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影像上海藝術(shù)博覽會 (PHOTOFAIRS | Shanghai,2017年9月8日-10日,上海展覽中心)已進入開幕倒計時。展會即日公布了2017年參展畫廊的完整名單,來自16個國家、28個地區(qū)的50家參展畫廊組成了此次展會強大的國際陣容。公眾項目方面,除了早先公布的『在場』、『洞見』、『焦點』等特展版塊細節(jié),“影像上海”亦將推出四大收藏家特展『敘事』 ,以及『對話』系列講座等精彩的公眾項目。展會合作伙伴保時捷同時宣布了『極致』展的首次亮相。
創(chuàng)辦于2014年的“影像上海”已連續(xù)成功舉辦三屆,對中國和亞太地區(qū)的藝術(shù)影像市場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推動作用,更領(lǐng)風(fēng)氣之先,將攝影和移動影像推到了當代藝術(shù)收藏的重要位置。通過嚴格甄選和精心策展,“影像上海”搭建了一個專業(yè)而極富活力的平臺,讓私人藏家、國際畫廊、公共及私人博物館機構(gòu)與藝術(shù)影像世界中最為權(quán)威的專家、國內(nèi)外頂尖藝術(shù)家、專業(yè)媒體濟濟一堂,進行近距離的真實交流,推動藝術(shù)影像市場生態(tài)的良性發(fā)展。
收藏家特展: 『 敘事』 戴比爾斯呈現(xiàn)
此次收藏家特展: 『敘事 (Telling Tales) 』由戴比爾斯傾力支持,呈現(xiàn)中國四位極具影響力的收藏家的私人珍藏——鄭志剛 (K11 藝術(shù)基金會),周大為 (Cc 基金會),王津元 (復(fù)星藝術(shù)中心)和邵忠 (現(xiàn)代傳播集團) 。
René Burri,Annie Leibovitz,楊福東,荒木經(jīng)惟、Robert Capa等大師,以及陳維、程然、蔣鵬奕和張克純等新銳攝影藝術(shù)家的力作都將出現(xiàn)在此次特展之中。關(guān)于展覽作品,『 敘事』策展人、紐約國際攝影中心(ICP)收藏及展覽總監(jiān) Erin Barnett介紹道:
“此次特展將審視藝術(shù)家們?nèi)绾斡貌煌脑煜穹绞阶屛覀円匀碌慕嵌瓤创茉馐澜?。人們認為照片的本質(zhì)就是講述真相,有的攝影師利用照片這一性質(zhì)打破真實與想象、真實與構(gòu)建之間的界限(如Bernard Faucon、JR、陳維、施勇),其他人則凸顯了攝影將現(xiàn)實離奇化的能力(如荒木經(jīng)惟)。有些作品的角度看似冷漠客觀,卻呈現(xiàn)出日常生活中令人驚嘆的景象:人們在一條河邊的廢墟中喝茶(張克純作品),動物生活在畫出來的自然棲息地里(Eric Pillot作品),藝術(shù)家們被花簇擁著,靜坐在一個拆遷后的胡同的門樓上(榮榮&映里作品),亦或是一位模特身著十七世紀的荷蘭傳統(tǒng)服飾,卻頭戴現(xiàn)代針織帽(Erwin Olaf作品)。
“除攝影之外,許多當代藝術(shù)家和收藏家都醉心于移動影像敘事的活力。其中一些作品彰顯紀錄片的風(fēng)采:如一男子在人潮擁擠的地鐵站吶喊(徐震作品),兩輛車優(yōu)雅地并行穿梭于城市車流中(劉窗作品),這些社會介入形式為平淡生活注入了不尋常的亮點。其他的作品則更加精雕細琢:奢侈品和日用品燃燒爆炸(程然和Item Idem作品),一個人在河中石頭上小心地平衡自己,留下塑料的眼淚(程然作品)。許多攝影師也運用了電影表演性的手法:如楊福東的作品中,前來沐浴的當代模特一副民國著裝打扮在酒店泳池邊嬉戲;細江英公鏡頭下的草間彌生躺在她的填充雕塑堆中;陳曉云拍攝的陳先生將頭埋在了傾瀉下來的土堆里。特展強調(diào)了中國、日本以及歐洲重要攝影藝術(shù)家和跨領(lǐng)域藝術(shù)家們在作品中蘊含的超現(xiàn)實張力,那是一種感性而非風(fēng)格的存在。”
JIANG PENGYI_Dark Addiction 17.33_2013. Courtesy of Jenny Wang
『對話』版塊
2017 影像上海藝術(shù)博覽會特別策劃『對話』(Conversations)版塊,推出系列專題講座與公共項目,聚焦『收藏家特展:敘事』版塊中的作品。四名參展藏家和策展人Erin Barnett將在『對話』公眾活動中一起分享和交流他們的藏品及影像收藏。
『對話』版塊也將聚焦『收藏家特展』中的當代藝術(shù)家,與公眾深度分享他們的創(chuàng)作實踐,如:
- 蔣鵬奕:作品由王津元收藏), 其他作品將在『洞見』展覽版塊由 Blindspot Gallery(香港)呈現(xiàn)
- 楊福東:不同作品分別由邵忠和周大為收藏,其他作品也將由香格納 (上海, 北京, 新加坡)在展位展出。
- 沈瑋,作品將在Flowers Gallery(倫敦, 紐約及香港)展位展出。
- 程然:作品由鄭志剛收藏,其他作品將在『洞見』展覽版塊由Leo Xu Projects(上海)呈現(xiàn)。
知名美術(shù)館館長和專家Naomi Cass (墨爾本當代攝影中心), Jean-Francois Dubos (巴黎歐洲攝影之家),策展人 Christopher Philips及Arthur Walter (收藏家及阿圖爾·瓦爾特收藏創(chuàng)始人[ Arthur Walther Collection])將一起討論攝影在公立及私立美術(shù)館收藏體系中的位置。
JR_JR at the Louvre, La Pyramide, 17 June 2016, 913. Courtesy of Jenny Wang
參展亮點
