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曲豐國 張力維”雙個展在Hi藝術中心開幕

來源:99藝術網 作者:趙成帥 2015-05-09
 
 藝術家曲豐國(右)
 
5月9日下午,曲豐國個展“谷雨”與張力維個展“內心戲”同時在Hi藝術中心開幕。
 
展覽展示了曲豐國近十年來的抽象繪畫作品幾十幅,以藝術家最重要的系列“四季”為主,其中,玉蘭堂呈現(xiàn)于藝術北京的兩幅其實是十年前的作品。1966年出生的曲豐國,是余友涵、丁乙之后上海抽象繪畫的代表畫家,2000年即以抽象繪畫參加了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上海雙年展,是當年參展的三個上海藝術家之一。
 
曲豐國的抽象藝術創(chuàng)作大概起始于1990左右,最開始的繪畫,畫面是將混沌的空間畫得噴涌沸騰一般。2000年后,曲豐國的抽象繪畫以線條為主,當年上海雙年展的策展人、日本著名評論家清水敏男認為:“線條構成了‘四季’系列的主角。曲豐國每次畫線條,先將線條在垂直方向延展,又將線條破壞消除掉,再在上面疊加線條。一根又一根的線條,都在前面既存卻又被破壞了的線條之上。”

 
藝術家曲豐國作品

此次“谷雨”個展是曲豐國在北京的第一次個展,清水敏男在曲豐國的抽象繪畫中看到了與中國傳統(tǒng)山水的隱秘關聯(lián),他說:“抽象繪畫是個人內在面的表現(xiàn),但是曲豐國的抽象畫超越了個人的范疇而與宇宙的律動加以通聯(lián)。曲豐國的抽象繪畫與山水畫相近,換言之,山水畫也是與抽象畫相近的。”


藝術家張力維作品
 
而青年藝術家張力維的“內心戲”個展則展示了這位出生于1985年的寧夏男人敏感而豐富的內心世界。張力維的繪畫常常呈現(xiàn)出對畫面故事敏感地捕捉能力,這已經形成他自我表達的一種途徑,安全而自在。正如藝術家所說:“我在寧夏中衛(wèi)長大,那時我面對大概算兩種生活環(huán)境——縣城和荒漠邊,記憶里我的性格也被明顯的劃分開來。”張力維對環(huán)境敏感而又苛刻。這種苛刻不是對于生存硬件的高要求,而是面向自我的封閉感受。“人很容易受環(huán)境影響,要給自己一個好環(huán)境,沒有的話要讓它在心里活下來。”



藝術家張力維作品
 
此次個展“內心戲”的意思是,“以時間來作參考,發(fā)一小時呆比上網刷信息的一小時、滿懷期待等待一件好事到來的前一個小時和跟一個勢均力敵的玩家打一場對戰(zhàn)的一小時,感覺上時間要久的多。畫畫的技藝在變,相互交流的人在變,居住的地方也在改變,自己從一個模式轉到另一個模式的時候所飽含的內心戲,如何交流?”而從繪畫主題來看,張力維的作品如他自己所言:“會考慮別人看到的疑惑,我記錄式的畫要少些,喜歡提出問題式的畫面,可能是希望和別人交流的一種方式,是給自己提供另一種途徑。”
 
這也正是張力維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寄予的一種心理情感:“對于每天宅在家里通過互聯(lián)網看所謂的世界的我,關注著每個朋友的動態(tài)及感興趣的事,足以讓我維續(xù)自己還似乎是活著的最表面。”這很像今天的移動網絡生活,所有人都拿著手機低頭,發(fā)明出不同于過去表達的詞語和形式,并能快速普及,相互心照不宣。
 
 

相關新聞