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大黃鴨之父霍夫曼新作“粉紅浮魚”亮相烏鎮(zhèn)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2016-03-28
霍夫曼新作浮魚。

眼前的這位身材高大的荷蘭帥哥,恐怕是目前最為人所熟悉的當代藝術家之一——霍夫曼。那只在世界各地引發(fā)瘋狂的大黃鴨,就出自他的手。

最近,這位專做“大玩具”的荷蘭藝術家,為水鄉(xiāng)烏鎮(zhèn)定制了一條巨大的粉紅魚,這條魚現(xiàn)在正靜靜地“浮”在烏鎮(zhèn)西柵景區(qū)的水劇場內。

“粉紅魚”有兩層意義設計靈感來自鯉魚跳龍門

這條粉紅色的大魚長15米、7米高,全身覆蓋著色彩粉嫩的鱗片,魚鱗特地選用了可回收利用的泳池浮板作為材料?;舴蚵o這件作品取名《浮魚》(Floating Fish)。

為什么是條魚?霍夫曼告訴浙江在線記者,烏鎮(zhèn)水劇場的格局讓他聯(lián)想到了水族館中的海豚表演場地,于是他希望在這里創(chuàng)作一個水生動物的形象。“浮魚的形象取自金魚和鯉魚。魚對于中國人來說,象征著富足,并且鯉魚跳龍門具有豐富的文化寓意。”

和霍夫曼之前的諸多作品類似,浮魚依舊是想營造快樂愉悅的氣氛,傳遞一種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舴蚵f,在烏鎮(zhèn)的白墻灰瓦和蔥榮綠樹間,這條粉色的魚能夠為古鎮(zhèn)增添一筆鮮亮的色彩,它“浮”在小橋流水間,等待著大家與之親密互動。“浮魚周圍沒有設置護欄,觀眾可以去觸摸它,只是動作要溫柔一些。”

記者也了解到,這條體型巨大的魚,搭建起來頗費周折。僅僅為了魚鱗布置的方向,霍夫曼就通過電子郵件和施工人員累計發(fā)送了上千封郵件,幾乎讓施工團隊“抓狂”。由于郵件溝通速度太慢,他甚至學會了使用微信。最終,大魚達到了霍夫曼心中完美的狀態(tài)。

霍夫曼和他的浮魚。

大玩具能產(chǎn)生新思考

“觀眾也可以成為作品的一部分”

霍夫曼被許多中國人所知道,大該還是因為他的“大黃鴨”。

這只大黃鴨從2007年開始游歷世界,去過十多個國家(地區(qū)),每到一處,都引起萬人圍觀。2014年,大黃鴨在杭州西溪濕地展出。

然而,大黃鴨并不是霍夫曼的唯一作品,人字拖鞋組成的彩色猴子,鵝卵石堆成的大黃兔子……雖然形象不一,但相同的是這些作品全都保持著“很大”、“很萌”的風格。“創(chuàng)作大型物體的靈感來源于一種觀眾與作品進行聯(lián)系的渴望,龐大的形象可以給人以全新的視角,從而在截然不同的位置進行觀察。”霍夫曼告訴記者,觀眾在一定的距離觀察這些卡通形象,同時也會對自身進行審視,對這些可愛的形象產(chǎn)生新的思考。

“我做的很多作品都是超大型的玩具,其中很多是動物形象,但對我來說并不只是把他們當做單純的藝術作品。”霍夫曼說,隨著這些作品在全球各個地方的展出,與世界各地不同的人接觸,本身就是一種學習,是一個讓他認識人本身的過程。

大黃鴨在各地的巡展開始前,總會有大量游客聚集在一起,等待大黃鴨的到來,這讓霍夫曼十分難忘。用他的話說,“就像期待圣誕老人發(fā)放禮物一樣。”與此同時,媒體和網(wǎng)絡社交平臺也密切關注和探討這這只大鴨子,形成了轟動一時的傳播影響。“所以說在很大程度上,觀眾也是作品的一部分。”

如何看待“山寨鴨”?

希望大黃鴨能成為關注版權問題的催化劑

2013年5月,大黃鴨在香港火了之后,形態(tài)、大小不一的山寨黃鴨就開始在多個城市出現(xiàn)。然而,這些山寨黃鴨同樣吸引不少人駐足觀看、拍照留念。那么霍夫曼如何看待火熱之后,不少地方冒出“山寨”大黃鴨?身為設計師的他大度表示,假的大黃鴨與真實的大黃鴨非常相似,很多人也和大黃鴨合影,這似乎并沒有什么。不過,他也坦言:“如果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藝術家或者設計師,創(chuàng)作了一個很好的作品,然而卻被別人仿制,那你的心里一定不好受。希望大黃鴨可以成為一個催化劑,引發(fā)我們對版權問題的思考和討論。”

在霍夫曼看來,玩具本身是一個給人帶來輕松和愉快的載體,作為一個藝術家只是把他們設置成容易親近的視覺形象。與此同時,創(chuàng)作中使用的紙張、泥土,甚至塑料拖鞋等材料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舴蚵f:“當作品進入公共空間當中,也就顯示出了幽默性。”

人物檔案

霍夫曼1977年出生于荷蘭代爾夫宰爾,早年畢業(yè)于柏林魏森湖藝術學院。他常以動物和兒童玩具為靈感,將其放大到如同建筑物一般大小。代表作品包括《胖猴子》、《大黃兔》、《大黃鴨》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