學聚會(前排左一為邵大箴)
1957年,邵大箴與奚靜之在烏克蘭克里米亞參加考古實習(左二邵大箴)
1958年,邵大箴、奚靜之在課堂上聽課(前排左一邵大箴,左二奚靜之)
1958年,在烏克蘭基輔美術館羅馬雕像前
1958年,邵大箴與同屋蘇聯(lián)同學合影
20世紀50年代,列賓美術學院藝術學系中國留學生合影(右二邵大箴,右三奚靜之)
1959年5月,中國留學生與時任列賓美術學院校長奧列施尼柯夫合影(前排左起張華清、李天祥、周本義、錢紹武、譚永泰、全山石、李玉蘭,后排左起冀曉秋、鄧澍、肖峰、邵大箴、郭紹剛、奧列施尼柯夫、周正、奚靜之、許治平、徐明華、馮真、程永江)
1959年,留蘇列賓美術學院中國同學合影。(第一排自左至右:邵大箴先生、錢紹武、陳尊山、程永江、許治平丶 冀曉秋。第二排:譚永泰、奚靜之先生、李玉蘭、伍必端、董祖詒丶李寶年、林崗。最后排:馬運洪)
1961年,邵大箴與奚靜之在北京香山合影
1963年,與王遜在懷柔農村訪貧問苦寫家史(左二邵大箴,右一王遜)
1973年,在洋溢胡同家中(邵大箴、邵亦楊、奚靜之)
20世紀七十年代,在長安街和女兒合影
1984年,陪同旅法著名畫家朱德群游覽黃山
1985年,主持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論工作會議,全體人員合影(二排左三為邵大箴)
八十年代中期,邵大箴與夫人奚靜之在帥府園宿舍家中
1987年,與王朝聞先生在中國美術館參觀江蘇國畫展
1987年1月,在法國巴黎觀看展覽
1987年,率中國美術家代表團訪問民主德國并與該國美協(xié)簽訂合作協(xié)議
1987年,率中國美術家代表團訪問民主德國時的美術交流協(xié)議簽字儀式
1989年,邵大箴參加評選“吳作人青年獎”(左二邵大箴,右一劉勃舒)
1991年,與藝術家何懷碩在藝術座談會現(xiàn)場
1992年,在俄國著名油畫家格里查依工作室觀摩邵大箴畫作
1992年,在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著名畫家梅爾尼科夫教授家中合影
1992年,在俄羅斯著名雕塑家阿尼庫辛工作室
1992年,在俄羅斯著名畫家薩拉霍夫工作室與俄羅斯中國美術史家維諾格學術交流
1992年,在俄羅斯人民藝術家特卡喬夫兄弟工作室交流
九十年代初,與錢紹武、聞立鵬等合影
1993年,在烏克蘭基輔,在畫家雅勃隆斯卡婭家中聽她讀俄文譯本唐詩宋詞
九十年代,在南方山區(qū)寫生
1995年,與奚靜之在莫斯科紅場
1996年,邵大箴、奚靜之夫婦在悉尼廣場
1996年,在悉尼邵大箴展覽會上與姜苦樂教授交流
1996年,在悉尼邵大箴展覽會上與林明哲合影
1996年,在美國紐約現(xiàn)代美術館
1996年,在著名旅法畫家朱德群家中做客
1996年,與侯一民、安遠遠、蔡文穎夫婦在家中交流時合影 (右一安遠遠,右二邵大箴,左一,侯一民,左二蔡文穎)
1997年,在新加坡藝術討論會上做主題發(fā)言
1997年,邵大箴夫婦與馬來西亞美術學院院長鐘振山等在吉隆坡合影
1997年,在新加坡與著名中國畫家劉抗在其寓所交流
1998年,祝賀吳作人先生八十壽辰(后排左一史軍、左二靳尚誼、左三邵大箴、右一鐘涵、右二朱乃正)
1999年,在新加坡進行學術交流
1999年,與夏碩琦、袁寶林、奚靜之等在新加坡
九十年代,與李瑞環(huán)、孫家正、鄒佩珠等在李可染藝術展現(xiàn)場
九十年代末,與研究生合影
1999年,接受俄羅斯聯(lián)邦政府文化部頒發(fā)的“普希金獎狀”
2000年,在全山石家中合影(左一奚靜之、左二全山石、左三孫景波、右一王檣、右二邵大箴、右三靳尚誼、右四蔡豪杰)
2000年初,邵大箴先生和鐘涵先生、詹建俊先生合影
2001年,在法國舉辦的中國文化季活動現(xiàn)場
2001年,在法國舉辦的中國文化季活動現(xiàn)場
2002年,在法國巴黎盧浮宮博物館合影
2002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博士生學位論文答辯會現(xiàn)場合影
2003年,在中國美術館與郁風、詹建俊合影
2004年,在巴黎盧浮宮與水天中、郎紹君、劉曦林等合影
2004年,與郎紹君在巴黎盧浮宮展覽會上合影
2005年,在日本名古屋藝術大學研討會現(xiàn)場
2005年,在南京大學“邵大箴先生先生、奚靜之先生先生學術報告會”上
2006年,與夫人奚靜之在家中書房
2006年,在紐約參觀蒙德里安展覽會
2006年,在江蘇鎮(zhèn)江博物館邵大箴繪畫展覽會上
2006年,在江蘇美術館邵大箴繪畫展覽會上與王文章、徐漣夫婦合影
2006年,江蘇鎮(zhèn)江博物館邵大箴先生繪畫展覽會開幕式
2006年,在中華世紀壇,陪同孫家正、鄒佩珠參加李可染展覽會開幕式(右一鄒佩珠,右二邵大箴,右三孫家正)
2007年,在紐約與程大利、水天中、皮道堅、賈方舟、劉曉純等和旅美畫家吳屹合影
2007年,為第一屆“吳作人藝術獎·藝術史論獎”獲獎者萬青力頒獎
2008年,在墨爾本第32屆世界藝術史大會上發(fā)言
2008年,為第二屆吳作人藝術獎藝術史論獎獲獎者李松濤先生頒獎
2008年,在朋友家中作畫
