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dāng)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星云大師護送北齊佛首回歸大陸 在國家博物館“合璧”展出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賈婷 2016-03-02

昨天(1日)下午,國家文物局在京舉辦了“星云大師捐贈北齊佛首造像回歸儀式”。90歲高齡的星云大師親自護送在海外流失20載的北齊釋迦牟尼佛佛首造像由臺灣安全歸來,并與河北省博物院珍藏的佛身造像“合璧”,亮相國家博物館。同時,“佛光菜根譚——星云書法展”也于昨日在國博開幕。

佛首20年前被盜

昨天上午,記者在國家博物館看到,釋迦牟尼像佛身著偏袒右肩袈裟,雙手作說法印或施無畏、與愿印,手腕戴鐲,兩腿結(jié)跏趺坐。殘高150厘米、寬90厘米、重約1噸。而佛首則高47厘米、重達80公斤。

據(jù)了解,1996年,藏于河北省靈壽縣幽居寺的一尊北齊天保年間(公元550年至559年)的釋迦牟尼佛的佛首造像被盜。2014年,有信眾將一尊佛首造像捐贈給臺灣佛光山的星云大師。大師為尋找佛身造像,專程派員來京,請國家文物局幫忙。國家文物局立即展開線索搜集,組織專家從材質(zhì)、年代、體量、審美等全方位比對鑒定,發(fā)現(xiàn)該佛首造像與河北省幽居寺塔內(nèi)的釋迦牟尼像佛身造像相吻合。

2014年底,雙方正式簽署捐贈協(xié)議。2015年5月,佛首造像和佛身造像在臺灣佛光山實現(xiàn)首次合璧,之后一起在佛光山的大雄寶殿供奉。對于佛首,星云大師認為這是國家歷史文化遺產(chǎn),表示愿意無償捐贈。遺落20年后,今年2月26日星云大師攜北齊佛首抵京,佛首重歸大陸。

國博展出到15日

據(jù)悉,此次北齊佛像合璧展出將持續(xù)到3月15日,觀眾可在國家博物館南一序廳公共區(qū)看到這一精品。展出后佛像將被歸還給河北博物院,屆時大家可以在河北博物院曲陽石雕展廳見到這件文物。

在昨日的發(fā)布會上,河北省副省長姜德果表示,佛首回到河北后,將按照規(guī)定程序完善檔案,鄭重地將其納入河北省館藏珍貴文物序列,盡快以技術(shù)手段使這尊釋迦牟尼佛像實現(xiàn)永久的“金身合璧”。河北博物院將在石刻展廳辟出專門空間,集中展示以這尊釋迦牟尼佛造像為首的一批幽居寺塔珍貴佛教石質(zhì)文物,讓優(yōu)美和深邃的佛教藝術(shù)與文化,喚醒社會各界更多對文物保護的重視和對文化遺產(chǎn)的尊重。

星云書法同時開展

除此之外,“佛光菜根譚——星云書法展”昨天上午在國家博物館開幕,展覽分為星云大師生平、佛光菜根譚、人生二十最、古德詩句、星云大師著作區(qū)、抄寫菜根譚體驗區(qū)等部分,共展出星云大師書法作品300件。

星云大師在書法展開幕式上說道,10年前他因眼底鈣化,視力日漸模糊,想人之老矣,一無所用,后來想到寫字,雖然視力不佳,但憑心意寫字,因此有了一筆字。所謂“一筆字”,意謂一下筆、一沾墨,一揮而就,無論文字多寡,皆一筆而成,希望大家在展覽中看字讀心意。觀眾們可以通過展覽,在更加全面了解星云大師人生經(jīng)歷的基礎(chǔ)上,從書法中體會佛法給人生帶來的歡愉和智慧,從書法著述中識得心性的大自由和大解放。

據(jù)悉,本次展覽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南2、南3展廳展出,于3月1日開幕,展期將持續(xù)至3月25日。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