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一種記憶。成都的記憶與四川人的方言,隨著一個城市的演變進步,也漸漸被人遺忘。許多年以后,當還有一本漫畫書,拙樸地記錄著芙蓉城的前世和今生……當有一天二兩酒下肚,打開一卷長頁,那些不曾離去的記憶鮮活著醒來,那明天清晨,還有多少情懷要訴?
2015年7月24日下午4點半,彭長征《芙蓉憶》新書發(fā)布會暨《雄起》系列新常態(tài)畫展在成都釣魚臺精品酒店二樓觀心香堂舉辦。著名巴蜀文化學者袁庭棟、詩人、書法家楊宗鴻等中外文化學者、軍政領導、藝術家、收藏家、媒體人、出版家、企業(yè)家等50多位嘉賓出席了這次文化盛宴。世界著名智慧城市專家岳梅櫻博士專程從美國來到現(xiàn)場與彭長征互贈新書。
《芙蓉憶·漫畫四川方言》是繼《芙蓉憶·唱成都》后的第二部作品,全書把四川方言怎么演繹四川人安逸生活的態(tài)度、雄起的精神狀態(tài)狀態(tài)通過100幅水墨漫畫,100句經典四川方言,100個龍門陣和扯解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這里有司馬相如的撫琴臺,少陵題詠的草堂路,出師一表的武侯祠,織女紡紗的支磯石,八仙游勝的送仙橋……風雅華藻的文人詩賦、流離爛漫的民間故事、閑淡安逸的處世方式,滿足了蜀地文化人關于生活、關于浪漫的完美想象。創(chuàng)意水墨人物畫家彭長征就是這樣一位走遍大江南北,而今回歸故里的蜀地著名文化人,戀成都、唱成都、繪成都,他的系列漫畫都與成都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情味、韻味。正如他自己所說:“走遍了中國的大城市,北京有大城之美,上海有時尚之美,香港有創(chuàng)富之美,成都有生活之美。城市可以復制,時尚可以追趕,財富可以積累,而生活方式卻構成了成都獨一無二的城市競爭力。成都,擁有不可復制的人文優(yōu)勢!”他以反映老成都市井生活為內容的水墨民俗漫畫,用妙趣橫生的故事形象,水墨氤氳的表現(xiàn)方式,詼諧幽默的語言腔調,講述著成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前世今生。
如果說彭長征曾出版的《涂畫成都》畫集是一次對成都風土人情活色生香地描繪,那么《芙蓉憶》系列就是藝術家濃縮了成都前世今生的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清人楊燮等輯錄的《成都竹枝詞》突顯出這個城市往昔清淅的縮影,像是一位閱歷滄桑的老者,無聲地訴說著老成都的鉤沉史跡,詞中所唱地名、名勝等皆為清代所有,是一份珍貴的關于成都文化、城建、商貿、旅游、風情、民俗等的歷史文獻資料。彭長征在剛到成都一年多時,工作之余訪遍成都的大街小巷,將散落在民間的《竹枝詞·唱成都》收集整理,用詼諧幽默的水墨漫畫和短小精悍的文化隨筆把它詮釋演繹出來,奉獻給讀者,其意在溫“前世”而知“今生”。在創(chuàng)作時,他并不是單純地圖解過去的唱詞,而是顧盼今昔,穿越時空般地用今人的視角觀念激活城市民謠中的古老記憶。此書列成都重點原創(chuàng)文學作品文庫、獲優(yōu)秀川版圖書大獎。