2009年,在“成就與開拓——新中國美術60年”學術研討會上
2010年,與時任上海合作組織副秘書長、俄國朋友薩哈洛夫等在“邵大箴繪畫展覽會”上交流
2011年,與夫人奚靜之在金婚慶典現(xiàn)場
2011年,邵大箴、奚靜之夫婦在金婚慶典現(xiàn)場合舞一曲
2011年,在金婚慶典現(xiàn)場與學生們合影
2014年,在杭州齊越畫廊“邵大箴 姜寶林水墨畫展”覽會上
2015年,與夫人奚靜之在盧浮宮前合影
2016年,參加在巴黎舉行的“中華意蘊——中國油畫藝術國際巡展”開幕式和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6年,在北京高更畫廊“邵大箴繪畫展覽”會上與嘉賓合影
2016年,在“世界藝術史國際學術討論會”大會上做主題發(fā)言
2016年,“世界藝術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與會人員合影
2016年,在“世界藝術史大會之東西方的藝術展覽策劃”分論壇大會上致辭
2016年,在“世界藝術史大會之園林和庭院”分論壇大會上致辭
2016年,和“世界藝術史大會之園林和庭院分論壇”代表們合影
201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中華意蘊——中國油畫藝術國際巡展歸國匯報展暨2016中國國家畫院年展油畫院作品展”研討會上
2016年,和第十屆中國美術批評家年會代表們合影
2017年,出席“美術史在中國——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學科創(chuàng)立6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11屆中國高等院校美術史學年會”
2018年,參加在羅馬舉行的“中華意蘊——中國油畫藝術國際巡展”開幕式和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8年,在“愛國為民 崇德尚藝,以大愛之心育莘莘學子 以大美之藝繪傳世之作——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座談會”上講話
2018年,在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5.28校友歡聚日上講話
2019年,邵大箴、奚靜之參加何懷碩在北京畫院舉辦的展覽
2019年,邵大箴先生與黨委書記高洪出席“林崗:寫·生”展開幕式
2019年,與吳為山、錢紹武在中國美術館
2019年,在中國美術館熊秉明展覽會上發(fā)言
2019年,在黃永玉先生家交流藝術
2020年,與黃永玉、周令釗、王明明、奚靜之、馬凱夫婦在北京畫院美術館合影
2020年,在家中進行書法創(chuàng)作
2021年,在“第四屆中國文聯(lián)知名老藝術家藝術成就展”上致辭
2021年,在“第四屆中國文聯(lián)知名老藝術家藝術成就展”上,中國影協(xié)、中國美協(xié)、中國音協(xié)領導,分別代表電影界、美術界、音樂界向田華、邵大箴、傅庚辰三位老藝術家獻花(左二傅庚辰,左三田華,右二邵大箴)
2021年,在“第四屆中國文聯(lián)知名老藝術家藝術成就展”開幕式上和嘉賓合影
2021年,在中國美術館“文心墨韻——邵大箴藝術展”開幕式上和嘉賓合影
2021年,在中國美術館“文心墨韻——邵大箴藝術展”開幕式上發(fā)言
2023年,在北京久藏美術館舉辦 “抒意傳情——邵大箴藝術展”,與學生們合影
2024年春節(jié)前夕,院長林茂看望邵大箴先生
邵大箴先生專著與文獻
每個人不管貢獻的大小,積累起來就是影響社會變革的力量。美術史研究應該說是中國文化界不可或缺的一項事業(yè),它有永久的生命力。
——邵大箴
邵大箴給中央美術學院學生上課時的講義手稿之一(古希臘、羅馬藝術、文藝復興美術)20世紀60年代初
邵大箴給中央美術學院學生上課時的講義手稿之二(古希臘、羅馬藝術、文藝復興美術)20世紀60年代初
1961年,邵大箴參與編寫《歐洲美術史》,負責“古代希臘羅馬史”和“中世紀美術史”的撰寫,該書1985年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1979年,邵大箴參與籌備創(chuàng)刊的《世界美術》雜志(1979年第1期創(chuàng)刊號)
劭大箴 《論畢加索的藝術-1》手稿 20世紀80年代初
劭大箴 《論畢加索的藝術-2》手稿 20世紀80年代初
1982年,專著《現(xiàn)代派美術淺議》由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
1983年,專著《現(xiàn)代派美術淺議》由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
1985年,邵大箴開始擔任《美術》雜志主編