2017影像上海藝術(shù)博覽會參展畫廊囊括了16個國家、28個地區(qū)的50家畫廊,組成了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強大陣容。“影像上海”致力于不斷重新定義和拓寬影像這一媒介的邊界,亮點如:
- Jordan Sullivan (Rubber Factory, 紐約),Oliver Herring (OCAT西安館及上海Bank畫廊) ,Roman Singner (Galerie Stephan Witschi, 蘇黎世),何成瑤 (上海喜瑪拉雅美術(shù)館) 及張?。ㄅ逅巩嬂龋~約、倫敦、北京、香港、帕羅奧圖、巴黎)等藝術(shù)家將帶來與行為和裝置相關(guān)的影像作品;
- 紐約頂級畫廊Robert Mann Gallery 將帶來大師級藝術(shù)家Irving Penn的作品;巴黎Books &Photographs將呈現(xiàn)先鋒攝影大師Alexander Rodchenko及Man Ray;東京Taka Ishii Gallery畫廊則會展出森山大道的創(chuàng)作;
- 二人組合鳥頭(香格納畫廊)及劉詩園(Leo Xu Projects, 上海)以大型裝置作品及浸沒式環(huán)境挑戰(zhàn)傳統(tǒng)影像概念;
- 首次參展的AG Galerie (德黑蘭)推出Taraneh Hemami, Ali Zanjani 及 Peyman Hooshmandzadeh等藝術(shù)家的群展,利用“前革命時代”的現(xiàn)成照片進行創(chuàng)作;
- 荷蘭藝術(shù)家的作品讓我們不斷思索17世紀傳統(tǒng)荷蘭繪畫的影響,包括Bas Meeuws (Tasveer, 班加羅爾) 及Casper Fassen (Kahmann Gallery, 阿姆斯特丹)。
- 新生代藝術(shù)家Pixy Liao (Leo Xu Projects, 上海),吳鼎 (M藝術(shù)空間, 上海),吳欣默 (Lucie Chang Fine Arts, 香港) ,彭韞 (Vanguard Gallery, 上海)等也將出現(xiàn)在本屆博覽會上。
ROBERT CAPA, Spectators at Longchamp Racecourse, 1952. Courtesy of Jenny Wang
合作伙伴保時捷首次呈現(xiàn)『極致』特展
對于打造極致跑車的不懈追求,亦是源自對跑車的熱愛。而這種傳承至今的品牌精神在保時捷擁躉中早已成為一種文化符號。在此次博覽會上,保時捷將通過摯熱、匠心、視覺、天賦四個板塊,為觀展者講述『極致』背后的故事。
保時捷力邀Oliver Kruning以保時捷作為靈感,創(chuàng)作全新作品,與德國著名作家和攝影師Christian Blanck與保時捷博物館聯(lián)合撰寫的經(jīng)典之作《童年英雄》(Kinderzimmerhelden)的共同亮相亮相。展覽還將包括中國青年藝術(shù)家吳鼎探索事物隱藏“內(nèi)在秩序”的影像創(chuàng)作實踐;同時來自保時捷首屆“中國青年藝術(shù)家年度評選”的候選人馬海蛟的作品也將在此版塊中呈現(xiàn)。
SHI YONG, Untitled (Big), 2008. Courtesy of Jenny Wang
ZHANG KECHUN, People drink tea by the river, 2013. Courtesy of Thomas Shao
2017影像上海藝術(shù)博覽會參展畫廊名單:
核心(Main)版塊 | 匯集專注于現(xiàn)當代攝影的國際頂尖畫廊
ArtCN (上海),千高原藝術(shù)空間 (成都),Blindspot Gallery (香港),CAMERA WORK (柏林),Lucie Chang Fine Arts (香港),杜夢堂 (上海, 巴黎, 紐約),F(xiàn)lowers (倫敦, 紐約, 香港),In the Gallery (哥本哈根),Taka Ishii Gallery (東京),德玉堂 (上海),龍門雅集 (香港, 上海),Magnum Photo (倫敦),M藝術(shù)空間 (上海),Mohsen Gallery (伊朗),Nong Art (上海),OFOTO + ANART (上海),Pan-View (鄭州),Gallery Photo12 (巴黎, 圣塔莫尼卡, 上海),Prolab (莫斯科),See+ (北京),香格納 (上海, 北京, 新加坡),Tasveer (班加羅爾),三影堂+3畫廊(北京, 廈門),泰吉軒 Gallery (北京),Timespace Gallery (北京),絕版影像館(臺北),Vanguard Gallery (上海),Galerie Stephan Witschi (蘇黎世),Leo Xu Projects (上海)。
平臺(Platform) 版塊 | 發(fā)現(xiàn)國際畫廊的重要平臺
AG Galerie (德黑蘭) | AM project (東京) | Books & Photographs (巴黎) | Rubber Factory (紐約) | Robert Mann Gallery (紐約) | Kahmann Gallery (阿姆斯特丹)。
在場(Staged) | 以當代藝術(shù)媒介拓展當代前沿攝影的邊界
澳大利亞攝影中心(悉尼) | 墨爾本當代攝影中心 | 新時線媒體藝術(shù)中心 (上海) | 麓湖·A4美術(shù)館 (成都) | 上海喜瑪拉雅美術(shù)館 | 紐約國際攝影中心 | 巴黎歐洲攝影之家 |佩斯畫廊(紐約,倫敦,北京,香港,帕羅奧圖,巴黎) | 香格納畫廊(上海,北京,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