藝術家彭長征以“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的寫意哲理、古為今用,正能傳播時代精神。他的許多創(chuàng)意水墨作品向統(tǒng)致敬,與時代同行!《帶槍鐘馗》系列作品在題材突破的同時,也在內容上有所創(chuàng)新,2014年獲國家版權認證及商標注冊;CCTV文化中國將其列為“中國如意藝術品”;中國駐德國法蘭克??傤I館、澳大利亞駐成都總領事館、英國駐華大使館等機構及藏家收藏了彭長征的多件作品;香港著名媒體人楊錦麟主持拍攝的大型新媒體紀錄片《穿越:成都氣質》中專訪彭長征《帶槍鐘馗》《芙蓉憶》系列創(chuàng)作,掀海內外點擊收視熱潮并成為文化熱點,《帶槍鐘馗》商標相關衍生產品也受到市場歡迎?!稁岀娯浮房蓵r尚納祥“鐘馗名聲大,除夕端午張掛,如今配了槍,鬼見了更怕!”《帶槍鐘馗》可升級鎮(zhèn)宅“我畫鐘馗意無它,自古黎民愛豪俠,更喜進士今配槍,升級鎮(zhèn)宅百姓家。” 《帶槍鐘馗》可針貶現(xiàn)實“恩怨情仇各是各,帶槍鐘馗導彈多,地球小鬼敢再來 ,龜兒更加跑不脫!”《帶槍鐘馗》可表達生活情趣傳達智慧哲理。比如“醉酒鐘馗”是眾書畫家常表現(xiàn)的題材,多示“醉失乾坤”“ 鬼敢來矣”之意,彭長征筆下的醉鐘馗則直抒胸意、大快人心。“偶爾貪杯有底氣,帶槍鐘馗不虛你,一腔正氣幾千年,老子醉了也雄起”一個超凡脫俗、霸氣十足的時代英雄就這樣呼之欲出!彭長征以“帶槍的鐘馗”命名的微博新近被評為中國“微博同城影響力人物”走紅網(wǎng)絡。澳大利亞在成都設總領事館后不久,收藏的第一位中國藝術家的作品就是彭長征的一幅《帶槍鐘馗之雄起》。2015中國巴蜀首屆國際藝術博覽會《帶槍鐘馗 VS雄起關公——彭長征藝術展》、《西南力量——雅昌水墨邀請展》彭長征作品成功展出受歡迎引熱議。
彭長征認為對于優(yōu)秀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我們要抱著敬畏之心,有根之愛,要傳承更要創(chuàng)新。于是,他創(chuàng)意不凡的讓帶槍鐘馗與熊貓搭檔“出鏡”,不禁讓人拍案叫絕。用他的話來說就是:進士蝙蝠意福到,蜘蛛搭配送喜來,帶槍鐘馗與國寶,雄起中國上場了!熊貓在中國代表四川,在世界象征中國,熊、雄諧音喻意雄起,這是傳統(tǒng)的雄起;也是文化的雄起!更是中國的雄起!
水墨漫畫深深植根于傳統(tǒng)藝術,又適應于現(xiàn)代人輕松詼諧的口味。水墨漫畫古已有之,只不過過去并未作為一個畫種去發(fā)展。梁楷的《潑墨仙人圖》、羅兩峰的《鬼趣圖》、黃癭瓢的《有錢能使鬼推磨》,以及八大山人的孔雀、齊白石的不倒翁、關良的戲劇人物都是漫味十足的水墨漫畫。老一輩藝術大師:豐子愷、華君武、黃永玉、方成、韓羽、馬得等對這一民族特色藝術進行了不遺余力地探索。水墨漫畫絕不是簡單地用筆墨紙硯來表現(xiàn)漫畫,而是以中華民族文化為背景,以中國畫傳統(tǒng)筆墨標準為基礎,又兼具漫畫全方位關照時代現(xiàn)實,寓情寓理于詼諧睿智之間的表現(xiàn)手法。它雅俗共賞,能登大雅之堂,亦可進尋常百姓人家。彭長征的水墨漫畫即是如此。
彭長征的水墨漫畫同一般水墨畫相較,更重立意,重思想,重詼諧,天馬行空,咀嚼耐讀。一般水墨畫,不論山水花鳥人物,由于藝術家過多地關注筆墨技法本身的錘煉,程式感很強。從古至今同一題材,不知重重復復畫了多少遍,再高雅的內容也司空見慣,難免落入俗套。而水墨漫畫重在思想,沒有構思無法成畫。涉及的題材也更加廣泛,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皆可入畫。從此角度講,漫畫家更像“雜家”,需有“雜學”,這也對漫畫家自身的知識、見聞和智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彭長征走遍大江南北,守南沙、駐香港、搞策劃、做記者,積累了豐富的社會閱歷和睿智的思想觀念,曾得到著名藝術大師侯寶林、謝添、丁聰、方成等的關心和指點,他的作品充滿了濃濃的生活閱歷、文化品味和四川氣派。
彭長征《芙蓉憶》系列圖書用水墨漫畫和文化隨筆傳播四川民俗文化,真正做到了挖掘四川歷史底蘊,展示蓉城時代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