1987年,專著《歐洲繪畫簡史》(與奚靜之合著)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1988年,擔任中國美協(xié)理論委員會主任,并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美術卷編輯委員會副主任
1989年,邵大箴翻譯的《論古代藝術》,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1989年,邵大箴主編的《現(xiàn)代藝術辭典》,由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
1990年,專著《西方現(xiàn)代美術思潮》由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
1996年,論文刊登在《亞洲現(xiàn)代主義》論文集上
2004年,專著《古代希臘羅馬美術》,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1999年,專著《霧里看花——當代中國美術問題》由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
2002年,專著《藝術格調——邵大箴論藝術》由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
2002年,主編并參加撰寫的《圖式與精神——西方美術的歷史與審美》一書獲教育部優(yōu)秀教材一等獎
2002年,專著《西方現(xiàn)代雕塑10講》由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
2003年,專著《外國美術名家傳(上下)》(與奚靜之合著)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2009年,專著《歐洲繪畫史》(與奚靜之合著)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2009年,專著《美術,穿越中西——邵大箴自選集》由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2009年,主編的《外國美術簡史》教材獲北京市優(yōu)秀教材一等獎、教育部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2011年,專著《中國現(xiàn)代美術理論批評文叢:邵大箴卷》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2016年,專著《傳統(tǒng)美術與現(xiàn)代派》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2022年,《回望經典——邵大箴書畫作品集》由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出版
2024年,《邵大箴美術批評文集》由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
邵大箴先生著作目錄
- 邵大箴:《現(xiàn)代派美術淺議》,河北美術出版社,1982年10月版。
- 邵大箴:《現(xiàn)代派美術淺議》,湖南美術出版社,2021年9月版。(再版)
- 邵大箴:《傳統(tǒng)美術與現(xiàn)代派》,四川人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
- 邵大箴:《傳統(tǒng)美術與現(xiàn)代派》,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年5月版。(再版)
- 邵大箴:《傳統(tǒng)美術與現(xiàn)代派》,湖南美術出版社,2021年9月版。(再版)
- 邵大箴、奚靜之 主編:《外國美術名家傳》(上、下冊),山西人民岀版社,1986年6月版。
- 邵大箴、奚靜之 主編:《外國美術名家傳》(上、下冊),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版。(再版)
- 邵大箴、奚靜之 編著:《歐洲繪畫簡史》,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年12月版。
- [德]溫克爾曼著,邵大箴譯:《論古代藝術》,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4月版。
- [德]溫克爾曼著,邵大箴譯:《希臘人的藝術》,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版。(再版)
- [德]溫克爾曼 著;邵大箴 譯:《論希臘人的藝術》,湖南美術出版社,2021年9月版。(再版)
- [德]溫克爾曼著,邵大箴譯:《古希臘藝術》,北京出版集團、北京出版社,2023年8月版。(再版)
- 邵大箴:《西方現(xiàn)代美術思潮》,四川美術出版社,1990年3月版。
