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視頻 視頻拍攝/剪輯:葉清
2010年,泰國導演M·L·蓬德菲尼普·杜瓦庫拍攝了一部名為《永恒》的電影,片中講述了一段在極端情況下飛灰湮滅的愛情故事。而這部電影的原名本是一句話,即
“等到天空與塵土都消失” 。
![](http://image.99ys.com/2021/07/6402-11-1024x683.jpg)
《永恒史:毛旭輝四十年回顧展 1980-2021》展覽現場 圖片由當代唐人藝術中心提供
而這種在內心深處洞穿了
“永恒”終會歸于“虛無” 的孤寂狀態(tài),也像是毛旭輝此前40年創(chuàng)作歷程的一種真實寫照。
毛旭輝 坐在廢墟中的家長 120×120cm 布面油畫 1989.10
在我看來,生命一旦有了初始的覺悟,首先需要的是自由;之后會慢慢發(fā)現,相對的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面對了更高層次的約束;當意識到越界就要毀滅時,不同個體都會對走入歷史抱有相同的熱望,而“永恒”則是隱身在可見歷史身后的那片終極“虛無”。
在這次毛旭輝的大型個展中,我們看到策展人戴卓群將“永恒”與“史(歷史)”兩個概念結合在一起,并用大體量的作品呈現,飽滿地支撐起了一段看似漫長的歷史瞬間:
毛旭輝 深夜的走廊和樓梯 120×90cm 木板上油畫 1990
對于作為個體的毛旭輝來說,1980到2021年,是他的生命潮水真實涌動過的漫長歲月;而對于“永恒”來說,每位個體的傾心創(chuàng)造都是構成歷史局部的一個微小分子。在此,我能看到一種藝術家在“抽象的永恒”和“沸騰的生命”間熱切掙扎的狀態(tài)。
《永恒史:毛旭輝四十年回顧展 1980-2021》展覽現場 圖片由當代唐人藝術中心提供
《永恒史:毛旭輝四十年回顧展 1980-2021》展覽現場 圖片由當代唐人藝術中心提供
在本次“永恒史”展覽中,共精選了200余件毛旭輝不同時期創(chuàng)作的作品,材質包括布面與紙本以及木板油畫、紙上水墨、手稿、布面綜合材料等多種媒介。并分為四個獨立的章節(jié)——
“生命·具象”、“權力·家長”、“意志·剪刀”、“圭山·寫生” 。
《永恒史:毛旭輝四十年回顧展 1980-2021》展覽現場 圖片由當代唐人藝術中心提供
策展人戴卓群對此談到:“這是毛旭輝四個方向的工作,‘生命·具象’主要集中于早期前衛(wèi)藝術時期,以‘新具像’和‘生命繪畫’為核心旨向的繪畫實踐,既是毛旭輝個人創(chuàng)作的起點,也是貫穿在其所有作品中的底色。其中‘權力·家長’和‘意志·剪刀’,在時間上是同步形成,且并行發(fā)展的?!缟健懮瘎t跨越藝術家四十年創(chuàng)作生涯的首尾兩端,回歸自然和土地,往往是藝術家在歷經深刻的精神孤獨和藝術抗爭之后,能帶來內心平衡的寧靜力量?!?
毛旭輝 紅窟中的大家長圖 120×150cm 布面油畫 1990.08
最后,在本次展覽中,最吸引我的一件作品是毛旭輝創(chuàng)作于1990年的《紅窟中的大家長圖》(120×150cm 布面油畫),兩只破舊的絲襪與厚重的油彩一起,構成了畫面中拱形的曲線。
毛旭輝 紅窟中的大家長圖(局部) 120×150cm 布面油畫 1990.08 01
而當輕飄的日常之物被賦予了沉重的精神象征意義之時,那曾經被廢棄的瞬間,亦穿越了時間的阻隔,并走向永恒的歷史;同時,它們試圖掙脫畫面羈絆的掙扎狀態(tài),也成為了藝術家緬懷逝去歲月的一種虛幻倒影,而在凝視著畫面的同時,我不禁也會對提出自己的疑問:
“永恒究竟是歷史?還是虛無?”
