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極簡”莫蘭迪中國首次個展:藝術如同修行

來源:澎湃新聞 2020-12-04

意大利知名藝術家喬治·莫蘭迪(1890—1964)一生的創(chuàng)作題材都是在畫著幾只瓶子和博洛尼亞郊外的風景,但卻影響極廣。對于莫蘭迪而言,即便只是描繪最簡單的事物,也可以企及最高技藝,最深感受,如同修行一般。

澎湃新聞獲悉,繼2017年上海舉辦“基里科&莫蘭迪——意大利現(xiàn)代藝術的光芒”后,北京木木美術館798 館即將迎來意大利知名藝術家喬治·莫蘭迪在國內的首次美術館個展,呈現(xiàn)藝術家包括油畫、蝕刻版畫和紙上作品在內的逾八十件重要作品。12月6日將開啟預覽,正式展期則為2020年12月8日至2021年4月5日。

喬治·莫蘭迪(Giorgio Morandi,1890—1964)喬治·莫蘭迪1890年7月20日出生于意大利博洛尼亞。這個亞平寧山麓北部的城市,擁有歐陸最早的大學,歷來是歐洲學術的重鎮(zhèn)之一。盡管這里的鐵路通達四方,是意大利的交通樞紐,但莫蘭迪畢生卻很少離開故鄉(xiāng)半步,除了在祖國境內有過幾次屈指可數(shù)的旅行,唯一一次出國據(jù)說還是去蘇黎世參觀塞尚的畫展。在博洛尼亞,他同三個妹妹生活在一起,在其簡樸的工作室內潛心創(chuàng)作。這位在藝術探索上宛如“奉道”般執(zhí)著的藝術家,一生沒有娶妻。在戰(zhàn)火紛飛的二十世紀上半葉,莫蘭迪在其備受推崇的小幅風景畫和描繪日常物件的靜物畫中構建了一個沉思、詩性的空間,就如現(xiàn)代主義詩人T·S·艾略特筆下的“有限與無限的交匯之處”。

喬治·莫蘭迪,《風景》,布面油畫,61.7×46.8厘米,1928圖片由木木美術館提供奧古斯托·喬瓦納迪和弗朗西斯卡·喬瓦納迪收藏,米蘭此次北京木木美術館798 館“喬治·莫蘭迪:桌子上的風景”展覽將全面回顧莫蘭迪五十年的藝術生涯——從藝術家1914年在博洛尼亞舉辦首次展覽并開始對立體主義、未來主義、形而上學繪畫等先鋒藝術運動展開探索,至1930年到1956年任教于博洛尼亞美術學院期間對靜物和風景的反復描繪和系列創(chuàng)作,再到1960年代藝術家去世前的晚年畫作。

喬治·莫蘭迪,《靜物》,布面油畫,30.4×40.5厘米,1960圖片由木木美術館提供奧古斯托·喬瓦納迪和弗朗西斯卡·喬瓦納迪收藏,米蘭作為藝術家在國內的首次美術館個展,本次展覽將莫蘭迪視為一個重要維度去思考意大利現(xiàn)代藝術的發(fā)展,并在他對形式的沉靜探究、對靜物冥思式的反復描摹以及內省的畫面構圖與東西方哲學思想中有關永恒的概念之間建立起聯(lián)系,探尋其作品的深層內涵。此次展覽借鑒了藝術家在靜物創(chuàng)作中的構圖邏輯,在展覽設計上并未遵循傳統(tǒng)的時間順序,而是將不同時期、不同媒介的作品匯集起來并按照主題劃分為四個單元:“感知”“靜觀”“景致”(包含風景和花卉)和“晚期紙上作品”。

喬治·莫蘭迪靜物作品莫蘭迪曾說過:“我們對外部世界的感知很難甚至根本無法用語言來描述,因為那個視覺所及的世界是由形態(tài)、色彩、空間和光線所決定的?!薄案兄眴卧ㄟ^藝術家創(chuàng)作生涯中極具重要性的作品揭示他逐漸形成并不斷發(fā)展自身視覺語言的過程。同時,本單元還將呈現(xiàn)莫蘭迪于不同時期在主題、色彩、構圖上所進行的大膽嘗試和創(chuàng)新。這些作品挑戰(zhàn)了人們對日常事物的固有認知,超越可感知的世界,進入到一個無法被語言文字所闡釋的空間。

喬治·莫蘭迪,《靜物》,布面油畫,73.8×65厘米,1914圖片由木木美術館提供奧古斯托·喬瓦納迪和弗朗西斯卡·喬瓦納迪收藏,米蘭將他所描繪的對象靜置、反復觀察并捕捉其內在本質是莫蘭迪藝術創(chuàng)作的關鍵,相同的物件一次又一次地出現(xiàn)在他的靜物創(chuàng)作之中?!办o觀”單元將呈現(xiàn)莫蘭迪從1930 年代至1940 年代后期的畫作,通過追溯他對兩個特定物件(白色球頸瓶與白色長頸瓜棱瓶)在其作品中的演變軌跡,揭示藝術家對特定構圖和題材進行反復探索的創(chuàng)作方法。

喬治·莫蘭迪(Giorgio Morandi,1890—1964)“景致”(包含風景和花卉)單元則將展出莫蘭迪極富創(chuàng)新精神的風景油畫和版畫,聚焦他對意大利小鎮(zhèn)格力扎納的自然風景的長期觀察和描繪,以及展現(xiàn)其博洛尼亞工作室窗外風景的畫作。除此之外,瓶中的花卉這一主題貫穿于莫蘭迪的藝術實踐之中,構成其創(chuàng)作的重要主題。本單元將專門辟出一間展廳,呈現(xiàn)其創(chuàng)作于1920 年代至1950 年代的花卉靜物作品。

喬治·莫蘭迪,《花卉》,布面油畫,45.8×46厘米,1952 圖片由木木美術館提供奧古斯托·喬瓦納迪和弗朗西斯卡·喬瓦納迪收藏,米蘭“晚期紙上作品”作為展覽的最后一個單元,將為觀眾帶來莫蘭迪創(chuàng)作于生命最后二十年的水彩畫和鉛筆畫。那些我們熟悉的物件在他的畫布上逐漸瓦解,呈現(xiàn)為近乎抽象的線條和色塊,成為了某種無法被定義的存在。展覽“喬治·莫蘭迪:桌子上的風景”將帶領中國觀眾走進莫蘭迪充滿詩意的藝術世界,感受其作品中細膩微妙的情感,并以更開闊的視野審視藝術家對二十世紀以及當代藝術發(fā)展所產(chǎn)生的深遠影響。

喬治·莫蘭迪(Giorgio Morandi,1890—1964)澎湃新聞獲悉,木木美術館是一間獨立的非營利美術館,由收藏家林瀚和雷菀螢(晚晚)夫婦于2014 年創(chuàng)立。木木美術館798館坐落于北京798藝術區(qū)的2號院D-06,由一座舊時的軍用工廠建筑改建而成。開館至今已經(jīng)舉辦了諸如大衛(wèi)·霍克尼、陸揚、理查德·塔特爾、尼古拉斯·帕蒂、梁紹基、克里斯托弗·伊沃雷和保羅·麥卡錫等藝術家在北京的首次機構性個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