- 邵大箴:《西方現(xiàn)代美術思潮》,湖南美術出版社,2022年4月版。(再版)
- 邵大箴:《霧里看花——當代中國美術問題》,廣西美術出版社,1999年5月版。
- 邵大箴:《西方現(xiàn)代雕塑10講》,廣西美術出版社,2002年1月版。
- 邵大箴:《西方現(xiàn)代雕塑十講》,湖南美術出版社,2022年1月版。(再版)
- 邵大箴:《藝術格調——邵大箴論藝術》,山東美術出版社,2002年1月版。
- 邵大箴:《古代希臘羅馬美術》,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 邵大箴:《古代希臘羅馬美術》,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版。(再版)
- 邵大箴:《古代希臘羅馬美術》,湖南美術出版社,2021年9月版。(再版)
- 邵大箴、奚靜之:《歐洲繪畫史》,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年1月版。
- 邵大箴、奚靜之:《歐洲繪畫史》,人民美術出版社、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年6月版。(再版)
- 邵大箴、奚靜之:《歐洲繪畫史》,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年9月版。(再版)
- 邵大箴、奚靜之:《歐洲繪畫史》,湖南美術出版社,2022年1月版。(再版)
- 邵大箴:《美術,穿越東西 邵大箴自選集》,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 邵大箴:《中國現(xiàn)代美術理論批評文叢:邵大箴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 邵大箴:《邵大箴美術批評文集》(全6卷),北京時代文化書局,2024年7月版。
邵大箴先生藝術作品
山上下 邵大箴 紙本水墨53cmx54cm 1995年
穩(wěn)重 邵大箴 紙本水墨66cmx133cm 1999年
三重唱 邵大箴 紙本水墨 48cmx79cm 2004年
交響 邵大箴 紙本水墨35cmx68cm 2004年
秩序 邵大箴 紙本水墨47cmx74cm 2010年
憶江南山景 邵大箴 紙本水墨47cmx68cm 2010年
高歌·之二 邵大箴 紙本水墨70cmx137cm 2014年
召喚 邵大箴 紙本水墨45cmx69cm 2015年
吟唱 邵大箴 紙本水墨55cmx90cm 2015年
山中樹群 邵大箴 紙本水墨55cmx90cm 2015年
雨中荷塘 邵大箴 紙本水墨54cmx103cm 2016年
河兩邊 邵大箴 紙本水墨95cmx68cm 2016年
荷塘·三 邵大箴 紙本水墨 69cmx69cm 2016年
稀音 邵大箴 紙本水墨 70cmx137cm 2016年
可居可游 邵大箴 紙本水墨48cmx79cm 2019年
綿延太行景 邵大箴 紙本水墨96cmx180cm 2020年
水墨點線面 ,我喜歡未完成體 邵大箴 紙本水墨 97cmx181cm 2021年
江南江北 ,我家在江北 邵大箴 紙本水墨181cmx97cm 2021年
邵大箴畫語錄 邵大箴 書法 120cmx23cmx6 2021年
古代經典格言 邵大箴 書法 120cmx23cmx6 2021年
大處群居聯(lián) 邵大箴 書法 260cmx35cmx2 2021年
小品八則 邵大箴 書法 34cmx17cmx8 2021年
一即文隨聯(lián) 邵大箴 書法 136x34cmx2 2021年
史襄哉文句 邵大箴 書法 241cmx69cm 2021年
邵大箴先生藝術簡歷及年表
1934年
12月24日,出生于江蘇鎮(zhèn)江丹徒高橋大有圩。
1948年秋-1949年春
在安徽蕪湖中學學習。
1950-1951年
在鎮(zhèn)江丹徒諫壁農校學習。
1951-1953年
在江蘇省立鎮(zhèn)江師范學校學習。
1953-1954年
在江蘇師范學院中文系學習。
1954年
9月-1955年7月,在北京俄語??茖W校留蘇預備部學習。
1955年
9月-1960年7月,在蘇聯(lián)列寧格勒(現(xiàn)圣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藝術學系學習。
1958年
3月,在《新觀察》第5期發(fā)表《驢子、黑猩猩及其他》,這是發(fā)表的第一篇藝術批評文章。
4月,在1958年第4期《美術》上發(fā)表《米龍和他的創(chuàng)作》。自1958至1964年繼續(xù)在《美術》《新觀察》《中國青年報》等報刊上發(fā)表評述外國美術的文章若干篇。
1960年
9月,開始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任教。
1961年
參加文化部組織的教材《歐洲美術史》編寫工作(王琦主編),負責“古代希臘羅馬史”和“中世紀美術史”的撰寫,該書1985年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1977年
