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9日,北京榮寶202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槌,在中國書畫·榮名為寶專場中,啟功作品《山水八硯屏》以
563.5萬元拍賣成交。
此套八硯屏,雖然原配屏座已失,但新配屏座用料考究,不啻原裝。此八扇用筆嚴謹、敷色淡雅、于方寸之間卓然成景。畫中題識明確摹傚五家筆法,其余三扇也具在古人藩籬。
其一題曰:“萬峰云起 師方方壺”。方方壺者,元末道士方從義也。其人號方壺,善畫,又兼工詩文、書法。山水初師董源、巨然、米芾,又學趙孟頫、高克恭之法。極喜畫云山墨戲,筆下的景色多是冷寞,幽閉,塵俗絕少的地方:高山奇峰,深谷幽澗,古樹老屋,野水孤舟,給人以深沉、奇特和悲壯之感。黃賓虹評其畫:“蓋學仙之穎然者,由無形而有形,雖有形終歸無形?!眴⒐ο壬谠粕阶顬槟檬郑髅资显粕蕉锚?。而除米家山外,高克恭、趙松雪、董香光的云山亦能信手,唯師方從義筆法者甚少,除此只見過一件,應為冊頁一開。
其二題曰:“師米虎兒云山一角”。米虎兒者,米芾之子米友仁也,因生于甲寅(1074年),故乳名虎兒。畫承家學,多以水墨點染,重意趣不求工細,發(fā)展了米芾以落茄皴為代表的山水技法,奠定了“米氏云山”的特殊表現方式。所謂“落茄皴”,事實上就是一種以點代皴的寫意畫法,“用圓深凝重的橫點錯落排布,連點成線,以點代皴,積點成片,潑、破、積、漬、干、濕并用,輔以渲染表現山林、樹木的形象和云煙的神態(tài)”。完全放棄了鉤皴點擦的傳統方法。啟功于此種畫法浸潤最深,用水用墨能夠自如變換,也為日后書法中的水墨調衡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其三題曰:“擬趙善長法”。趙善長者,元末明初之趙原也。本名元,入明后因避朱元璋諱而改作原,字善長,號丹林。擅山水,師法董源、王蒙,筆墨圓勁秀逸。亦長于畫竹,畫法多變,有龍角、鳳尾、金錯刀之稱。傳世作品并不多見,宮中原有《溪亭秋色圖》一軸,為內府舊藏,石渠寶笈重編所載,故宮對外開放后曾展陳,啟功先生亦臨習過。
其四題曰:“擬元人筆意”。元代繪畫本就以山水畫為最盛,其創(chuàng)作思想、藝術追求、風格面貌,均反映了畫壇的主要傾向,影響后世也最深遠。不論初期錢選、趙孟頫、高克恭,還是中后期的黃公望、王蒙、吳鎮(zhèn)、倪瓚皆主要繼承董源、巨然等的傳統,并在各自的創(chuàng)新風格和簡練超脫的藝術手法上,把中國山水畫發(fā)展到了一個新階段,成為了這一時期山水畫發(fā)展的主流。對于此幀畫作,竊以為在吳鎮(zhèn)與曹知白之間。啟功先生常畫吳仲圭是有原因的。因為陳垣校長對吳鎮(zhèn)有著深入的研究,不但做過吳鎮(zhèn)年譜,還有吳鎮(zhèn)的藏品常與啟功先生點評。而且吳鎮(zhèn)也是天主教徒(輔仁大學是天主教會學校),故而啟功先生對吳鎮(zhèn)書畫和詩文都很熟悉,也常常臨習。
其五題曰:“仿石田筆”。石田者,自然就是沈周了。沈周一生家居讀書,吟詩作畫,優(yōu)游林泉,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未應科舉,始終從事書畫創(chuàng)作,在師法宋元的基礎上有自己的創(chuàng)造,發(fā)展了文人水墨寫意山水的表現技法,成為吳門畫派的領袖。所作山水畫,有的是描寫高山大川,表現傳統山水畫的三遠之景。而大多數作品則是描寫南方山水及園林景物,表現了當時文人生活的幽閑意趣。啟功先生此幀效法了其構圖簡練、用筆凝重、筆墨渾厚蒼茫、草草而成的特點,在寸余之間表現了三遠之景,可謂小幅而大作。
其六題曰:“遠浦歸帆”。南宋牧溪曾有此同名手卷,大底意境如此。后內府董邦達有臨古冊八開,中有遠浦歸帆一開,更類此圖。不知啟功先生源于哪家,或為自家筆意亦未可知。
其七題曰:“春江夕照”、其八題曰:“山居圖”,皆是元人風格,春江夕照略似倪黃,山居圖師法鷗波。后學慚陋,不敢斷言??傊瑔⒐ο壬閷W古人,在此八硯屏中盡顯其能,實為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況且就現有資料看來,啟功先生獨立完成的八扇硯屏只此三件,另兩件均于海外售出,不知下落。倘有生之年能見三套聚首,真幸事也。
靖宸淺識于云鶴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