毛旭輝 圭山寫生 43×55cm 木板油畫 1982
《永恒史:毛旭輝四十年回顧展 1980-2021》展覽現場 圖片由當代唐人藝術中心提供
《永恒史》訪談
藝術家
毛旭輝
1956年6月生于中國重慶,同年隨父母移居昆明。1982年畢業(yè)于云南藝術學院油畫專業(yè)。
2001至2016年,擔任云南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在昆明工作和生活至今。毛旭輝是中國當代極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也是西南藝術群體的領軍人物。
99藝術網:您如何理解“永恒”?
毛旭輝: 藝術若失去獨立性,就無法走上永恒之路。 藝術努力的方向應該是以 “永恒”作為價值判斷標準的。
當我們回望藝術史時就會發(fā)現,從文藝復興一直到現在,所有偉大的藝術,包括金字塔、中世紀的教堂、巴洛克藝術、貝多芬的音樂等等,都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了,這就是“永恒”。只有在“永恒”標準的驅策下,創(chuàng)作者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好的畫家,起碼成為一個靠譜的畫家。
毛旭輝 水泥房間里的人體·正午 65×100cm 纖維板上油畫 1986.04
策展人
戴卓群
獨立策展人,藝術評論家,現生活工作于北京。曾于2007年創(chuàng)辦并主編《當代藝術》雜志,2009年發(fā)起并聯(lián)合策劃“暖冬計劃”北京藝術維權,成為近年來最重要的藝術事件。先后與眾多藝術機構、學院與美術館合作策劃展覽與講座,文章亦陸續(xù)發(fā)表和登載于眾多專業(yè)期刊及相關出版物。策劃的展覽主要包括:“物的覺醒”系列展,“長物志”系列展,“文明”計劃系列,“筆法與心跡”,“神之格思”,“自由棱鏡,錄像的浪潮”,“環(huán)形撞擊:錄像二十一”等。
99藝術網:這次展覽為什么命名為“永恒史”?
戴卓群:“ 永恒”和“史”,作為兩個與時間相關的詞。以時間的范疇來看,“永恒”是無限的,而“史”則有期限。我把兩個很有張力或者說悖逆的字詞放在一起,是因為在我的心目中,真正的藝術家,都是以有限的生涯,個人的史,去抗衡永恒無限的虛空。
我們今天回看藝術史,那些能夠開創(chuàng)時代并且影響后世的藝術家及作品,所具有的共同特質,就是他們都以有限的個人生命周期,超越了曾身處過的歷史邊界,并在綿延的時間中被流傳下來,這就是在有限與無限的抗衡間所產生出的一部又一部“永恒史”。
毛旭輝 兩個頭像之二 53×77cm 紙本油畫 1988
99藝術網:您如何看待毛旭輝40年的藝術創(chuàng)作?
戴卓群: 這次展覽是毛旭輝40年創(chuàng)作歷程的回顧展,我在梳理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脈絡過程中,深感毛旭輝的創(chuàng)作面貌和風格表現的非常復雜,就像他的個人氣質一樣。他的很多創(chuàng)作都是在同步進行的,包括諸多方向和趣味完全不同的作品,都是混雜交織在同一個時間段內完成的,他也始終保持著一種特別高產和勤奮的工作狀態(tài)。
毛旭輝一直以來都特別純粹地去面對自己的創(chuàng)作,也正是因為這種毫無保留的真誠,讓他把自己“矛盾”的精神處境毫無余地的坦露和保留在了整個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毛旭輝的創(chuàng)作總是在矛盾中,不停地去處理自己所切身感受到的那些復雜而又真實的狀況。
毛旭輝 有方門的紅色家長 77×53cm 紙本油畫 1989
99藝術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毛旭輝,您想到的是什么?