在1977年第1期《美術》上發(fā)表《江青為什么要反對中國畫<江山如此多嬌>?》一文,揭露“四人幫”批黑畫的陰謀。
1979年
參與籌備創(chuàng)刊《世界美術》雜志,任編輯部負責人,直至1987年。
與李樹聲合作撰寫評述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全國美展文章,在《人民日報》上發(fā)表。
在復刊的1979年第1期《美術研究》上發(fā)表《關于人體模特兒》,論述了“模特兒”及人體藝術的產生歷史以及在美術教育中的作用。
10月,為(英)赫伯特·里德著的《現(xiàn)代繪畫簡史》的中文譯本撰寫序言,支持該書在當時中國順利出版。
1980-1981年
在北京、河北、天津等地高校講授西方現(xiàn)代藝術,普及現(xiàn)代藝術知識。
1982年
被評為副教授,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
10月,專著《現(xiàn)代派美術淺議》由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
1983年
年初,參加文化部教育代表團出訪法國和意大利。
12月,專著《傳統(tǒng)美術與現(xiàn)代派》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4年
借調到《美術》雜志,兼任編輯部負責人。
1985年
3-4月,受文化部委托赴法國訪問,洽談法國19世紀下半期繪畫作品來華展覽事宜。
5月,參加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第五屆代表大會,參與大會籌備和組織工作,被選為常務理事,被任命為中國美協(xié)書記處書記、《美術》雜志主編,直至1989年。
1986年
被評為教授。
1987年
率中國美術家代表團訪問民主德國并與該國美協(xié)簽訂合作協(xié)議。
12月,專著《歐洲繪畫簡史》(與奚靜之合著)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1988年
3月,開始擔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論委員會主任。
是年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美術卷編輯委員會副主任。
1989年
4月,翻譯的《論古代藝術》(德·溫克爾曼著),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10月,主編的《現(xiàn)代藝術辭典》,由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
1990年
3月,專著《西方現(xiàn)代美術思潮》由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
1991年
3月,參加在澳大利亞坎培拉大學舉辦的“亞洲現(xiàn)代主義和后現(xiàn)代主義藝術國際硏討會”,并作“50年代的中國美術”的發(fā)言,論文收入《Modernity in Asian art》(Edited by John Clark,Wild Peony 1993),并受邀在堪培拉大學和悉尼大學做題為“當代中國美術發(fā)展趨勢”的學術報告。
1992年-1994年
四次訪問俄羅斯、烏克蘭,在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作“中國當代美術”學術報告。
1993年
11月,訪問美國洛杉機、紐約、芝加哥。
是年開始任博士生導師。
1995年
任《美術研究》、《世界美術》主編。
1996年
4月,訪問澳大利亞,在澳大利亞西悉尼動力美術館舉辦個人水墨畫作品展,出版《邵大箴畫集》。同時受邀在悉尼大學作題為“俄國美術對現(xiàn)代中國美術的影響”的學術報告。
是年赴法國和美國考察藝術。
1997年
在新加坡藝術討論會上做主題發(fā)言。
1999年
5月,專著《霧里看花——中國當代美術問題》由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
12月,訪問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在新加坡美術館作有關當代中國美術的學術報告。
12月,主編的《圖式與精神——西方美術的歷史與審美》,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是年獲俄羅斯聯(lián)邦政府文化部頒發(fā)的“普希金獎狀”。
2000年
10月,主編的《新藝術的后援:生于七十年代的青年藝術家》 由中國畫報出版社出版。
2001年
1月,隨文化部組織的“中國當代藝術展”赴法國巴黎,在皮爾加坦美術館作“中國畫: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學術報告。
1月,主編的《第三代中國油畫家研究》系列油畫家作品集,由廣西美術出版社陸續(xù)出版。
4月,應邀赴臺灣參加“沙耆藝術研討會”,并發(fā)表論文。
10月,隨“李可染畫展”訪問香港,應香港美術館之邀作“李可染與當代中國山水畫”學術報告。
10月,翻譯的《希臘人的藝術》(德·溫克爾曼著),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2002年
1月,專著《藝術格調:邵大箴論藝術》由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
1月,專著《西方現(xiàn)代雕塑10講》由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
5月,赴美國紐約參加“20世紀中國畫國際研討會”,并發(fā)表論文。
6月,率中國美術批評家訪問團赴法國、意大利、比利時、荷蘭、西班牙等五國參觀美術館。
是年主編與參加撰寫的《圖式與精神——西方美術的歷史與審美》一書獲教育部優(yōu)秀教材一等獎。
2003年
3月,專著《外國美術名家傳(上下)》(與奚靜之合著)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10月,參與組織“中國文化年”在法國巴黎舉辦的“20世紀中國美術展”,并撰寫和發(fā)表學術論文;訪問西班牙。
是年擔任第一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策劃委員,同時擔任雙年展國際學術研討會總主持。
2004年
8月,參加中國美術批評家代表團赴臺灣參加“兩岸現(xiàn)代美術研討會”,并發(fā)表論文《20世紀80年代大陸水墨畫》。
10月,參加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代表團赴亞美尼亞訪問。
10月,專著《古代希臘羅馬美術》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12月,在北京“國際藝苑”舉辦個人畫展。
是年訪問巴黎。
2005年
3月,主編的《2004中國畫藝術年鑒》,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
10月,應明古屋藝術大學邀請訪問日本并講學,在該院美術學部作“中國當代油畫發(fā)展趨勢”的學術報告。
2006年
8月,主編的《2005中國畫藝術年鑒》,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
10月,在南京江蘇美術館和在鎮(zhèn)江博物館舉辦個人山水畫展。
10月,主編的《北京畫壇(油畫卷)·(國畫卷)》,由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
是年出版《邵大箴水墨畫集》(長城出版社)。
是年赴美國考察藝術,參觀蒙德里安展覽會。
2007年
4月,參加北京世紀壇美術館赴墨西哥訪問并洽談來華展覽事。
7月,主編的《40年代40家:當代國畫名家作品集》,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8月,率文化部美術代表團赴俄羅斯訪問。
8月 ,參加中國美術代表團赴泰國做藝術交流。
9月,主編的《20世紀北京繪畫史》,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9月,主編的《2006年中國畫藝術年鑒》,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
是年赴美國考察藝術。
是年獲中國文聯(lián)、造型表演藝術創(chuàng)作研究基金理事會“造型藝術成就獎”。
2008年
3月,赴澳大利亞墨爾本參加第32屆世界藝術史大會,被選為該會理事。
8月,主編的《50年代50家:當代國畫名家作品集》,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9月,在上海“水墨聚焦美術館”舉辦個人山水畫展,并出版《邵大箴水墨畫集》。
10月,在江蘇南通城市美術館舉辦個人山水畫展。
2009年
1月,主編的《2007中國畫藝術年鑒》,由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
1月,主編的《走進學院——當代高校中國畫名師檔案》,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6月,主編的《中國美術百科全書》(共四卷),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9月,專著《歐洲繪畫史》(與奚靜之合著)由上海美術出版社出版。