戴卓群: 毛旭輝就是我心目中最好的畫家的樣子。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創(chuàng)始人
鄭林
1985年畢業(yè)于湖南懷化學院美術系,中國當代藝術85新潮時期懷化群體的代表性藝術家,作品先后發(fā)表于《中國美術報》、《美術》、《美術思潮》、《江蘇畫刊》、《畫家》等85時期主流媒體,文獻資料收錄于呂澎、高明潞撰寫的系統(tǒng)介紹85藝術新潮的《1979-1989中國現代美術史》及《中國二十世紀美術史》。自1997年在曼谷創(chuàng)立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始,長期著力于中國當代藝術的發(fā)展運營事業(yè),將當代唐人藝術中心發(fā)展至分布北京、香港、曼谷三地,成為實力雄厚的當代藝術機構,合作代理眾多國內外重要藝術家。在其帶領下,當代唐人藝術中心以充滿開拓性的展覽和藝術項目在國際上贏得了高度評價,確立了亞洲當代藝術先驅的地位。
99藝術網:為什么會做毛旭輝的大型個展?
鄭林: 首先,在呂澎所寫的《中國現代美術史:1979-1989》中,曾系統(tǒng)地介紹過中國上世紀80年代現代藝術的發(fā)展歷程,其中毛旭輝占據了非常重要的篇幅,因為在當時,毛旭輝對于藝術的研究和創(chuàng)作表現是最多元的,并且每件作品都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特征。
另外,毛旭輝之前曾經在香港唐人空間做過個展,主要展出的都是藝術家在近10年間創(chuàng)作的作品,去年又在唐人曼谷空間做了毛旭輝和他的學生們的群展。通過這兩次展覽,我對毛旭輝的過去和現在,以及他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的延續(xù)性,有了更加充分的了解,之后我也提出要給毛旭輝做一個大型的回顧展。
毛旭輝 日常史詩·青島啤酒 40×55cm 紙本水彩 1993
在展覽籌備的過程中,令我們感到驚訝的是,毛旭輝的個人資料保存的相當完整和豐富,包括從早期到現在的作品草圖、隨筆、與朋友的來往信件等等,都做了清晰的分類與整理。
之前我跟和策展人戴卓群去昆明,花了兩天時間和毛旭輝一起坐在電腦前篩選展覽資料,從他上世紀70、80年代一直到現在的2000多件作品、手稿和文案中,篩選出差不多600件作品,回到北京后又從600件精簡到300多件,最后確定了200多件作品,我和策展人都感覺實在無法再刪減了,因為每件作品都是精品。
毛旭輝 中甸木橋 78×108cm 布面油畫 1982(昆明市美協(xié)首屆畫展)(新一展)
99藝術網:您如何看待毛旭輝40年的藝術創(chuàng)作?
鄭林: 毛旭輝是一位極具天賦的藝術家,從他早期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的深厚的繪畫功底和嚴謹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在上大學時期,他和張曉剛一起去圭山寫生,以當地的風土人情為基礎,創(chuàng)作出了一系列具有強烈視覺感染力的作品。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毛旭輝開始系統(tǒng)地研究西方現代藝術史和大師作品,并在研習的過程中,慢慢嘗試并尋找著屬于自己的藝術語言和風格特征。在此后不久,毛旭輝就創(chuàng)作出了著名的《家長》系列、《剪刀》系列等作品,包括從開始一直延續(xù)至今的《圭山》系列等等,我們可以從中看到:毛旭輝始終在用自己創(chuàng)作的獨特結構脈絡,行走在當代藝術語境和繪畫領域的最前沿。
毛旭輝 家長的黃昏·雨季之三 180×140cm 布面油畫 2006
99藝術網:如果用幾個詞來概括毛旭輝,您想到的是什么?
鄭林: 三個詞:
天才、權力、剪刀。
![](http://image.99ys.com/2021/07/64036-2.jpg)
《永恒史:毛旭輝四十年回顧展 1980-2021》展覽現場 圖片由當代唐人藝術中心提供
![](http://image.99ys.com/2021/07/64038-2-683x1024.jpg)
展覽信息
永恒史:毛旭輝四十年回顧展 1980-2021
策展人:戴卓群
展覽時間:2021.7.10-8.26
展覽地點: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北京第一&第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