11月,專著《美術,穿越東西:邵大箴自選集》由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是年主編的《外國美術簡史》教材獲北京市優(yōu)秀教材一等獎、教育部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2010 年
6月,專著《古代希臘羅馬美術》中國人民大學出版再版。
8月,被聘任為中國國家畫院美術史論研究院院長。
10月,主編的《2008-2009 中國畫藝術年鑒》,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
11 月,率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論家代表團訪問日本,與日本美術理論界舉辦“中日美術批評家學術研討會”并作會議主旨發(fā)言。
2011年
9月,在香山飯店舉行金婚慶典。
11月,應邀赴倫敦參加有關中國山水畫藝術特色的國際研討會。
12月,專著《中國現(xiàn)代美術理論批評文叢:邵大箴卷》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2012年
4月,主編的《20世紀北京繪畫史(修訂版)》,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10月,赴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訪問并做藝術交流。
10月,主編的《2010-2011中國畫藝術年鑒》,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
11月,主編的《湯文選全集》,由湖北美術出版社出版。
2014年
3月,赴巴黎參加在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總部舉辦的“中國油畫展”開幕式及其相關交流活動。
5月,在杭州齊越畫廊參加“小品寄情——邵大箴 姜寶林水墨畫展”。
2015年
6月,赴法國巴黎考察藝術。
2016年
5月,專著《傳統(tǒng)美術與現(xiàn)代派》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再版。
7月13日,參加在巴黎舉行的“中華意蘊——中國油畫藝術國際巡展”開幕式暨國際學術研討會。
7月,在北京高更畫廊舉辦“已入化境——邵大箴山水畫展”。
9月16日,作為第34屆“世界藝術史大會”中方籌委會主任,在釣魚臺國賓館參加大會開幕式并致詞。
12月,參加第四屆杭州中國畫雙年展。
2017年
11月25日,參加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的“美術史在中國——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學科創(chuàng)立6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11屆中國高等院校美術史學年會”開幕式并致辭。
2018年
7月18日,參加在羅馬舉辦的“中華意蘊——中國油畫藝術國際巡展”開幕式暨國際學術研討會。
7月,被聘為第八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策劃委員會顧問。
2019年
6月,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論委員會名譽主任。
11月6日,作為專家指導委員會顧問參加在京舉行的文化和旅游部國家主題性美術創(chuàng)作總結會。
2021年
1月5日,參加“第四屆中國文聯(lián)知名老藝術家藝術成就展”。
9月,專著《傳統(tǒng)美術與現(xiàn)代派》由湖南美術出版社再版。
11月,《邵大箴畫集》由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
11月29日,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中國美術館學術邀請系列展:文心墨韻——邵大箴藝術展”。
2022年
1月,專著《西方現(xiàn)代雕塑十講》、《歐洲繪畫史》(與奚靜之合著)由湖南美術出版社再版。
4月,專著《西方現(xiàn)代美術思潮》由湖南美術出版社再版。
10月,《回望經典——邵大箴先生書畫作品集》由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出版。
2023年
8月,翻譯的《古希臘藝術》(德·溫克爾曼著),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9月10日,在北京久藏美術館舉辦 “抒意傳情——邵大箴藝術展”及學術研討會。
2024年
6月28日,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辦《邵大箴美術批評文集》新書發(fā)布會。
資料由家屬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